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张胜伟:努力走进中国书法的审美核心

2018年03月12日 18:20:413395人参与0

努力走进中国书法的审美核心

张胜伟

我学习书法二十多年,对行书用功最多,学习其它书体似乎只为行书补充营养,让行书这个心中的“圣塔”垒得更高,垒出更新鲜的样式。我认为“五体”书法中草书最难,其难在至简、至宏、至真。而若论笔法之精妙,则非行书莫属。草书摄人心魄处,多半赖于书家的学养和气度。而行书的动人之处,尤在于其技艺的精深微妙处。我平时与同侪论书,经常说行书是习书人必修之课,必过之关,待行书差强可观,尔后旁涉它体,方不致手足无措。人问我研习行书由何入手?我一定会说:王羲之啊。王羲之笔法精妙绝伦,天下不能有二,习之有事半功倍之效。然而妙也王羲之,难也王羲之。其一,难在其真迹早已不存于世,据说宋时已难得一见,而况我辈乎?其二,难在人的精神境界的差异上。时隔千数百年,古今文化背景”已相去甚远,“魏晋风度”早已烟云不复,处于物质极度膨胀的今天,在浮燥笼罩之下,人要避开功利去从事书法已几近奢望了。今人怎么能真正步入晋人之韵呢?

张胜伟

然而,学习王羲之或者说学习“二王”,仍不失为习书正道。就看我们如何领悟,如何学了。以本人的实践,学“王”可有如下路径:一是墨迹与刻帖结合起来学。比如怀仁集王《圣教序》和《兰亭序》(唐摹本)或者“二王尺牍”一起学,这样既可细察笔法、避免线条因僵直而失神韵,又利于强骨力见风神。二是在“二王”帖学一系上探消息、求真谛。我们可在颜鲁公、杨景度、苏东坡、米襄阳等处用功,当然我们还可参照魏晋残纸等加以认识和研究,从而追本溯源,还原“二王”之本来面目,体会“二王”书法的笔墨精神。三要研究笔法史,要历史地、发展地看待笔法。我以为笔法演变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秦汉、魏晋、唐宋、元明清、当代。我们现在说的“古法”应当指的是魏晋笔法,而不可泛指古代,而东晋时是将秦汉篆隶法称作古法的。笔法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有直接关系,与工具材料的发展更加密切。这一点习书之人不可不知,切不可将笔法视为一尘不变的东西。四是要涉猎其它书体,稍晚出现的行书体与其它诸书体有着广泛联系。在这方面,我更注重在碑版简牍上寻求自然天真的元素。

展览主导着当代书法语境。作品意识和展示功能的强化,书法的工具性日渐削弱。人们讲究“视觉冲击力”,这是展览机制下的一种必然。写“王”的书家,多数人都不同程度放大写,很多人不明白笔法演变的规律,不明白帖学一系书法放大之后必须要有一整套新的笔法技术的跟进,方不致出现线条苍白和单薄。许多人忽视了自己作为书写主体的核心地位,大面积出现趋同和跟风,这是悖逆于书法艺术本质的。在“伪二王”的喧哗中,人们“怅然吟式微”。我认为,所谓“伪二王”的最大特色就是书写中主体精神的缺失,书家相互因袭,千人一面,一些程式化的套路,在书法界大行其道。这样的作品除技术粗放外,程式化和精神的空洞是其特色。魂之不附,陡见形骸,还有什么艺术可言?所谓“横向取法”大都属于此种情形。所以,在这样的书法文化背景下,一位书法家保持思想的敏锐、艺术的独立、追求的坚定,就显得尤其重要。

记得早年前沈鹏先生说过一句话:让诗意来拯救中国书法。我学习行书,在技术的锤炼达到一定火候的时候,便在“诗意”的发挥上寻求出路。我以为,诗意之美是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之美的核心内容和要素。诗意是艺术之魂魄,它超越和凌驾于有形之上,对它的参悟和把握,取决于人的捕捉感受和表达能力。诗意的表现和拓展有着无限可能。我不主张复制古人和自己,因为我们无法复制古人隐藏于字里行间自由、崇高的精神。而复制自己,则是懒惰、创造力枯竭、艺术垂死的表现。几年来,这种理念导引我进行了正确的“可持续的”行书学习,连连取得不俗的成绩。“林散之奖”“年度佳作奖”“青年展优秀奖”“兰亭奖”“翁同和奖”相继获得。我的行书在书法界得到一定的认可。

对于我的行书作品,刘恒先生曾在《独辟蹊径,生面别开——评张胜伟行书》一文中详加论述。刘先生认为我在点画、字形的运用处理上,与传统的“法帖”面目大相径庭,显露出明确的“碑派”取向。书写中回避了流畅、精美、娴雅等传统标准范式。文中除未明确提出我对诗意的诠释外,关于我的表现理念、技术分析等,全未逃过先生的慧眼。包括我在极力地和主流书风拉开距离,而显得有些“另类”。我想,和时风拉开距离,或许会更靠近于中国书法的审美核心。




张胜伟先生获奖记录:


1988年

获榆林市第一届青少年书法大赛一等奖。

1990年

获榆林市“怀远杯”书法大赛一等奖。

1993年

获榆林市“精神文明建设”书法大赛一等奖。

1996年

获榆林市“廉政建设”书法大赛一等奖。

获陕西省“廉政建设”书法大赛二等奖。

2000年

获陕西省人口普查书画大赛一等奖。

获榆林市第二届廉政建设书画展一等奖。

2002年

全国“双成杯”书法展陕西省十佳奖,全国优秀奖(中国书协参与主办)。

2003年

入选中国今日美术馆第二届流行书风征评展。

入展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中国书协主办)。

2004年

入展全国第一届大字书法艺术展(中国书协主办)

入展首届全国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中国书协主办)

获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书法大展优秀奖(中国书协主办)

入展全国首届走进青海书法展(中国书协主办)

入展第二届羲之杯全国书法大奖赛(中国书协主办)

入展全国第八届全国展书法篆刻作品展入展(中国书协主办)

入展首届皖北煤电杯全国书法大赛(中国书协主办)

2005年

入展全国首届公务员书法展(中国书协主办)

入展第二届杏花村汾酒杯全国电视书法赛(中国书协主办)

获全国书法大赛洗夫人奖优秀奖(中国书协主办)

获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全国书法展优秀奖(中国书协主办)

2006年

入展全国首届行书大展(中国书协主办)

入展全国首届草书大展(中国书协主办)

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中国书协主办)

获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全国书法篆刻展特等奖(中国书协主办)

2007年

入展纪念老子诞辰2578年全国书法展(中国书协主办)

入展“中华情”全国书法作品展(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主办)

获全国第九届全国展书法篆刻作品展奖提名奖(中国书协主办)

入展全国代表书家作品展(中国书协主办)

2008年

入展全国首届册页书法作品展(中国书协主办)

入展全国第二届草书艺术大展(中国书协主办)

入展全国千人千作书法大展(中国书协主办)

入展全国首届册页书法展(中国书协主办)

2009年

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主办)

本年起为榆林市“中青年专家”。

2010年

入展全国第三届扇面书法艺术展(中国书协主办)

入展全国500家书法精品展(中国书协主办)

被榆林市授予全市“先进工作者”(市级劳模)

2011年

入展全国第十届全国展书法篆刻作品展入展(中国书协主办)

获第三届林散之书法双年展林散之奖(中国书协主办)

获2011中国书法年度佳作奖(中国书协主办)

8月24日,“诗意追寻-张胜伟书法作品展”开幕式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隆重举行,《张胜伟书法作品集》《张胜伟散文书法辑录》同时首发,张胜伟书法研讨会在省美术博物馆举行。

2012年

入展全国第二届册页书法展(中国书协主办)

获第三届全国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最高奖优秀作品奖(中国书协主办)

获第二届“北兰亭”全国书法比赛三等奖。

2013年

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主办)

获第二届翁同和书法奖翁同和奖(中国书协主办)

望长安——榆林青年书家十人作品展在西安亮宝楼举行

2014年

在中国书协培训中心高级课题班学习

2015年

获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二等奖(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主办)

获全国第十一届全国展书法篆刻作品展入展最高奖优秀作品奖(中国书协主办)

被聘为陕西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享受省管专家津贴

当选全国书法家代表大会代表,出席第7次全国书代会

2016年

建党95周年全国书法名家作品展入展(特邀)(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主办)

第十二届国际书法作品大展入展(特邀)(中国书协主办)

参与兰亭风雅——兰亭奖获奖书家五人展

入展第四届兰亭雅集42人展

受聘为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第9期导师工作室导师

当选全国第10次文代会代表,出席全国文代会

2017年

8月,担任全国第四届青年书法篆刻展评委

受聘为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第10期导师工作室导师

6月,书法出版社出版张胜伟个人书法理论专著《书艺》

被中国书协聘为第7届行书委员会委员

入展中国精神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特邀)(中国书协主办)

10月,作品参加在国家博物馆举办“民族脊梁——迎庆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书法大展” (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主办)

11月,书艺——张胜伟书法作品展暨《书艺》发布会在西安力邦艺术港举行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