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李炯峰:谈临帖

2018年05月08日 11:57:533209人参与0

李炯峰:谈临帖


启明按:接上一篇《李炯峰:谈欣赏,兼及创作》,是李炯峰老师QQ空间文章《李炯峰:关于书法,我的所知所解》(发表于2010年4月,也就是7年前)的下半部分。经李老师授权,现发布于此。这部分主要谈临帖的问题,还是本着提升阅读体验的原则,我将原文的大段落分成了若干小段落,同时对一些重要字句我特地做了加红处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二)谈临帖


下面说怎么学习书法,前提是必须临帖


有人会说,你前面说了临帖有可能改变个人的结字情趣,那不是丧失了个人风格了吗,为什么还要临帖呢?在这里要说的还是那句话,书法的前提是要有“法”,不临帖就没有可能得到笔法,如果因为怕被同化而不去学习处理线条的方法,那么单纯有性情是不足为道的,性情是每个人都有的,而不是人人都是书法家,如果你因为临帖而被完全同化,那只能说明两种可能:一、你的审美情趣已经与你所学的人相同了;二、你的临帖方式有问题。



那么这就产生了下一个问题,怎么样去临帖?


我的回答是:

一、带着问题去临帖;

二、广泛地临帖。


一、什么是带着问题去临帖?


临帖不应该是傻乎乎地单纯去学帖中字的形状,线条的模样,而要去思考,如果你仅仅是因为觉得某一帖名气大而去学它,那实无必要,因为缺乏自己的思维。


那么带着什么样的问题去临帖呢,我认为起码有如下几个问题:为什么我自己这样写,感觉是不美的,帖的作者他那样写就是美的呢,他写得比我好的地方具体在哪里,是线条的变化更多?还是结字更漂亮?抑或是布局更巧妙?如果是线条的变化更多,具体哪根线条变化更多?结字更漂亮?具体哪个位置更漂亮?布局更巧妙,具体巧妙在那个方面?带着这些细化的问题去临帖,你才不会做无用功。


李炯峰书法作品.jpg

李炯峰书法作品


二、为什么要广泛地临帖?


一家一派,即使被你完全吸收,你的创作也失去了原创性,毕竟纯粹的复制他人即使再完美,也不可能达到与原创者同样的地位,你如果想做一个原创者,那么你必须要广泛地吸收各种元素,根据自己的性情取向来进行糅合。


举当下一些书坛顶尖高手为例,大前提都是二王一脉,但成就了出不同的风貌,陈海良借鉴杨维桢、徐渭,写出了恣肆的才情,李双阳取法怀素白蕉,得清雅之气,梁小钧从书谱、古诗四帖中得雄强和变化,当然这还只是我们表面看到的一些特征,他们真正吸取的也绝不仅仅是三两家的内容,因此如果你想做一种风貌的原创者,那么进行广泛的临帖就是必须的。


李炯峰书法作品 斗方.jpg

李炯峰书法作品 斗方



临帖应该如何实际进行:

   

这里提一下我对别人作品的借鉴,我通常看一幅好的作品,直觉上会锁定一些我认为好的部分,然后对这个部分进行分析,同样是一个字,线条的弯曲程度不同,结字的方式也就是线条的组合方式不同,甚至于线条的长短、是否连接,都会影响到这个字带给观者的感受。那么我们可以知道临帖最重要的环节是什么,那就是精临。什么是精临?精临就是对原帖的线条、结字进行最大限度地精准的重现,甚至包括章法布局。下面细说精临:

    

一、对原帖线条的精临。这里要提到的是工具问题,比如你写大王的行草,虽然没可能拿到王羲之手中那种鼠须,但起码也应找支较称手的弹性上好的硬毫,即使不用熟纸,起码也不要用一下笔就渗得慌,一行笔就滞笔的纯生宣来临帖,所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起码要接近,效果才能出来


有朋友说我临这个帖,帖中那根线条我怎么也写不出,怎么办?在排除了工具不对这个可能性之外,只有两个办法来解决:一、找个线条功夫好的老师,让他写给你看,这样你的学习进度可能会快一些,走的弯路会少一些。二、下点蛮功夫,十遍写不出,二十遍,再写不出,更多遍,一开始慢慢地去把它“画”像,这个“画”不是指人家一笔写出来的线条,你临的时候做很多笔描才描出来,而是指注意提按,同样一笔把线条的形态给画像,只要能画像,不管多慢都行,因为技巧的熟练通常都有个由慢到快的过程,线条变化再多,终究不离提按两个字,粗则按,细则提,线条越来越细则在行笔过程中把笔毫越来越提起来,线条越来越粗则是在行笔过程中把笔毫越来越按下去,这个道理说起来很简单,付之笔端可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不可畏难,提按越熟练,驾驭线条的能力就越强,练习的线条种类越多,学习新的线条写法就越容易,看起来这个办法有点笨,类似于郭靖学降龙十八掌,但实际上有个好处,你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学习一种线条的写法时往往会出错,这个出错的线条也很有可能就是另一种你要学写的线条,无形中你也能学一得三,那么慢就是快,关键在于有耐性去反复实践。


二、精临字的结构,不要用米字格练习,那样对结字的印象没有那么深刻,我们学习字的结构,应当直接找准笔画(线条)与笔画(线条)之间的位置关系,往往写一个字的第二笔,首先看清楚第二笔是在第一笔的方位,通过第一笔确定第二笔的位置,再从前面两笔确定第三笔的位置,依此类推,从看前面笔画确定后面笔画的位置,我们脑子还要带着这样思考,为什么要写在这个位置,甚至也可以自己做下实验,试试写在别的位置,如果大不如原帖,也就明白了原帖作者结字的用心,如果认为换个位置也差不多,甚至好过原帖,那么也是一种收获,甚至属于你的一种创意。

    

三、借鉴原帖的章法,这里我只能说借鉴,因为线条连与断的对比,粗与细的对比;大字与小字的对比;字组疏与密的对比都可以再现,但墨色的枯湿浓淡变化是很难苛求的,毕竟工具上有差别,古人一笔墨能写很多字,你的笔未必做得到,因此章法我们更多的应该是借鉴和思考,去总结一些规律,关于我自己总结的一些规律大家可以去看看拙文《试谈硬笔行草书创作》,硬笔毛笔基本同理,关于墨色变化,我觉得刘洪彪先生的话很有道理,一句话,一句诗,不管句子长短,你用一笔墨写完,下一句再另行醮墨,墨色过渡也就自然,还起到了断句的作用。


一直以来不断有人问我,学写行草之前是不是要先写好楷书,楷书是不是行草的基础?我的回答是,行草楷隶篆五体之间互有联系,任何一种书体都可以成为另一种书体的基础,都可以为另一种书体提供养分,但要说学写某种书体必须先写好另一种书体,就有点过了,行草名家楷书写得一般的比比皆是,楷书名家行草写得一般的也大有其人,就以我本人为例,初中开始写行书,之前的楷书功夫也就一般,后来行草写得越好,反而偶尔写写楷书觉得也挺容易,只能说书体之间有可以相互转化的元素。


对于书体之间有相互转化的元素,我想分两个部分举例说明一下:一、正书(楷、隶、篆)中可以被行草转化吸收的元素;二、行草书中可以被正书转化吸收的元素。


首先说第一点,正书称为行草的“基础”,主要在于可将其线条的扎实性和结字的匀称性转化到行草书中来,比如隶篆的线条多以中锋行笔,中锋行笔的好处是可以让笔与纸的关系变得如同锥与沙的关系,写出来的线条效果如锥划沙,显得极为深刻,颜真卿的行书、怀素的草书、甚至于米芾的行草手札使转处亦多是以中锋行笔,练习隶篆可以使行草的中锋行笔更加纯粹化,使线质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


而碑楷(墓志、造像)则行笔多以侧锋为主,碑楷中显著的特征就是笔画的方折和块状的线条,而我们写大王行草、万岁通天帖时,同样如有一定的碑楷基础,那么处理起一些直折的、块状的线条就会得心应手得多。


再则,正书的结字一般来说较为匀称,《书谱》有一句话时常被我们所引用:“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我们在追求行草书结字奇诡多变之前,应当先具备将线条匀称、规律性分布的能力,能正则自然后能破正,而写好正书也可以使我们具备这种能力。


其二、正书可以称为行草的基础,行草同样有可以被正书所吸收的元素,我们看魏晋小楷、晋唐写经,可以发现不但带有隶书的影子,而且加入了行草的元素,因此而显得轻松生动,韵味横生。行草可以为正书所吸收的地方就是线条多变,结字相对自由,我们仔细去看,即使是号称法度森严的唐楷,一样也加入行草这些的元素来增加它的丰富性,王羲之说,字若算子,便不是书。不仅行草如此,正书亦如此。


李炯峰书法作品4.jpg


写到这里,文章也进入了尾声,最后批驳一个观点,很多人认为古人至高无上,今人无法超越古人,主要依据是说古人平时行文即用毛笔,而今人用毛笔的时间少,功夫不如古人下得足。


我讲以下三点:首先,每天用毛笔临帖或创作超过八小时的当代职业书家大有人在;其次,不是写的时间越久便写得越好,很多人写了几十年,水平未必比得过一个在国美经过专业训练仅四年的毕业生,如果方法不对,花的时间再多未必有用;再则,古人真正能看到传世名帖的人极其稀少,很难学习到高质量的范本,而现今高清精印的字帖,印制效果差不多就是“下真迹一等”,高精度反映了传世名帖的原貌,有想法学书的爱好者,人人都可以购买,条件比起古人来说不知强上多少倍。在此我只能说,向古人学习是必须的,古人借给我们一个巨人的肩膀,让我们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盲目崇拜,古人是人,我们也是人,我们应当拿出“若使古人能至今,敢教前贤慕后生”的气魄,来写出真正属于我们这个时代属于我们自己的艺术风貌。


--------------


 作者简介 


李炯峰先生.jpg



李炯峰,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硕士,国家艺术基金资助艺术人才,全国硬笔书法大赛评委,邵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邵阳学院特邀教师,大希堂书画藏珍馆驻馆书法家。

主要入展获奖:

入选第六届兰亭奖

入展第四届书展

入展第四届青年

纪念胡问遂诞辰100周年国际书法大展金奖

第二届“沙孟海杯”全国书法篆刻展一等奖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