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书法国展 » 国展楷书作品

曹恩东书法作品网展【十二届国展人物篇】楷书入展

2019年10月27日 22:15:4610688人参与2

西北师范大学书法专业教师风采·曹恩东

       曹恩东,美术学硕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协理事、楷书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立项书法家、江苏省书法创作研究中心特聘书法家。现任教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文化研究院)。

       获甘肃省委、省政府七、八届敦煌文艺奖二等奖;中国书协二届青年展二等奖,五届新人展全国奖,三届书法“兰亭奖”创作奖,“孔子艺术奖”书法展一等奖,在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作品中国美术馆、国家图书馆等文化机构收藏。

       主要承担书法基础、唐楷临摹、敦煌写经临摹、草书临摹、楷书创作、毕业创作、毕业论文指导等课程。

“现状与理想”——曹恩東篇

理想

曹恩東 175cm×48cm

祝允明的觀點是針對當時人們涉於淺俗的趨向而提出的。其主要目標在於批評那些以“奴書”爲口實、不師古法的傾向。他批評“觚筦士”(指握管之人)衹看到了虞世南、歐陽詢、顔真卿、柳公權與王羲之的差别,而没有看到這些後來的書法家與王羲之有内在的一致性。書法學習者把“奴書”之説奉爲秘談,竟趨狂簡,不合法度,導致書風膚近。

释文

觚筦士有“奴書”之論,亦自昔興,吾獨不解此。藝家一道,庸詎繆執至是,人間事理,至處有二乎哉?爲圓不從規,擬方不按矩,得乎?自觕歸精,既據妙地,少自翔異,可也。必也革其故而新是圖,將不故之并亡,而第新也歟?故嘗謂自卯金當塗,底於典午,音容少殊,神骨一也。沿晋游唐,守而勿失。今人但見永興匀圓,率更勁瘠,郎邪雄沉,誠懸强毅,與會稽分鑣,而不察其爲祖宗本貌自粲如也。

——祝允明《懷星堂集》

现状

曹恩東創作手記

任何藝術的存在和發展都是自身的需要和時代的産物,并被烙上時代的印記。面對當下楷書文化語境,當大力高揚它的藝術性。

楷書創作不要以楷養楷,而是以它體補楷。探索書體間的打通意識,防止楷過穩而失其活,草過流而失其厚的滯淹,使書法語言的能指與所指更加協調、得體。

袁宏道《徐文長傳》  [209cm×95cm]

本幅魏楷《徐文長傳》創作上我强調書寫性,追求造型是楷書的靈魂,綫條是其精髓。嘗試楷、行筆意互參,字體改造相糅的做法,改造固有筆法,以行草筆意書寫,使筆法輕鬆、自然、活潑。對某些高度約定俗成的行草結體引進來和篆隸結體改造後在創作中運用,增加古意和輕鬆感;借鑒些許簡牘、寫經墨迹的書寫,增加抒情性。尤其在“刻鑄銘文筆墨化”的過程中,將行草墨法借鑒應用,豐富墨韻意趣,防止綫條刻板單調。

在拓寬創作思路的同時,筆下的楷書不再是正襟危坐,如對至尊,而是顧盼多姿,逸趣横生。

砚边拾珍

 曹恩东

◆“现代”一词是与古代相对应的时代概念,在艺术上又是与传统相对应的形态概念。我们心目中的现代感,无疑是与“古代感”“传统感”相区别的一种视觉感。因此,现代形态不是传统形态的完全复制或者是否定,而是对传统形态不同程度的改造和反叛。

◆书法上所谓的现代感,是一个不断迁新的时代概念。颠张醉素在唐代是现代的,而在今天却是经典的;林散之在当时是现代的,而在今天也已成为新的传统。因此,现代感在本质上是当代的,是书家心态的表现,并非寰球最时尚的艺术样本。

◆艺术家思想情感的表现方式大抵有二:其一,情感节奏随运动节奏展开,是自然流淌的过程;其二,情感活动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被控制被把握的对象,不再顺势而流,而是瞬间被“高涨化”。这两种情感的运用不同,呈现出的书境也不同。如果前者流露出的是闲逸、雅静和豁达,那么后者呐喊出的是焦虑、挣扎与矛盾。

◆书法是一门情感性很强的艺术,书法创作更是书家独特生活体验下的笔墨倾诉、情感流露和理念表达。

◆情感是书法的源泉,形式是书法的载体,笔墨是书法的内核。

◆法是情的工具,不是情的桎梏:尊法抑情——发乎情而合于法止乎礼;越法纵情——信手拈来自有神。

◆书法图像化,就是一种把心理存在按照书家意向以可见形式表达出来的理性活动。图像化过程中,起驱动作用的是书家的情感。这种情感形式,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以视觉营造出来的虚幻真实。

◆书法的时空观,在历史长河演进中,是由两条线索展开的。一是通过笔势纵向连贯,产生一种时间节奏;另一是通过体势横向穿插,形成一种空间效果。如果说草书侧重笔势,是线条的运动指向了时间,那么楷书侧重体势,是线条的构筑指向了空间。

◆真正的个性语言或好作品的标准是什么?我以为既要有传统中核心的东西——取法范帖得来的意象,又要有传统中所没有的东西——相近书风资源的借鉴掌握与对时代审美及情趣的感悟摄入。

◆有深刻内涵的书法创作,应该是所书文本与艺术创作的完美结合与展现。

◆书法的形式,就是将书法语言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使之相互联系而流畅通贯,成为有节律美的抽象图式。

◆书法线条含有诗的境界、乐的节奏、舞的形态,画的意象,成为表现作品内在审美内涵和情感世界的强有力的手段。

◆造型与线条之于楷、草书而言:如果说楷书是线条的构筑,那么,草书是线条的解构。

◆不要以楷养楷,要以他体补楷。“伯英不真,而点画狼藉;元常不草,而使转纵横。”就用笔而言,可以行草笔意改造早已成“规矩”的笔法,使其轻松、自然、丰富。结体方面,可以将某些篆隶结体改造后利用,增加古意和陌生感;可以将某些高度约定俗成的行草结体引进来,增加轻松感和跳荡性;甚至向古代民间的简牍缣帛、写卷残纸等学习借鉴,以便开拓视野,增加抒情因素。在楷书大字创作中,甚至可将行草墨法借鉴应用,以丰富墨韵及书写性。最根本的一点是,楷书创作,虽说结构是灵魂,用笔是精髓,但必须强化书写性和抒情性。写出来的字,不能“正襟危坐,如对至尊”,像科举时代要求的那样去表现乌、方、光,而是要“顾盼多姿,逸趣横生”,成为书家内心观照下“写心”“写意”的有“新意味”的形式。

◆楷需草意而活,草需楷力而稳;楷过稳而失其活,草过流而失其厚。

◆造型是楷书的灵魂,线条则是其精髓。不仅要着眼于塑造线条、造型的多姿,而且要着眼于经营单元字型的多姿,留意于字内线条的穿插避让,以及被线条分割所形成的空白的虚意,在丰富多彩的字型中,显示线条的多变与丰富。

◆草书的关键是运动;核心是变化;特点是贯气与便捷;本质是在连续的运动中实现线质与空间自由而丰富的变化。

◆草书杰作能不断地给人以启示:汉魏注重字的草性关系,通过增加章草的迅捷与贯气,化篆隶意为草书范式;唐宋注重字势的草性关系,通过增加点线的震荡与组合,加行楷韵为草书笔法;明清注重字幅的草性关系,通过增加提按、顿挫,以及平动的笔法和拓展大开大阖的字形,辟行草夹杂、以草作行的境界。


◆纵观历代草书高峰:王羲之是闲情的流畅;张旭是越法的醉舞;黄庭坚是寓理的放歌;祝允明是尚态的散淡;徐渭则是狂飙中的哭诉。

◆用笔是草书的精神。成功的草书创作,不是线条简单的快速书写,而是在轻与重、粗与细、长与短的节奏中,在笔锋转与折、逆与顺的交替中,在空间与时间的双向进程中,在激情与理性的碰撞中,一次性完成而不可复制。作品要给人以宏大静穆之感,而不是无休止的运动感,要透露出楷之稳、行之劲、隶之朴及篆之圆活,在纵向连绵映带、天女散花般的点画中,寻觅结构的诡异。

◆钟(繇)、王(羲之)书美之异趣,其实质:篆隶系统与草(行)楷系统之间的定性差异,也是两大笔势类型的书写差异。钟书属于篆隶系统的变异,崇尚自发地书写,体现出“古质”的意味;王书属于草(行)楷系统的涵泳,追求自觉地书写,反映出“今妍”的势态。

◆所谓经典之作,不仅在于他们使“古法赖以复光”(傅雷语),而且在于他们“与古法无一似者”(黄宾虹语),更重要的是,他们展现了在全新的历史境域下,中国画内部自我更新的力量,以及这种力量所达到的极致。

◆在中国画的美学观念中,笔墨不仅是材料概念,更是艺术语言形式品位的概念;笔墨不仅是表现物象的手段,更是一种有生命的形式。作为画家心灵节律的载体,成为艺术形象富有美感的意味载体。墨以笔为骨,笔以墨为趣,在同宣纸巧妙接触与化合中,求得精神气质与思想内核高度的统一。

◆中国画不是自然的“传声器”,而是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唐·张璪语)中寻求情趣与意象耦合的主客体高度统一的写意艺术。

◆在修养全面的古代文人画家的参与之下,中国画的本体早已不再单一。中国画演变为诗书画印的综合艺术,甚至在审美意味上还包括戏曲音乐等元素在内。不仅创造出了诗书画印集于一体的形式格局,而且还在诸艺间建立起了互悟互通的密切关系。 

◆中国画的现代形态仍需保持中国画的审美品格和微妙的界域。这个界域既涉及工具材料,也包括中国画仍以笔墨作为自己的主体语汇。但不一定再是传统的组合方式,而是在与诸艺术的化合中展现出无穷新的可能。

◆黄宾虹山水画的结构性构图,使山水画的“造景”(反映典型山水自然原貌)变为“造形”(作固定山水形状的自我构造)。这种方法不仅完成了三维错觉,而且提纯了绘画语言。表达的笔墨视觉效果,最终让传统山水画的透视法平面化,不再是以完成山水的形体为唯一目的,而是发展了山水画平面视觉下的书法化。

齐白石老到天成的笔墨功力和稚拙天真的造型语言,与其说是画出来的,不如说是写出来的;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拧”出来的。这个“拧”,就是物质与精神的完美抱团。

◆李可染山水画的逆光图式,将黑白构成推向了极致。对自然山水逆光的变化,以无穷墨象刻画(以浓重的墨色作暗部来衬托强光),使之成为传统山水的一种新生力量,反映“李家山水”的个性精神。

益斋诗稿

曹恩东

春驼

远岫群峦大漠行,孤烟一缕戍边生。

胡杨满眼争春色,几点驼峰带月鸣。

注:驼峰指骆驼。

秋雨

盛夏从来数绿荫,立夏一进便添金。

西风昨夜金城雨, 半敲故乡半敲心。

刈葵(一)

俯地秋葵满病颜,多情自舞度余年。

蜂蝶解翠黄金笑,十里送香霢霂天。

注:霡霂,指绵绵细雨。

刈葵(二)

莫笑秋葵瘦叶裙,铅华洗尽老来身。

时时俯首为何意,恐见篱墙抱火薪。

秦淮凭吊

秦淮谷雨暮生烟,野鸟啭林泛碧涟。

两岸胭脂空笑去,楼台回看有无间。

注:胭脂,指昔日秦淮河香烟青楼女子。

春日杂思

门前依旧故人稀,竹管寒灯写墨池。

未见春风吹醉梦,初黄偷上柳窗枝。

注:墨池,一指砚台;二指曾巩《墨池记》。

莫高窟

沙城漠漠似残秋,铁马叮咚映月幽。

多少凡尘追思梦,传灯一望九层楼。

注:铁马叮咚,一指庙宇风铃;二指常书鸿先生书斋名。

乙未清明小区绿化所见

剪树修园满杪堆,花苞强半雨摧哀。

何须孤影篱墙去,一夜青花次第开。

注:青花,一指所开之花;二指青花瓷瓶。

游 学

负笈下金陵,云山路几层?

昉庐开蔽日,见性笔如藤。

注:昉庐,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主持人徐利明先生斋号。

草书   八指头陀诗

180cm×97cm


   楷书    心经

12.5cm×23.5cm

毛泽东  《答友人》

373cm×125cm

毛泽东   《长征》

180cm×91cm

中堂

180cm×97cm

柳宗元    《小石潭记》

180cm×23cm


八指头陀诗

180cm×48cm

黄庭坚   《念奴娇》

180cm×96cm

评论列表2条评论
访客
访客回复 把与楷书有关的职务辞了,让你担任这个的人不怀好意。
访客
访客回复 你是谁,为什么这样说?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