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李永忠:当今书法研习中的几个问题

2019年03月28日 17:25:171993人参与0

李永忠

博士、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教授




一、作为硬笔思维产物的“笔法图”。



首先应该指出的是,虽然有铺天盖地的数量优势,但作为硬笔思维的产物,笔法图的本质是肤浅的,对于掌握高级笔法来说是一种可怕的阻碍,所以从事书法活动的人士对此要有起码的防范意识。

很久以来,书店里连续不断地出现了不计其数的讲解书法技法的图书,这些图书里面往往附有详细的笔法图解,指出行笔线路,用箭头标注行笔方向。必须明确,多数笔法图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因为它是硬笔思维的产物。

根据笔法图所示,横画和竖画的两端以及横钩、竖钩、撇等笔画的起笔处都要往复用笔,其实这是硬笔思维的表现,因为硬笔需要往复才能填满上述形状;而换作毛笔,只要恰当利用笔尖、笔侧、笔腹,通过提、按、调整笔杆角度等动作,完全可以在不往复的情况下完成笔画。更为重要的是,按照笔法图往复“画出来”的笔画并不美观,而且字口(笔画边缘)缺乏肯定感和力度。

笔法图中暗含这样一个前提,即毛笔处于初始状态(笔头呈圆锥形)。事实上,一旦施加于纸上,笔头就会有所弯曲和铺散;如果按照笔法图书写笔画,势必要掭笔以使笔头复原,结果就是写一笔,掭一笔,极其烦琐的同时,又频频打断书写进程,这显然是荒唐的。

硬笔思维主要源于硬笔启蒙,没有经过硬笔启蒙的人往往不接受甚至反对笔法图,启功先生就是这样。他的看法很有趣,也很能给人教益,《启功给你讲书法》一书中说:“昨天有一个人来问我,说这个书上教人写字,画许多箭头,这一笔画画许多箭头,打后边绕到前边绕一个圆球,再往后写,你说是不是应该这样?我就拿过古代墨迹的照片给他看,我说你看他揉的球在哪儿呢?‘没有揉的球,那为什么画出那样揉球的形状呢?’我说:‘谁让你相信揉球的办法呢?’”


二、临摹的要点


临摹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包括临和摹两项内容,临又可分为对临和背临,前者依赖字帖,后者以前者为基础;摹是将字帖衬于比较透明的纸下,在纸上摹写出与字帖重叠字迹的方法,还有一种摹的方法是双钩廓填,即用比较透明的纸将字帖的字迹双钩出来(就是通常所说的空心字),然后根据钩出的轮廓书写。

需要了解的一个情况是,虽然临摹包括上述内容和方法,但在平常的语言环境中临摹的意思是临而不是摹。

关于临摹的要点,许多人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例如,唐朝孙过庭说临摹有两个要点,即“察之者尚精”和“拟之者贵似”,即观察精细、模拟逼似,一般地说,孙氏的说法是精辟的。不过,初学者仅仅依据这个说法大概还不能足够有效地临摹,因为它有些笼统,所以有必要对它加以具体化的说明。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察之、拟之的“之”的内涵。从语法上看,“之”就是字帖,但这样的解释并没有什么意义。临摹当然要学习字帖上的字迹,这是不言自明的事;重要的是,字帖上的字迹是怎么写出来的,这才是临摹的重点。质言之,临摹就是要根据字帖上的字迹推测出具体的写法并掌握那样的写法,就好像古人书写过程中一直在场一样。

其次要知道察和拟都表现为逐渐提升的阶段性,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的审美能力有局限,而又随着训练而呈现为阶段性的提高。换句话说,某位学书者在某个阶段对某字帖只能察和拟到某种程度,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该学书者的审美能力会得到提高,这会使该学书者意识到前一阶段的察和拟都有欠缺,并将训练带入新的阶段,如此反复不已。

再次要相信精和似都是必要的。很少有人对观察之“精”有异议,但对模拟之“似”的议论就十分纷杂了——本来不必这样,因为问题的根本只是形似与神似之争,但争论者不很明白其中的道理和逻辑,才导致了纷杂的局面。

临摹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形神关系。形似神似关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美学问题,其主要结论如下:形似与神似彼此相关,但并不互为条件,形似且神似、形似而神不似、神似而形不似三种情况都是存在的。许多书法界的人士少见多怪,动辄说“形都不似,神似何来”或“既然形似,怎么可能神不似”之类的话。具体到临摹事宜上,对形似和神似的追求可以因人而异,初学者首先要追求形似,因为他们对神似的理解还不够,而形似是相对可以把握的;随着学习的深入,特别是对神似理解的深入,又宜形似神似兼而求之;对于有一定造诣的人来说,则不妨舍形似而得神似,即所谓“离形得似”,这是一种比形似神似兼得更高的能力,它意味着至为透彻的理解和摆脱限制的表现。



三、能临摹不能创作怎么办?


如果临摹不能转化为创作,那么临摹的意义就得打上一定的折扣,愿意永远临摹而不创作的人是罕见的。虽然学书者普遍有创作愿望,但总会有人临摹还很像回事,一旦创作就好像没怎么临摹过似的。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一)逐步减少临摹时的看帖次数。



临摹时从看一笔写一笔逐渐过渡到多看几笔连写几笔,乃至看一次写一个字。减少看帖的次数就是减少了对字帖的依赖,而减少对字帖的依赖意味着向创作状态的靠近。


(二)从对临发展到背临。



对临是对着字帖临摹,背临是脱离字帖的临摹。需要看帖的次数越少就越接近背临,但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数值来确定脱离字帖写多少字才算背临。其实“具体的数值”并不要紧,要紧的是写得很像范字而确实脱离了字帖,因为脱离字帖与创作状态就非常接近了。


(三)临摹后要复习。



临摹时感觉会写了,但是记忆规律告诉我们,不复习就会忘记,况且当时会写了的感觉也未必符合实际。复习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反复临摹,二是反复读帖,将二者结合起来的效果一般比较好。

需要注意的是,读帖要专注,对一个范字可以读一遍,读的内容包括看准笔画和构件本身的形状姿态以及笔画与笔画之间、笔画与构件之间、构件与构件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离开字帖回忆几遍;读帖能力的提高表现在能够一次性记住越来越多的范字。


(四)创作的心态要轻松。



对许多创作本来就不如临摹的人来说,临摹总比创作放松,显然紧张的创作心态构成了创作与临摹之间差距的一个原因。创作时应当尽量放松,历史上的杰作没有几件,可知兹事太难,“非不为也,实不能也”。陆游《书室杂兴》诗云:“学书五十年,其进不及寸。未能践绳墨,况敢说豪健。虽然亦有用,尚足博麁饭。开学教牛经,坐市写驴券。”章士钊把这首诗写成了中堂,并在落款中说:“剑南(陆游)书虽不豪,用笔却健。体此诗意,可愧今之坐市者矣。”把这段话移用于时下,就过于客气了。


(五)创作后要修改。



修改的参照是字帖,创作后的修改类似于学生考试后的改错,把修改后的作品集中保存起来相当于学生专门的改错本。就像某门课程改错一样,创作后的修改往往既有针对性,又有利于积累举一反三的经验,即对本次创作的修改不仅有益于本内容的创作,还可能有益于其他内容的创作。


(六)形成临摹与创作之间的互动。



感觉临摹有收获时就要积极地进行创作,创作中发现了问题又要及时回过头来通过临摹加以解决。从事竞技体育的人士一般都特别重视训练与比赛的平衡,通过比赛检验成果和发现问题,通过训练提高水平和解决问题,临摹与创作互动的道理与此是一致的。

 

(本文为“中国书法出版传媒首届书法理论与创作研修班”授课内容,选自《中国书法报》2019年第6期 总第206期7版,专栏版)


监制|杨超

图文编辑|赵阳




欢迎订阅2019年《中国书法报》《中国书法》《中国书法·书学》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