Skip to main content

当代书法名家作品之王亚洲

2020年11月18日 22:35:307204人参与0


快乐真好

—— 王亚洲

我的翰墨生涯至今三十余年了,一路走来,我应该在“墨海”里畅游了一把,但静下来仔细想想,我其实只是在此海边湿了湿脚而已,因为面对这片海,我还在张望彼岸的大概位置……寻觅的过程有苦有乐,苦只有自己知道,我很少与他人提及,因为本来的我生性快乐,与书法艺术的出发点也极其简单——快乐自己,快乐他人。

我一九八二年从戎,当时实在不知道什么是字帖和印章,看到前任文书留下来的字帖和篆刻集,我便仗着自己的小聪明,模仿着捯饬起来。第一次刻章,是找了块长得周正一点的木块,煞有介事地进行了一番打磨,拿着削铅笔的小刀,费了老鼻子劲儿,把人生第一方“印章”给“挖”了出来,尽管手上划了不少口子。现在想来,没有这些“伤口”,恐怕也没有我今天的篆刻成就。所以,这份快乐是纯正的。

从部队到地方后,我拿着自己的“作品”到处走动,有时候还会约上一两位书法友人。记得有几次到当时住在平房里的张学群先生家求教后,他总是把我们留下来吃饭,天气稍热时,就干脆把一张可折叠的桌子搬到门前的大树下。当时的学群先生酒量了得,我等都不是对手,每每其乐融融,酒足饭饱。一晃快三十个年头了,至学群先生任省书协第四届主席团主席时,我是省书协秘书长,五年的合作极其融洽和愉快。现在想来,这种长期以来保持的感情是真挚的,是没有距离的。所以,这份快乐是自然地。

全国第一届新人新作展,我尝试着投了一次稿,是用毛边纸一个字一个字写后间隔着拼接起来的一幅楹联,入展了。坐在办公室的我,打开入展通知书时,竟然情不自禁地从椅子上跳将起来,旁若无人地叫喊着“入展了,入展了”,稍显安静的办公室同事们被我这突如其来的且略显幼稚的举动吓得不轻。现在想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入展、获奖的次数增多,这样的激动场景几乎没有了,也淡然了。所以,这份快乐是新奇的。

全国首届楹联大展,我和金泉同获金奖,未曾谋面的两人约定同往福州,我们在火车站附近的一家小饭店共进午餐,就着几个小菜,一斤白酒平均分了,且仿佛茶水。一路上,上下铺的我俩开始了对联,我出上联,金泉对下联,金泉题上联,我便赠下联,于是乎在一个小本本上留下了百余幅联句,不知不觉到了福州。后来,金泉用小楷将这些对联全部抄录一遍,原迹金泉自己留下了,复印件寄给了我,很有意义,有的联句至今读来还很是精彩。现在想来,这样的情谊是艺术和学术带给我们的,像战友一样,再长时间不见,一见面就仿佛昨天。所以,这份快乐是永恒的。

二OOO年,我的首次个展暨收藏作品展同步在省博物馆展出,期间,我策划了书坛十人黄山游活动,何昌贵、索宏源、崔廷瑶、刘新德、刘颜涛、米闹、李强、王金泉、韦斯琴应邀同往,一路上,谈笑风生,我也在车上卖弄着笛子、巴乌、葫芦丝,段子和笑话更是不绝于耳。宿在青山翠竹环抱的宾馆里,我的笛声成了“叫醒服务”。三天时间,大家领略了黄山之美,也汲取了黄山之灵气,整个活动十分圆满。此次雅集似乎开了书坛雅集的先河吧。现在想来,大家的相处是幸福的,书坛应该多一些这样的情感和书艺共进的雅集。所以,这份快乐是恬美的。

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时,我策划、主编的《中国书法出版工程——中国书坛名家手卷系列丛书》荣获了编辑出版奖。此丛书十二函,每函十册,计一百二十册,可谓书法典籍出版之首吧,在中国书坛产生了积极影响。此书的动意源于张海先生担任中国书协主席的前半年,我委托书友购了一件张海先生的八平尺小行书手卷,后陆续又收了几件其他书家的手卷,张海先生担任中国书协主席后,我如获至宝,收藏手卷的想法一发不可收了,约两百六十多卷时,脑海里便有了编辑出版手卷丛书的念头,便以自我标准从全部收藏手卷中遴选了一百二十件作为丛书出版作品,张海先生为丛书题了签。沈鹏先生知道此丛书后,很是赞赏我的这种精神,还鼓励我办个手卷展,并欣然为我题写了“中国书坛名家手卷作品展览”展标。后来的几年里,每当遇到书坛道友,都会谈论这套丛书,且“如此规模的作品收藏和出版只有王亚洲能做成”这样的溢美之词也每每被提及,我自然心里美滋滋的。最近还有道友说,这套丛书意义非同凡响,虽然过去了不短时间,但还是可以考虑搞个仪式或座谈会,这倒也提醒了我,找个适当的机会吧。现在想来,很多事情的成功靠的是友情,靠的是坚持。所以,这份快乐是真诚的。

书坛越来越多的朋友知道我会吹笛子,自从上了中国书协春节晚会和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迎春晚会节目后,知者更多了。于是,我成了书法家中笛子吹得最好、笛子界中我书法写得最好的人。在很多书法讲堂里,我都会适时讲讲书法与音乐的关系,这也引发了我专注这一课题的研究了。记得在一次讲学中,为了用笛子表述“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的含义,我演奏笛子独奏曲《汇流》的开头一句,即从笛子的最高音连音吹到笛子的最低音,大家很是期待,结果最高音吹了三次没吹吹出来,演砸了,大家善意地笑了,我只好给自己找台阶说“笛膜松了,笛膜松了”。想在想来,对待任何一门艺术都应该精益求精,达到了一定水准后,便如入无人之境了。所以,这份快乐是轻松的。

三十余年的翰墨情缘,过程中有着无数的快乐之事,以上仅仅例举了六七件而已,如此只想表述一个观点:快乐是纯正、自然、新奇、永恒、恬美、真诚、轻松诸多元素的综合体,书法也应该如此吧!



王 亚 洲 艺 术 简 历


王亚洲,字臻一,号雅舟,别署竹音阁主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篆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专业委员会委员、评委,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工作室导师,安徽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安徽省文联委员,安徽省青联常委。 作品荣获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书法大展全国奖、金奖、一等奖十余次,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中央美术学院、西泠印社、全国政协书画院等主办的全国大型展览300余次,多次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展览评委,策划、主编的《中国书法出版工程——中国书坛名家手卷系列丛书》(12函120册)荣获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编辑出版奖,策划的“中国书法绿色行动”在中国书坛产生积极反响。出版多部个人专辑,作品被中南海、多家省级博物馆及文博单位收藏,勒石多家碑林、碑廊。 荣获安徽省人民政府文艺奖、安徽省首届文化领域拔尖人才、安徽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十佳先进个人、安徽省首届十大青年书法家等荣誉称号,世博会安徽馆馆名篆刻着。

王亚洲书法作品欣赏





局 部







草书对联


草书四屏(一)



草书四屏(二)



草书四屏(三)



草书四屏(四)







行书联



楷书四屏(一)


楷书四屏(二)



楷书四屏(三)



楷书四屏(四)










《孝经》全文

开宗明义章第一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 于事 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天子章第二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诸侯章第三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卿大夫章第四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士章第五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考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庶人章第六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三才章第七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孝治章第八  

子曰:“昔者明王之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圣治章第九  

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以顺则逆,民无则焉。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纪孝行章第十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五刑章第十一  

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  

广要道章第十二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  

广至德章第十三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广扬名章第十四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 于 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谏诤章第十五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 于 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感应章第十六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着矣。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事君章第十七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进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丧亲章第十八  

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陈其簠簋而哀戚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