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大舟:为艺之道,他念一多笔下自然就做作

2018年06月15日 23:57:192487人参与0

[ 本文共计5255字 · 建议阅读10分钟 ]

文 / 大舟


要真学,那就要从一根线开始,把心也融入到那一根线上,那线就会有生命。


——摘要


大舟先生.jpg

大舟先生



年后,正式拜了一个工笔的老师,名若雪。


老师比我小好多,却给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要清零”。


知道我自己写字、画大写意好多年,虽不能说有什么成绩,起码是废纸何止三千,用墨几百斤亦不为过也。建树没有,习气肯定不少。习惯了那种大笔纵横,力发千钧,又不失风流潇洒。老师看过后,就说“你要清零”,可见,老师是一眼看透了我的毛病。那一刻,让我肃然起敬。


大舟先生书法作品.jpg

大舟先生书法作品


明白清零,那是学一切技与艺的无上法门,那是道的层面。为学日进,为道日损。越往上的越要知道守“空”,我们不可能一下子修到那样的层面,但印光大师却给了一个非常有用的法子,他说:“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  我们很难一下到所谓的“无我”之境,但一念出现我执的自己,就要让那一念的自己立即消灭。


旧我是学习新的东西和前进的最大障碍,也就是积习。在学习新的技艺时,要视积习为恶,把他先抛向东洋大海之外。就如修行,人们总觉得修善重要,但师父却会告诉你,最重要的不是修善,乃是断恶。恶不断,所修之善必非从心之真善大善也。断恶为入门之根本。记得第一次拜见一位道家的师父,并请道长开示,道长说只八个字,弄明白了,就离道只一步之遥了。立马恭敬的竖起耳朵听,那八个字就是“我心不死,道心难生”,当时也只是知道个皮毛,听那句话到今天也快十年了,才有了一些真正的体悟。人一生所受的“限制”都是由“我执”而来,真能把自己舍了,就明白了守空,心如虚空,才能容化天下。想到这些,对我的老师更是增加了一分恭敬。


大舟先生书法作品2.jpg


老师又问我说:“你是想真学,还是玩一下?”


我说:“什么是真学?什么是玩一下?”


老师说:“你在学问和艺术方面的认识和建树要比我高很多,所以说所谓学习就是一时好奇,想画画工笔,玩为主,也就是岔心慌,画一张半张,装装门面而已,不过就是玩一下罢了,所以,你喜欢什么,选一张,从头画一遍也就差不多了。要真学,那就要从一根线开始,把心也融入到那一根线上,那线就会有生命。一线都有生命,那画就不用说了,是活的,是有生命的,是能与自己、与观者对话交心的。线是工笔画的骨,您也常给我们讲民国那些大师的风骨,唯有那些才是民族的脊梁。


那么,线就是画的骨,就是中国画的脊梁和灵魂。工笔画,始于一线,也终于一线,起线由心而出,终线化神而去。虽然线线纵横,但是好画依旧是不可增一线,亦不可减一线。所以,线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立马话语一转说:“那你要做好勾三年线的准备,如何?”


我严肃地说:“我听老师的,真学。人生都起于一线,也终于一线,可见线的重要,我会听话的。”


老师疑惑地问:“为何人生也是起于一线,而终于一线?”


我说:“小蝌蚪不就是钉头鼠尾描,心电图不就是游丝描和行云流水描,当变成直的的时候,也就到终点了。不是吗?”


老师听完笑的直不起腰,连连举起大拇指说,你牛,你牛。


老师笑完也态度一转说:“那就先练线,开始勾《水浒叶子》。”


大舟先生作品.jpg


先给了我几张老师自己留下的老版《水浒叶子》,先示范了其中的一张,勾的是神医安道全,对此人印象不深,只记得是个多情的神医。勾的过程,看老师气定神闲,但是勾的很慢,好大一会时间才勾完,我在旁边看,心里却说,这么磨叽,要我勾早完了。


等轮到我自己勾时,第一笔下去就粗了,心里安慰自己,快一点就细了,接下来几笔都很快,结果是位置不准的不准,接错的接错。最大的问题还是有的线墨重,有的几乎是飞白,一个帽子没勾完,心里就有点慌,额头微汗。怕这样勾下去,把人丢大了,便说,今天状态不好,老师只把作业安顿好,我下来好好练。


老师也看出了,但没说什么。只是笑着说:“求雨的妖怪给孙悟空说龙王今天不上班。”我也不自然的一笑。


                          二


提到《水浒叶子》,学画的人基本不陌生。也可以说是学白描人的必修之课,它的魅力就在于每一个人临习,有不同的收获。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和心境下临也是有不同的收获。学线描的人没有不在此上下大工夫,就连黄永玉先生在耄耋之年,还以自己的理解重画水浒叶子,其魅力和内涵,可见一斑。



知道陈洪绶、陈老莲是因为喜欢画荷花的缘故。故乡洽川,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湿地,每到夏天,数万亩的荷花,碧叶相连,大河两岸,荷花相继开放,引天下爱莲者观之,让人流连忘返。一花一叶,自幼便在心中。后又学佛,仰止民国高僧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于莲之爱不可谓不深。自涉丹青以来,笔下所画最多者,莲也。画莲,于陈老莲处,受益颇多。


又据说陈老莲之父曾于一高人处得赐莲子一枚,说:“食此,得宁馨儿当如此莲。”其母食之,不久便有了身孕,陈洪绶出生后,父亲便为之取小名“莲子”,后又于国破家亡之际落发为僧,加之善画莲,故号“老莲”。


想想世间,多有因缘际会。前面说到黄永玉先生耄耋之年还在学习陈老莲的《水浒叶子》,相信大家也知道,黄先生也是一位“莲痴”,一生画荷无数,其为自己画室便命名为“万荷堂”。


《水浒叶子》是陈洪绶花费四个月所作的另一组版画精品。他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从宋江至徐宁凡四十位水浒英雄人物。大量运用锐利的方笔直拐,线条的转折与变化十分强烈,能恰到好处地顺应衣纹的走向,交代人物的动势。线条均较短促,起笔略重,收笔略轻,清劲有力。这套图一出世,不仅民间争相购买而且博得了一班文人画友的交口称赞。明末,陈老莲的《水浒叶子》遍传天下,以致后世绘写水浒英雄的画工很难脱出他的范畴。至今,数百年间,翻刻无数,学习者更是不可数记。


《水浒叶子》奠定了陈老莲在美术史上的地位,也是其代表之作之一。然其创作这套作品时才二十八岁。记得恩师王非先生曾讲,学艺要存大目标,要取法乎上,要与自己所敬仰的先贤们作比较,看他们的年谱,看先贤在我们自己的同年龄时已经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我们的差距在哪里?有多大?让自己生羞耻心惭愧心,知不足,而后迎难而上,勇猛精进。



今人多以自己的短处和不足为难堪,然印光大师却讲“耻之一字,其利无穷。有与圣近,无欲兽同。”自己一生以常惭愧僧自居。印光大师唯一的一位出家弟子,被尊为律宗十一祖的弘一法师,更是以不足为喜悦。


他说:“我的性格很特别,我只希望我的事情失败。因为事情失败不完满,这才使我常常发大惭愧,能够晓得自己的德行欠缺,自己的修养不足,那我才可努力用功,努力改过迁善。”我自己客居京华求学数载,总恐自己生自满骄傲无知之念,便将陋室取名“常惭居”以为戒。再想想自己已过而立之年,无一所长,无一可称道。


过去所学,广而不精。今得遇若雪老师,其第一句便叫我“清零”,一句话,醍醐灌顶、如梦初醒。道理不是不知,然此刻从比自己小的老师口中说出,让自己惊痛,瞬间大觉。若雪老师可谓我的“点化师”。


记得陈老莲还有一别号叫“悔迟”。《三字经》有句:“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说像苏老泉上了年纪,才后悔当初没好好读书,而我们年纪轻轻,更应该把握大好时光以发奋。


人生,怕悔迟,便当早思,思犹不够,当早觉。


陈老莲在艺术方面,可以说是天纵之才,人称三百年没有他这样格调的笔墨。

他的老师,浙派三大家之一的蓝瑛,更是这样称赞他说:“使斯人画成,道子、子昂均当北面,吾辈尚敢措一笔乎?”,且立誓此生不再画人物。


鲁迅先生对之极为推崇,认为“老莲的画,一代绝作”。


郑振铎更是说自己“余酷痴老莲画,力不能得其真迹,则思其刊本之本,以其近真而不能作伪也”。其得到明原刻本《水浒叶子》,在影印序跋里讲:“然余必日灌蔷薇露,熏玉蕤香,方可启观。”


而世人多知其狂放,好色,尤其好色之种种版本,不胜枚举。然后世评价其艺术,最多的字眼却是,荒诞、深情、真性情、清丽、高古、出尘等等,也说不尽他艺术内在的神髓。


老莲有一句诗是“古心数女子”,古心,意为不同凡俗的古人之思。唐韩愈《孟生》诗:“ 孟生江海士,古貌又古心。” 清魏源《别陈筠心》诗之一:“安得古心人,高举出尘壒。”画史评他“所作古人物,世所罕见”。老莲所作人物画颜色一般很古淡,画仕女时,大多于仕女的嘴唇上轻点朱红,其余颜色若淡无,显得纯洁丰韵。恐怕最懂女人者,亦老莲也。


试想,一满心污秽之人,焉有笔下之清奇古丽。想其纵卧花柳之中,其下笔也是无限恭敬,不染尘俗。


其放浪形骸,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惟女子可使其“屈服”,是屈于色乎?我不以为然,其坦荡而不失赤子之心,其艺之高在于他知道明了艺术的真谛,那便是“无伪”。为艺之道,他念一多,其笔下自然就做作,一做作便伪、一伪必俗,离艺远、离道更远矣。


大舟先生作品4.jpg


若雪老师在说线条时,总不离八个字“由心而生,化神而去”。也可见一条线中的乾坤之大。亦如古人之所讲,书者,心画也。再一想,若一条线都弄不明白,那后面的画五画六,不都是欺人吗?



再次见若雪老师,其为我带来了,自己临摹的《水浒叶子》,和《朝元仙仗图》,给我讲自己研究生时,三年临了《朝元仙仗图》四遍,基本上贯穿了自己的研究生三年。每一次临习对线条都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每一次临习对自己的创作都有了莫大的支持。当时好多同学都笑其傻,太老实。可谁又知其在其中所受的莫大利益?


如今聪明人太多,都不愿下笨功夫。好在自己愚拙,不懂用巧,常常用笨功夫,也总被人嘲笑,还好在长期的“笨功夫”中,竟得实益。也就慢慢悟出自其中的道理。明白“笨功夫”中有大智慧、大利益。当然,在“笨”中,最关键的便是“用心”,能真用心,心中便会生出对人和事的恭敬,印祖也常讲:“有一分恭敬,便得一利益;有十分恭敬,便得十分利益。”


大舟先生作品5.jpg


若雪老师自己曾所临《水浒叶子》用的版本是明刻本的影印复制,可惜大多被人借去,手中只留下四张,其一为宋江,其二为燕青,其三为鲁智深,其四为安道全。后又为我在网上买了一本《陈洪绶版画》,拿到手发现,不是明刻本影印,应该是后来的翻刻本。两个版本我都认真的勾了后,觉得没什么差别。自鸣得意的给老师看。


老师微微一笑说:“你勾的不用心,不用心,是很难发现其中微妙的差别,它既是版本的差别,也是线条与造型之间的微妙关系。你看明版中,宋江的双眼呈“斜视”状,瞳孔比较小,而且位置不一样,左眼瞳孔居中,右眼瞳孔几乎在眼角处,一眼看去就是那种心机重重的黑老大的样子,刻画的非常准确。然而翻刻本眼睛瞳孔都居中,返到显得很老实的样子,虽只有一点点的差别,但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却差之千里,再看看你自己勾的两个版本都一个样,是个又傻又老实的宋江”。


听到这,我忍不住笑喷出来,自己再仔细一看,的确如老师所说,顿时感觉脸发烫。为了不尴尬,立马转移话题,说到:“我把我这个同名——宋江画的又傻又老实,已经是高抬他了,在我看来,他虽字公明,但我觉得此公觉对当不得一个明字。其受宋儒思想影响甚大,认为其愚且私。却又堂皇的冠以忠义二字。”


接着老师又讲其中浪子燕青的差别,明刻版中燕青的眼睛低眉顺目,一看就能感知出其吹奏之专注与用心,让人似能听到画外之音,能感觉出其与天下第一才女李师师合奏时的用情。而翻刻本人物眼睛睁的大大的,明显在看观众,就是一个滥竽充数的外行,在摆姿势照相。而我画的又是两个眼睛一样,不光在装样子,还斜瞅,自己看着都觉得不自在。若雪老师讲,两条线构成一个眼睛,但其两线之间的距离却有微妙的差别。


若雪老师问我如何看燕青,我说:“浪子,水浒中最潇洒且善終的,携诗诗以游天下。水浒人物死光了,皇帝也沒让心里知道。唯此一人,轻轻一曲笛音,就让皇帝伤心欲绝。世人皆好功名富贵,喜做正人君子,谁人看的起浪子呢?但因果不虚,上天怜爱,携佳人以游十方。”


最后一张是曹衣出水描的鲁智深,两版本差别不大,但我勾的却与两个版本差距太大,把一个绝美的曹衣出水硬是勾成了绕圈马蝗描。笑的老师前仰后合。我和老师谈,水浒中最佩服的便是——鲁智深。


鲁智深是位得大善终者,得大自在者,得大涅槃者。其往生偈中最后一句“今日方知我是我”,想想在这五浊恶世,有几人真的可以明白自己。


记得终南山净业寺山门有幅对联,其内容是:“回首依依酒绿灯红歌舞繁华大梦场中谁识我;到此歇歇风清月白梵呗空灵高峰顶上唤迷徒”。我们觉得自己朋友很多,爱自己懂自己的人很多,可是在蓦然回首之际,不过大梦一场,有谁真能识我们自己?风清月白之夜,独自一人,扪心自想,自己也不过是这苦海中的迷徒。今天的我们都让自己太忙,身忙、心忙,却不知终为何忙?


回首依依,到此歇歇,几人可明? 


回想水浒中, 宋江征方腊,大战乌龙岭。鲁智深追杀夏侯成,却迷路入深山。得一僧指点,从缘缠井中解脱,生擒方腊。宋江大喜,劝智深还俗为官,荫子封妻,光宗耀祖,智深说:“洒家心已成灰,不愿为官,只图寻个净了去处,安身立命足矣”。宋江又劝他住持名山,光显宗风,报答父母,智深说:“都不要!要多也无用。只得个囫囵尸首,便是强了”。


大舟先生作品6.jpg


和画画一样,不要满心的功名利禄,若如此,其笔下之线,绝不会达到老师所说“由心而出,化神而去”之境。


见老师听得入迷,话语一收,问道:“老师,安排作业”。


————

注:文中配图是作者大舟所勾的水浒绣像,非为《水浒叶子》


来源:公众号 大米艺术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