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册页展,凭什么提名这几个人啊?(附作品高清大图)

2019年01月04日 15:12:4412672人参与0

 提名理由  颜奕端

 观冯伟《千静居行草册》,主要取法二王,格高意古,与《圣教序》二王系列手札形神兼备,线质凝练坚挺,章法跌宕起伏,潇洒简远;每页之间连贯呼应,在笔墨的表达中能注入作者对文字的真实感悟,能较好地处理好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对比关系,空间布白自然而不安排,节奏感强;用纸上选取陈年老纸,越品越醇,不失为一幅上乘之作。

 提名理由  徐海

孙文平此件隶书册页,取法两汉摩崖石刻。字形鲜活、生动,韵致古拙。虽有个别过分处,亦不伤整体风格。于当今甜、齐隶书弥漫之际,此作可称难得。

 提名理由  刘颜涛

 在当代年轻书家中,石文贞是一位长期执着于篆书学习和研究的优秀作者。书如其人,温文尔雅。正如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颁奖词中所称许的“笔法圆熟、结体修美、布局精整、意态安详、笔墨悠游”。更加难能可贵之处,乃是在其日渐成熟的创作中,能不安现状,不为成法所囿,开拓进取,不断修正和完善自我。

 元·吾丘衍《论篆书》云:“篆法匾者最好,谓之‘螺匾’,《石鼓文》是也。凡小篆,喜瘦长,螺匾法非老手莫能到。”这件作品则在其原来师承清人吴让之、邓石如等诸家的基础上汲取《石鼓文》和汉篆体态的雍容大度,线条在原来的劲健清秀中又增添了浑穆沉厚,结体则变修长秀逸为宽博质朴,从当初师法前贤的亦步亦趋、如影随形,跨越到现在的心领神会、融会贯通。在平和、雅致、从容、淡定的书写状态中,手笔自达,不待心思,首尾如一,贯彻始终,心手相应出一派清新晓畅而又沉静古雅的景象。若抛开贵远贱近、厚古薄今的心理,暂且不论今人与古人在传统文化即学问修养和道德文章上普遍存在的差距,单从这幅作品的书法艺术角度而言,即使放进清代和民国的篆书汇集中,也丝毫不比除去那几位巨匠大家经典之外的一些优秀作品逊色。完全可以说,在未来的漫长艺术道路上,作者如能永久保持这种书写状态下的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技道双修”,勇猛精进,日后大成,定非妄语!

 此作也有白璧微瑕之处,即“从巾、父声”的“布”字,篆法不够准确,将“”写作“”,虽为偶然笔误,也应坚决避免。

 提名理由  李木教

 当代书坛兴盛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有一大批书法家特别是青年书法家对传统书法经典作品的技术研究和把握达到相当的高度,这种模仿当然不是终点。但有了这样的根基,就有理由期待未来的开花结果。就技术层面看,很多年轻人的确超越了前代书家,这也保障了现在全国展览的基本水准。尽管每个展览都有一大批优秀的作品,但总有几件作品能够格外引人注目。黄贤志这次册页展入选作品就是在每一轮评选中都特别令我爱不释手的作品之一。这件册页采用尺牍形式抄写前人诗文,用笔结字平和厚实、湛然入古,墨色饱满而具微妙变化,可见作者对于宋人行书的研习功深,气息近乎李建中、蔡襄等。从用纸、题签到整本册页的装潢可谓清新古雅,显示作者对于册页形式的熟练掌握和不落艳俗的审美追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本册页的书写自然从容,没有当下过度模仿古帖夸张欹侧以及过分描画——直把写字当画字的习气。这种淡定的表现出于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人之手不能不令我惊讶,白璧微瑕的是“章、麟、瘴、归”的几个长竖和自题跋尾的文字显得不够妥帖,因为借用尺牍形式而故意断开原诗文句的做法也不值得提倡。

 提名理由  王大禾

无论哪一种书风,一定是以性情“自然表达”为上的。由于创作学习心态的因素,急于标新立异彰显自我过程中落入刻意而为泥潭的比比皆是,在笔法、字法、章法上“作”的痕迹无可掩饰,即使长期大量的练习,无非就是“作”得自然一点而已,难成高格调。

米字风格强烈,从者往往拘泥于形貌而风格趋同,夸张变形手法相近、形式设计套路化,一看就觉得“油腻”。张洁明的行书册取法鲜明,不难发现作者对时人习米流弊有足够的警醒,对米字书法语境了然于胸,而在用笔生发、结字造势、用墨取韵上提炼取裁,足见其志趣用心。此作虽字字独立而体势连绵不断、笔意贯串流畅,通篇一笔不懈,爽利挺拔、清洁明净。对经典法帖既有足够的传承,也有一定的自我笔墨语言,营造出精致生动而温文尔雅的视觉美感。在参评众多浓墨重彩、设计机巧、躁动浮华的册页作品丛中,此作自然本真地表达内秀与淡雅,无疑是一股清流,令人玩味。

 提名理由  李守银

樊青松的这件作品,取法汉代碑额文字及汉篆的结体与笔法,整体布局疏密有致,开合揖让,寓动于静,写得很轻松,但稍欠灵动,结体还不够松动,很多起笔处见露锋,线质还需体会加强。

我们先看《汉张迁碑额》,首先夺人的是它那朴茂、沉雄、奇伟的整体气魄和神韵,刚毅而方圆交互的线,形质很美,使人有百炼成钢化为绕指柔的意象感受,更为动人的是,线的纵横转折、起伏跌宕、充满生命力量的运动!全篇空间构造都因其势而生发、呼应、连贯,在短短十二字的篇章中,竟如此诡奇多变,令人目不暇接,同时,又如此统一、完整、浑然天成!

再看,在一些汉代刻石、石雕中,用很写意的线刻画出人物、动物的形象,给人感觉好像没雕完似的,但它那种浑朴线条所营造出来的气象,却能动人心弦。所以,建议作者除了对经典的篆、隶书影印版的碑帖深入研习之外,还要领会它的精神特征,就是在线的运动中,要充满劲健沉厚的力量。另外,还得抓住它的总体气象,就是恢弘雄浑的气象。在今后临习和创作中,一定要注重全篇章法的把握,要去实地体会、接纳最原始的气息,进入那个遥远的时代,多看原作、原刻,当面对作品的原作、原石的时候,会更直观、更充分感受那种整体性的沉雄博大的气象。东坡居士云:“始知真放在精微。”细味《张迁碑额》的细节,就会豁然开朗。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