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书法国展 » 国展楷书作品

书法入魂 温润新生——王江书法作品网络展

2019年02月22日 09:04:049915人参与0

书法入魂  温润新生

——王江书法作品网络展



王江,陕西长安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青联委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长安区文联副主席、城南书社社长。

1998年作品文化部“全国第八届‘群星奖’”

2004年作品入选中国书协“全国首届大字书法艺术展”;中国书协\团中央“庆祝建国55周年全国青年国庆书画展”一等奖

2005年获中国书协“全国首届公务员书法大赛”二等奖;中国书协“‘冼夫人杯’全国书法大赛”三等奖;中国书协全国第四届书展;“第五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中国书协“走进青海”全国书法艺术展;纪念老子诞辰全国书法展;中央电视台第二届“杏花村杯”全国电视书法大赛;中国书协“全国第二届扇面书法艺术展” 

2006年作品入选中国书协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书法展;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中华情》全国书法展;中国书协全国首届行书展;人民日报 “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全国书画艺术展”

2007年作品入选中国书协纪念傅山诞辰400周年全国书法展;中国文联、中国书协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2008年作品入选中国书协全国首届册页书法展

2009年作品入选中国书协全国千人书法展;全国第八届书学研讨会

2010年作品入选中国文联、中国书协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全国二届青年书法展;中国书协“全国第三届扇面书法艺术展”

2011年作品入选中国书协全国邓石如杯书法大展;中国书协优秀会员作品展;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二届册页书法展

2012年作品入选中国书协全国瘗鹤铭杯书法展;全国第三届行草书法展

2013年作品入选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中国书法第四届兰亭奖

2014年被陕西省委宣传部确定为“陕西省百名青年骨干艺术家”


王江第十届国展作品

王江第十届国展作品


我的三届册页书法展

文/ 王江

六年没有参加全国展览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一个时段展览太多,应接不暇,也许是一个时段应付求字的琐事太多,难以静心。之后突然就对展览没有了兴趣,也懒得关注书坛上的奇闻异事。

六年里,两年在书协帮忙,帮忙是越帮越忙,忘了好好写字。两年在文联上班,上班是组织参与活动,越跑越远,没了心思好好写字。剩下两年在编书,编书是省委宣传部的扶持项目,自己定的任务,倒也强迫自己学了些知识,长了些见识。心情也开始由浮躁变得平静淡然。

好像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去年到今年,宣传文化系统、艺术协会机构有几次集体及个人的评优评先之类的活动,此类活动虽然不重要,但能给一个地方一个集体能带来认可,带来荣誉,如果多次评不上,则会对这个地方这个集体形象有损。而现在的评优活动,均要填报近两年所取得的艺术成绩,以前的成绩再好再多都已过时,作废为零。

因此,我六年前的成绩不能被认可,六年内的无成绩,让我在诸多的评优中纷纷落马败阵。过去的优秀不能代表现在有实力,自嘲之余,我决定再参加一次全国书法展。参加全国册页书法展,我是老手,第一届、第二届都入展了,还有至少两次全国展都用册页形式入展,可谓轻车熟路。

开始创作,首先选内容,喜欢苏东坡,便选了《东坡诗话》,东坡先生是直率的明白人,评说历代诗人诗词,毫不掩饰观点,赞誉批评皆言辞准确,让人喜欢。其次选纸张,纸张必须颜色古朴,和内容、和书体相配合。亏得手中还有友人十余年前从日本所购笺纸,一直未舍得用,这次算是破釜沉舟了。

再就是选择册页,懒得去买,就找了过去买的一本册页,纸张也有些发黄,质量还不错,有点小,但还精致。最后是选创作时间,在国庆节,用一天时间写好,用一天时间调整、盖章。再最后,送到全长安装裱水平最高的贤叡斋,找董师傅装上去,在截稿前一天寄出。

有朋友开玩笑说,这太不划算了,老册页、老纸张光成本花费好多,入展才一千元收藏费,还不如我出几千元收藏了。我说可以,如果没选上退回来就免费送给你收藏。现在看来,朋友的收藏计划已经落空了。

一次听专家讲课,谈到贾平凹先生,说贾先生是“心系一处,守口如瓶”的践行者,名气很大了,还在不停的写作,不为名利,只为一种社会担当。当然我没有先生那么高尚,我只是想遵循游戏规则,为我所在的集体争些荣誉,为自己攒些口碑。

同时也想看看自己现在的创作在不在状态,还能不能和以前一样轻松取胜。在这个拼命参展,解决了中书协会员就不再参展的奇怪现象下,如果能一直坚持创作参展,也许还会时常有惊喜出现,倒也未必是坏事。三届册页书法展入展了,我心中的思绪是以前入展从未有过的复杂!

戊戌初冬王江于漏砚斋


当王江在偌大的案几上展开四尺宣,驻足、凝思,方才拈管、沾墨,按笔、提笔,之后我们都在这种静气的回旋中惊奇着。

作为书写者的王江,有着少小时的喜爱和成长过程中的执着。他出生在西安市长安区,是地道的长安人,问道终南是左近,迤逦风光是秦岭。这里,西安之南,终南山以北的这片地域,寺庙林立,文化名人轶事数不尽数,长期以来就此地“人杰地灵”, 就如今长安区的文人、画人,土生土长清一色的无论数量、质量能排成行挤成堆也绝不为过,仅跳过龙门成“仙”的长安人,遍布全国,诸如王子武、王西京、吴三大等等皆曾孕育在这片绿野仙踪之处,目前均是响当当的艺术大家。秉持着老美院、大学城的人文艺术气息,留在池中的若论出手个个亦是不凡,借其光环,王江们沾其荣耀,似无不可。

上世纪九十年代,从长安师范毕业的王江,分配至长安七中,这是这个有着为小学培养师资力量的学校之建校以来的特例。王江在学校从事教书育人的职业并没有多久,之后调入区宣传部、人事局,参与筹办长安文联组建,之后又任职文联副主席,兼任区书协常务副主席,长期日常主持工作。

这都是因了书法的因缘,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王江自己说。

王江幼承家学父教,好静喜书,性格温和,说话慢慢的,而正是这种缓缓慢慢的语境中,他把他自己要表达的淋漓尽致,他让你想说的尽皆道来。排行居中的他,除却日常琐细的工作,从书写中不断找回自我,数十年打磨自己的书法,提炼自己的性情,他深知持静气,方能写得纯粹,碑学的意味杂糅其中才更自然,这种风格一经形成,别无其他,因此,其书风多次参加全国性大展并获奖 。

王江的书法,初以研习唐楷法帖入手,之后魏碑森度井然。王羲之说:“一画失节,如壮士折肱。”准确性,也就是“精到”。王江的单字点画、结构、章法精确到位,合乎法度、一丝不苟;结构符合平正、呼应、参差、向背,匀称且不失变化。其章法布白得当、灵动异常。这与他早期大量临帖笔法扎实,运笔经验丰富有关。王江说自己起初也是从这些碑帖中得到过启示,但自从他自己收藏砖拓和收集北魏造像书法之时,他感受到民间艺术所深透的灵动之美,加之十数年的锤炼与不断地见识认知,他的书法,北魏与隋唐楷书的结合体,一直保持着统一的风格,带有那种民间的意趣与野逸。这种书法的意趣就来自他对于民间碑版的自觉与不自觉的接受。

人说长安王江有一绝,专藏各类拓片、墨迹、稀有的印刷品和前人墨迹。王江是出于一种对民间铭刻的书道喜好介入收藏,他以一个单薄的书生之气,那一股子认真,虔诚般地投入,长久以往,才使之收藏蔚为大观起来。收藏通过收藏者的日积月累,收藏者的喜好品读,能够潜移默化地改变收藏人的气质,让一个人无形中有了历史和文化的深度和厚度。这种深度和厚度,让王江在岁月中不断丰富与历练,也使其在王江收藏和书法中互为所长,相得益彰。

王江书法的传统笔墨功夫相当了得,在他题写精美、书体变化多样的各类书法作品、题跋秦汉瓦当以及汉砖中可见一斑,他的一幅好的书法作品,有如饮香醇,如听名曲;似与古人对谈,似和遐思余音,会产生情绪上的激动。正所谓韵味生动,文气浓郁。他已经让这些古汉砖瓦碑铭获得了当代的新生,娴熟自如地用自己那管毛毫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美学意境、学问深度。当我问及他如何达到这种境地时,他憨呆一笑:只是读的经典多些,入了这一行,接触面不断扩大,交流学习的机会多些罢了。

王江近年来陆续出版了《古瓦馨语》《古砖瑞相》,据他自己讲,是用七年的时间累进而成,这里面有很深奥的汉文化,属于很专业的领域,他的题跋部分有时受砖拓影响,考虑整体章法及排布,其书法也限于小块面小字,而在尺寸之间尽书所能、语言精当,可见其书法游刃有余,用心至深。

聊赠一枝春,还似苦寒来。一个人、一件事,用心极致,当有所成。王江深入到民间,对每一个文化遗存进行着书法解读。他认为,这些瓦当、这些砖拓,经风雨剥蚀,形象依稀,但它们自身也在叙说着一段历史,通过不同的铭文、造型反映出不同的社会形态、思想观念。砖拓与碑帖一样,是能够看见的历史的记忆,更由于它独具的实用性而使历史显得鲜活。对每一张砖拓的释读与判定,展示了王江的审美鉴赏和审美判定、审美想象和审美理想。王江在古砖及其他的收藏里,探究着古人的微妙,修炼着自己的人生。我想,作为初开始的他,应该有一丝豁然开朗,有一丝曾经的感动,那一瞬间的顿悟,是与古人无形的妙会。他逐渐培养了这种雅好,在兴趣之上有了更深的研读。这种雅趣丰富着他的人生内容,丰富着他的精神生活。

王江身上正在发生着某种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他计划出版五卷所收藏的古汉砖瓦碑铭系列作品集,其中的辛苦,其中要花费多大的功夫,要用多少的心力,可想而知。然其醉心于此,蕴藉于此,他以自己的努力完成着这个少人问津的系统工程。美国哲学家杰姆逊说过,“当代所处的后现代社会,美学的封闭性空间从此也向充分文化化的语境开放”,过去砖铭、瓦当、碑拓都是特定的文化人群所欣赏,而现在正被更多人所接受和喜爱,王江的工作就是在促进着这个过程。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期待这个系列五卷本出齐,奉献给我们更多的文化饕餮大餐。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