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当代书法作品_当代书法网

篆书的特点

2019年01月14日 10:46:078817人参与0

篆书的特点    

小篆亦称“秦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书同文”而制定和推行的规范化字体。在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各自为政,制度、经济、文化差异很大。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当时“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居西周故地,所以秦国通行的文字,原为糟文,即以史描《大篆十五篇》为主的文字,如果视秦系文字为正统,那么其他六国文字则有些怪异。因此“秦始皇帝初兼天下,垂相李斯乃奏同之,髻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领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爱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箱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李斯是个很有远见的人,统一文字对当时、对后世都是有着重要意义的。他首先废除掉六国的与秦系文字不同的怪异文字,又将从西周继承下来的箱文(大篆)当中,比较繁难的字加以简化,形成了一种字形修长,笔画均匀流畅的字体,这就是小篆。为了推行书这种字体,李斯、赵高、胡毋敬还分别用小篆编写了《仓颇篇》、《爱历篇》、《博学篇》。这“三篇”。实际是仿照《史搐篇》改写的,《史箱篇》,是周时史官教学童的课本。班固说:“《仓颉》七章者,秦承相李斯所作也;《爱历》六章者,车府令赵高所作也;《博学》七章者,太史令胡毋敬所作也,文字多取《史摘篇》而篆体复颇异,所谓秦篆者也。”(《汉书·艺文志》)这三种识字课本,西汉的塾师曾把它们合起来,称为“三仓”。东汉时渐亡佚,从《说文解字》等书中的引文来看,都是四字一句的韵文,类似后世的《千字文》。篆书的特点。

    其实在秦代,小篆在民间似乎并没有推广开,这里一个主要原因,是当时隶书早已产生。1979年在四川青川县出土的木犊,书写于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比秦始皇统一中国还早88年,其中许多字已是隶书笔法了。隶书较小篆写起来要便捷得多,所以真正秦代小篆的字迹,只留在为歌颂皇帝功绩的刻石上。还有刻于权、量、诏版上的统一度、量、衡的诏书,这些都是官方文字。而近年出土的秦代简犊,其字迹几乎全是隶书。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五次出巡,先后刻石七处,以炫耀其功绩,这些刻石上的篆书相传都出自李斯之手。分别是:《泰山刻石》、《峰山刻石》、《琅邪台刻石》、《之果刻石》,《之东观刻石》、《竭石刻石》、《会稽刻石》。目前尚存的仅有:《琅邪台刻石》存残文87字,笔画已极残模糊,原石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篆书的特点。

泰山刻石.jpg

泰山刻石

    现存泰安岱庙的《泰山刻石》残石,仅存9字(较完整的7字),但此石是否是秦代所刻的原石,颇有疑问。秦刻石的形制应是长方形的石柱,再残损也不会成为片状,清方若《校碑随笔》云:“但此刻石恐尚出宋人手,先我辨之亦自有人。”此石存世拓本最早、字数最多者,是明安国旧藏本。有165字,今在日本。此本与以后明代所拓的29字本,及现在所存的九字残石,应是出自同一块刻石。裘锡圭先生以其中临、靡、平等字与宋人所刻《绛帖》中的缩摹本校勘,指出安国藏本写法不古,绝非秦刻原石,是非常可信的。

峰山刻石.gif

峰山刻石

   值得注意的是,“临”字在《毛公鼎》中“臣”字与下面的三个口都有线条相连,“绛帖本”亦有一处相连,而安国藏本则全不连接。“平”字的中竖安国藏本不直通顶横画,“靡”字的“非”部,不是中两直下部向外弯屈,而是另出两笔向下弯曲,这均与《说文》的篆法相合,但在先秦的古文字中,或以后的汉印、汉碑中“平”字的中竖笔,绝大多数都是直通顶画。“靡”下部“非”字在古文字中,均作‘,贬”,在汉简或汉碑、汉印中“靡”字的写法也与“绛帖本”中此字相合。看来“绛帖本”中这三字的篆法无误,应是反映了刻石原貌的。关于《说文》,马衡先生曾在(谈刻印》一文中说:“《说文解字》为研究文字学者惟一必读之书,即研究甲骨文金文,亦舍此别无途径。……但其时隶书盛行已久,其中积非成是,相沿不觉者,仍所不免”。他举了两个字为例,其中一个就是“非”字。容庚在20世纪30年代就在《秦始皇刻石考》一文中指出“安国本”中的“靡”字有问题,并指出全拓“石花板滞”而推断为“非原石拓本”。这是很正确的。篆书的特点。

    秦代的刻石尚有《峰山刻石》、(会稽刻石》等,但原石均已不存,仅有后人的重摹本传世。如《峰山刻石》原石在唐代已毁,现存北宋时郑文宝据其师徐铱摹本重刻,现存西安碑林。<会稽刻石》原石久佚,元申屠铜以摹本重刻于绍兴,清康熙时被人磨去,现存者为乾隆时据元刻拓本再刻。《之罕刻石》,北宋时欧阳修所见尚残存21字,至大观时仅余14字,摹人《汝帖》第二卷中。《褐石刻石》有清人所谓“摹本”,实为伪作。《之呆东观刻石》原石久佚,亦无拓本传世。

琅邪台刻石.jpg

琅邪台刻石

    此外,传世的秦代篆书,尚有诏版、权量等。诏版是刻在铜版上的,内容为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度量诏书,或二世元年诏书,亦有两诏合刻的,用于钉在木制的量器上。这种诏书也有凿刻或铸造在权量上的。这类文字,转折方直,似乎较为草率,但其因字立形,结构自然,大小错落,是秦篆中比较放逸的类型。开汉代缪篆之先河。

    汉代虽然通行的书体是隶书,但篆书仍用于庄重的场合,如碑额。碑额相当于标题,是“引首”所以汉朝人很自然地把篆书称为“引书也”。由于篆书的线条绸缪曲折,富有装饰性,所以在印章、瓦当、钱币上还是用篆书多。西汉刻石极少,有《群臣上醉刻石》共篆书十五字,东汉时有《袁安碑》、《袁敞碑》,篙山三网中的《少室石胭》、《开母庙石网》铭文均为篆书。汉代篆书朴厚充实,真力弥漫,更具艺术魅力。

    许慎是东汉研究古文经学的学者,他写出了一部收有9353个小篆字头,“重文”1163字,分为540个部首的《说文解字》。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分析小篆字形,说解字义并加注读音的字典。此书在从汉至唐八百多年的辗转传抄过程中,有许多错误脱漏,又有人加以篡改,违失原著本义,宋太宗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命徐兹等校定付国子监雕版,始得流传于世。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就是北宋时徐兹等所校定的本子,世称“大徐本”,徐错所作的《说文解字传》为“小徐本”。校定后的《说文解字》虽不免仍有失误之处,但我们研究小篆,进而探索古文字,此书不能不说是极其重要的津梁。篆书的特点。


推荐: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