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丁生的专栏
于明诠:书法史就是书法家的心灵史——兼论书法史的历史分期
书法史不应止于对书法“现象”和书法“事件”的描述,而应揭示书法发展的内在规律及书法艺术的本质。故书法史可分为“人书分离”的古典书法时期、“人书合一”的文人经典书法时期和“见技难见人...
5年前 (2021-01-18) 2605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于明诠:别从外表上学得一点大师皮毛,就算得了真传
于明诠(山东书协副主席,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书法工作室主任、教授)现如今艺术家族的门类越分越细,也越分越滥,就像“文化”一词儿,本来挺高不可攀的,突然就泛滥的不行,连供人拉屎尿泡的...
5年前 (2021-01-18) 2422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于明诠 | 让技法退到后面,而不是时刻在表面上显摆
学书法从哪里开始学都是一样的书法史的常识告诉我们,先有篆书,再有隶书,再有行草书,最后才有楷书的,对吧?如果学书法必须先从楷书写,写好了楷书再写行书,然后再写隶书,再写篆书的话,书...
5年前 (2021-01-18) 2372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于明诠 | 书法的文化特质与书法家文人化
我之所以选择书法艺术的文化特质与书法家文人化这个题目做一些探讨,基于两点:一是这几年我对当代如火如荼的书法展览现象的反思;二是当前书法教育现状促使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5年前 (2021-01-18) 2393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于明诠 | 创作与制作
创作与制作于明诠艺术创作与制作的区别就在于作者付出聪明与智慧的同时,是否熔铸了自己的心性和情感。曹雪芹写《红楼梦》与当代某些作家如金庸王朔等以编故事写小说是不完全相同的。前者是“字...
5年前 (2021-01-18) 2393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于明诠|碑帖之争与墓志书法审美
碑帖之争与墓志书法审美于明诠碑、帖及碑帖之争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作书的材料无非两大类,一是丝帛,二是竹木,故有“书于帛者曰帖,书于竹木者曰简册”的说法。造纸术发明之后,帛与缣素...
5年前 (2021-01-18) 2546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于明诠访谈|艺术没有标准答案
▲ 于明诠近照施晗:昨天因为您给我发信息,才知道7月15日您和欧阳江河在中国现代文学馆有个展览,这展览名字蛮有意思——墨写新文学。于明诠:这个展览已经酝酿很久。今年是新文...
5年前 (2021-01-18) 2684人参与 0 书法名家访谈
毕节市第四届书法临帖作品展征稿启事(2021年3月15日截稿)
为了展示我市广大书法爱好者对书法经典碑帖的学习和研究成果,鼓励植根传统,尊崇经典,推出精品力作,推动我市书法事业的繁荣发展,经研究,特举办...
5年前 (2021-01-18) 3921人参与 0 书法征稿启事
2020年株洲市书法家协会新入会员名单(第二批)
2020年株洲市书法家协会新入会员名单(第 二 批)2020年12月,经审核批准第二批新会员三十名。分别是: &nb...
5年前 (2021-01-17) 8124人参与 0 各地书法协会
第五届“牡丹奖”山东省书法作品双年展获奖与入展名单
1月15日,第五届“牡丹奖”山东省书法作品双年展评审工作在济南举行。本次展览共收到国内外投稿作品4120件,经过评委认真细致的评审,最终有184件作品入展,其中获奖作品19件。中国...
5年前 (2021-01-16) 4563人参与 0 赛事揭晓_书法大赛评审结果
张建会老师谈如何写好隶书
我们在隶书的学习创作中,要把握三个层面:一是法度, 二是气象,三是意蕴。张建会书法作品学习隶书首先要从规范人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法度”。学习时要选择带有共性、规律性和法度严谨的范...
5年前 (2021-01-14) 3710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张建会漫谈临写与创作
张建会谈两汉书法的正大气象隶书从两汉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了。隶书实际上是指汉隶,包括摩崖刻石、东汉八分隶书石刻,还有简牍帛书等。汉碑石刻经过两千多年时间的推移,由于字体受到风蚀漫浸...
5年前 (2021-01-14) 2550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张建会:隶书追求古拙,但没有"清"就没有"拙"
隶书资源丰富,其挖掘的空间还很大,当下我们还没有完全深入地吸收开来。在隶书学习过程中,要潜下心去,来认真挖掘整合这一丰富的传统资源,且要深入、要吃透。汉碑和帖有所区别,汉碑经过刻凿...
5年前 (2021-01-14) 2587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何来胜|我的作品追求单纯宁静的质感
没有思想情感融入的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而没有语言技法的表达功能,情感也就无法得以真实的展现。书法艺术的情感表现是一项复杂的劳动,这种劳动既有来自物理意义的万毫齐力,又有来自心灵迸发...
5年前 (2021-01-14) 3394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吴振锋:艺术不能用“有用”或“无用”来衡量
艺术能带给人们什么?为什么说人人都应该懂点艺术?关于艺术的话题,笔者认为有很多的话可说,可探讨。上期,笔者为大家请到的是著名评论家、西安音乐学院教授仵梗以及著名画家、陕...
5年前 (2021-01-14) 2899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李守银 | 简论两汉隶书的发展演变及其艺术影响
汉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承启秦帝国而建,汉帝国在文治武功上又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在政治领域汉武帝借助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是,思想文化并没有被限制住,没有被僵化的儒术所局限...
5年前 (2021-01-14) 5653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心灯点亮远方 ——书法家羊晓君的学书之路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羊晓君 羊晓君, 1964年生,浙江富阳人。他是农家子弟,没有让人羡慕的高学历,也没有值得炫耀的家学渊源,更不幸的是他先天身材矮小,眼睛高度近视。...
5年前 (2021-01-14) 3107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5136人参加山东书法统考,更多高校开始增设书法专业!
2021年1月10日山东省2021年书法类统考举行书法统考人数达到5136人今年各高校招生人数都有所增加其中包括浙江大学、暨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双一流”大学2021年上海师范大...
5年前 (2021-01-12) 3815人参与 0 书法资讯
刘文华 | 如何高效临帖
一、临帖是在临什么临帖是每一个学书法者不可缺的功课,如何临帖是学书者都想急于解决的问题,而刘文华老师认为,在此之前,首先要弄明白临帖是在临什么。他说,我们入门学古人的时候,就是把古...
5年前 (2021-01-10) 2597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冯印强新作欣赏
书家简介冯印强,字一甲,号悟玄斋主,1969年生于河南滑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第十届文代会代表,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内蒙古书协教育委员会主...
5年前 (2021-01-10) 13020人参与 0 名家作品欣赏
- 搜索
- 网站数据
-
- 文章总数:9689
- 页面总数:13
- 栏目分类:56
- 标签总数:1249
- 参与评论:475
- 总访问量:66601933
- 师友题字
-
- 猜你喜欢
- 最新发布
-
- 【公示】第二届“张之洞杯”全国书法展获奖、入展作品名单公示
- 【公示】沈曾植奖·第五届嘉兴市书法篆刻作品大展评审结果公布
- 【市展】2025 · 深圳书法篆刻年度展征稿启事(2025年8月15日截稿)
- 浙江省第三届大学生书法篆刻大赛征稿启事(2025年9月25日截稿)
- 【全国征稿】松雪风操——杨孚杯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征稿启事(2025年9月20日截稿)
- 【省展】福建省首届“嘉庚杯”书法作品展征稿启事(2025年8月20日截稿)
- 【公示】2025笔祖·蒙恬杯全国书画篆刻大赛入展名单公示
- 【省展】吉林省第二届大学生书法篆刻作品展征稿启事(2025年9月20日截稿)
- 【省展】海南省首届篆刻作品展征稿启事(2025年 9月30日截稿)
- 【全国征稿】第二届江苏省 “杨沂孙·书法篆刻作品展”征稿启事(2025年9月30日截稿)
- 最新评论
-
- 访客2025年07月03日
- 访客2025年0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