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书法资讯

拿什么样的优秀作品呈现给“国展”?

2019年05月27日 23:02:252307人参与0

拿什么样的优秀作品呈现给“国展”?

文 / 李 啸

我曾用八个字来描述当下“国展”的现状:“承传经典,时代风气”。

可以说,这么多年来中国书协举办的各类“国展”(包括兰亭奖全国展、中青展、单项展、专题展等),大大推动了书法艺术的繁荣,尤其是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倡导的“根植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的理念,引领着中国书坛的良性发展,意义深远。所谓“承传经典”,即当下的国展入展作品大都是延续着对古代书法经典的承传。也就是说,“下笔有出处”。这也是国展初评环节中评委的基本评判标准。如果一件参评作品看不出对古代或当代某种经典法帖、墨迹的取法,而是一种任笔为体的习惯性书写,那么在初评中必然要被评委Pass掉。国展既是“承传经典”的,但又与古代经典有着一定的区别,我以为它还具有一种“时代风气”,而这种“时代风气”,既有好的,也有的未必是好的。好的作品总是在承传经典基础上的“个人创造”,这种创造,是融通诸家基础的“了无痕迹”,这种“无痕”之外的“留痕”,恰是作者的个性风格。此外的大多数作品是“仿制”与“伪装”。部分作品停留在对当代名家或获奖书家的模仿上,这种模仿给很多人带去了功利而迷失了自我,而这些人追求也正是这种功利,最忽视的也正是自我。另外一种所谓的“伪装”,更多的是对传统经典的误读,基本上是通过对经典作品中核心技法的去减,或对经典作品中个性化风格的“同质化”改造。这些作品貌似取法经典,而本质上是简单化、程式化的趋同,苍白而无味,误导初学,贻害无穷。“轻传统功力,重形式制作”,依然是当下国展创作的弊病。这种“轻传统功力”既涵盖作品技法的功力、也有文学功力的欠缺。由此看来中国书协倡导“艺文兼备”的真正实现,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也需要几代书法人的不懈努力。

下面根据部分国展参评楷书作品对不同历史时期经典的取法,以斑窥豹,观照国展创作。

在参评的国展楷书作品中,绝少汉魏时期的“亦隶亦楷”风格的作品,更少摩崖风格的擘窠大字,这让国展楷书主体风格缺少了朴拙之美和阳刚之气。习魏碑书的,写“南碑”的重书写性,质量较好。写“北碑”的,很多作者吃不透碑法,用笔停留在机械的“描”和“填”上,结构用“搭积木”的方式,一笔一笔机械叠加,实为透不过刀法、看不见笔法的“匠人之书”。有些写碑的作者,因怕写“死”或“匠气”,盲目求“活”、求所谓的“灵动”,而刻意加入行草书用笔与结构,却每每因滥用而显得草率、做作,实不足取。孰不知真正好的楷书,“扎实”二字最难。在取法魏晋的小楷作品中,写钟繇、二王的永远是主流,但多为形式上的古典,比如仿刻帖的“黑底白字”非常盛行,甚至在作品上有意加盖了很多藏家印章,将形式制作成“古代作品”,这种对形式的过渡追求,弱化了创作者的自然心态,作品也因“工艺化”而缺少书卷气和人文性。在小楷创作中还普遍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美术化的倾向,追求细弱、尖薄、整齐、统一、单调、重复,而缺少古质、厚重、生动、变化、韵致、风神。晋人笔法中的“空中取势”、“力透纸背”没有了,书法作品的风骨、神韵也随之消失。

取法隋代楷书作品,在国展作品中会比较引起我的关注。有一部分写智永楷书的,水平不俗。也有写《董美人》、《龙藏寺碑》的,清雅脱俗。作为从魏晋到唐代过渡时期的隋代,楷书已经非常成熟,而且好的碑刻很多,期待引起更多作者的关注和研究。

国展中楷作品取法唐人经典依然是主流,然作品虽多,佳作鲜见。学褚遂良大字阴符经》的最多,得形者众,取神者寡。习欧者匠气为多,也有一部分行书化的,皆为新手写新体,难得“兵器入库”笔法之精髓。也有学小欧(欧阳通)的,尚有意趣。取法颜柳楷书多为初学者,也有多年为颜柳“重提按”、“重起收”装饰性用笔的羁绊,一时难以走出樊篱,这类作品多会在初评中落选。有的老作者以生宣宿墨大字作颜楷,笔墨写意,才情功力兼具,屡屡冲击奖项成功。亦有少量小楷取法唐人写经,欲以多字取胜,而提按顿挫无锋芒、少折笔,格调偏俗。

楷书进入宋元明清,已是守成期。当下书坛学苏东坡、黄山谷楷书的有点热,而苏黄“佳气”、“天真”最为难得,此类多为“写慢了”的行书。赵孟頫一段时期遇冷,而最近很火,无论行草还是楷书,习者甚众,很多作者笔法娴熟,方格“赵楷”入展频频。

明代楷书仿佛是“吴门”的天下。而国展作者对明代楷书的取法似乎太过狭窄,文征明小楷几乎“一统天下”成为热宠,占了小楷投稿作品的三分之一。而真正写好文氏小楷的真是凤毛麟角,大多作品是“美术字”,一味追求纤细、尖薄、熟练、流滑,其核心是去减核心技法,尤其是将折笔、钩画化作简单的弧形,让笔画、结构统一,貌似好看,实则媚俗。有少量学王宠的,格调清雅。

近来国展中学清人赵之谦邓石如、翁同龢、何绍基的楷书作品较多,这类作品形式多为对联、中堂,用蜡彩笺纸,浓墨大字,呈现出“乌”、“方”、“光”的视觉效果,色彩浓艳,在展厅中格外醒目。细察其中有部分老作者,功力深厚,用笔老辣沉厚。也有一部分是描摹作品,评委从作品墨色中可窥端倪,重复描写的墨比较厚、也比较黑,让描摹者露出马脚。大字楷书创作,最能体现作者的功力与才华,建议写小楷的作者千万别就小楷而写小楷,要提升小楷的气局和品格,一定要多一些大字、大楷的艺术实践。把小楷当成大字来写,格调就会完成不同。

从国展楷书作品透视,结合当下书法学习与创作现状,本人有三点建议供同道参考。

一、在临摹方面,建议深化对古代经典法帖中古法的研究,这些古法也是技法中的“核心技法”,如篆隶中“涩行”、“紧收”,如楷书中的“碑法”、“方折”,如行草书中的“收放”、“顿挫”等等。同时也要注重对古人作品中个性化特征的学习与借鉴。

二、在取法方面,建议取法的面要更宽一些,在取法宽的基础上挖掘要深。古代书法经典浩瀚如海,我们很多作者的眼光总是局限在一些常见的几种法帖,一定要拓宽视野。视野越开阔,则越容易寻找到“亮点”,这种亮点也是与你潜在追求风格的“结合点”,找到结合点,你就容易形成“破发”,这种“破发”是“质变式”的融通变法,对创作者意义重大。

三、在审美方面,建议加强对古代书论的研究,尤其是古人对技法、审美方面的论述,以提升眼力,提高判别力。书法创作要入古,我们的审美更应该“入古”,否则创新便是妄谈。反思我们今天的某些国展作品,在“古与新”、“骨与肉”、“厚与薄”、“沉与浮”、“涩与滑”、“拙与巧”、“雄与秀”、“雅与俗”……诸多审美方面,我们经常会搞混淆,这是非常需要引起重视的。

拿什么样的优秀作品呈现给国展,奉献给时代?我想尽管没有标准答案,但我们都应该为此付出足够的努力!

李啸

2019年5月20日于南京

原标题为:以楷书为例,透视当下“国展”书法创作

李啸,现为中国书协理事、楷书委员会秘书长,江苏省书协副主席,江苏省书法院院长,全国展评委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