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陈志平:人与文是书法的根基(2018中国书坛年度观察之十九))

2021年04月24日 23:36:321847人参与0

陈志平,1973年出生于湖北鄂州。中共党员,中国书协会员,美术学博士,暨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书法研究所副所长。

陈志平长期从事书法研究,在《文艺研究》、《文献》、《中国书法》等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持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基于〈墨池编〉的古代书论文献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宋代书家丛考》以及广东省社科基金《明清时期岭南书家群体研究》等课题,出版专著《黄庭坚书学研究》、《陈献章书迹研究》、《书学史料学》、《北宋书家丛考》等。

陈志平治学以文献学筑基,后又考上首部师范大学,问学于当代书坛名宿欧阳中石。在文献学和书法学之间,陈志平逐渐找到了自己学术研究的立足点。

陈志平的书法研究主要以三方面为主:其一,以人物为中心的宋代书法史研究。其二,古代书论文献的整理;其三,岭南书法史的研究。其中第一方面是研究的重点,他过去十多年的成果也主要集中于此。

陈志平话语书法和所有其他艺术史一个显著的不同,在于他更加强调人文和历史的内涵。

宋代以来,书法形成了归本于人,先文后墨的历史倾向,有关书法的所有叙述、评论、鉴赏、研究都离不开背后的人 的因素。

陈志平的学术,主张“人与文是书法的根基”观点。

陈志平认为古代的书法家都具有综合的文化身份,像黄庭坚既是诗人,同时也是理学家。有关书法的所有叙述、评论、鉴赏、研究都离不开背后的“人”的因素。“因此,在当今各种观念和思潮在不断冲击传统学术的背景之下,坚守传统学术的立场与继承‘知人论世’的传统,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旧是书法史研究的主流和必须坚持的方向。”

当初在研究黄庭坚的时候,陈志平就将黄庭坚的文学著作纳入研究范围,并深入探讨了“文字禅”与黄庭坚的关系。他说,“原来学界认为文字禅只是指文字或诗歌。但如果只是研究文字及诗歌,我发现很多问题没说清楚。我则从佛教对待‘文字’的立场出发,论证了‘文字’的广被性,最后将书画也纳入‘文字’之中,从而为解决禅与书画的关系问题找到了突破口。顺着这一思路,我又论证了北宋诗文书画一体化的问题,为贯通黄庭坚的诗、书研究提供了学理依据。”

在陈志平看来,中国书法的传统具有多质性。从唐代到宋代,书法经历了非常大的转折,那就是出现了“归本于人”、“先文后墨”的倾向。陈志平认为,苏轼概括的“画→书→诗→文→德”依次从属的关系,正是北宋以来将文艺归本于人的必然结果。宋代以来,“画”向“书”靠拢,“书画”向“诗”靠拢,“诗书画”向“文”靠拢,“诗文书画”一齐向“德”(人心)靠拢成为整个时代的趋向。就书法而言,人格化和文学化成为历史的必然。

陈志平认为,中国史有一个最基本的分段,即以唐为界的分期。中国文化史可以这样分,中国书法史也可以这样分,这就是中国文化史的唐宋之变,也是中国书法的唐宋之变。唐以前是唐诗,唐以后是宋词。唐以前是秦汉经学,魏晋玄学,隋代佛学,宋元则是理学。秦篆汉隶魏碑都是以整体面貌出现,没有著名的书法家。唐以前和唐以后对书法的概念是不一样 的。对字、文、人,唐以前不重视。个人、文化、人品、学问、道德、修养,在唐以后才开始得到重视。唐宋分野,是归本于人,先文后墨。

他认为,最初的书是指字、文、道,有著、记、记录的涵义。法指方法、技法、准则、规律,亦指天地万物。佛家有言,万法归一,法即物,万物。因此,书法又与佛法相关。而书学,则指识字、习文、读书。“书”归于经部“小学”类,地位较高,不能把书法看小了。把书法看成是艺术,是降低了书法的地位。“艺术”一词是舶来品,它指手艺、技巧,与中国的“六艺”之“艺”是不同的。中国的“六艺”是指六种根本的东西。“艺术”只是技巧、手艺,追求美观、美感,将书法分离成为艺术,只能降低书法的地位。

古代,书法是依附于文、字的,书法总是不断往字、文靠拢。当代把书法独立为艺术,把书法看成艺术是脱离了写字的根本,变成了技术,是看低了书法。书法从来不是独立的,它依附于文、字,是一个综合体。

唐以前书法史,简而括之,钟张二王四人而已。“彼之四贤,古今特绝”。唐代人就是这样认为的。

中国书法史上,唐以前推崇钟、张。唐代推崇王羲之

宋人则推崇颜真卿。唐宋以后,书法的评判标准不仅仅是艺、文,还有“人”的因素,夹杂了道德评判。书法总是依附于文,依附于人的。钟、张、二王,将书法独立为艺术,但是远离了文字学,将书法与文字分开,脱离了文字学的根本,是有艺无文。

王羲之、颜真卿、苏轼各自代表了艺、人、文三个侧面。

王羲之是“艺”,颜真卿是“人”,苏轼则代表了“文”。

苏轼《黄州寒食帖》,可代表宋代,也可代表宋代文化。苏轼开创了先文后墨的传统,传承了文的传统。

苏轼《文与可画墨竹屏风赞》云:“与可之文,其德之糟粕。与可之诗,其文之毫末。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皆诗之余。”这里苏轼给我们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文须向德靠拢,诗须向文靠拢,书向诗靠拢,画要向书靠拢。中国画的笔墨是书法,核心是用笔,中国画向书法靠拢是生路,不向书法靠拢是死路。中国书法如果向画靠拢,只会变成杂体书,现代书法,少字派,墨象派,是拾人牙慧,是死路。

当代书法应该“文墨兼本”。要凸显人、文。

王羲之是真正意义上的书法艺术家,而颜真卿和苏轼则分明契合了书法人格化和文学化的传统。宋代以来谈书法,不再强调书法作为艺术的特性,而是更侧重于背后的“人格”和“文学”的因素,所谓“德成而上,艺成而下”、“先文后墨”即是指此。这一传统在当前形势下仍旧具有积极的意义,因为这保证了书法的品格和文化高度,不至于将它降低为一种与“射”、“御”同科的杂技艺术。

现在对书法的理解只是注重艺的部分,陈志平认为这远远不够。我们要去挖掘书法背后的人文深度,即人格和文化修养方面的深度。

陈志平目前正致力于《墨池编》整理研究与《明清时期岭南书家群体研究》。

《墨池编》是一部书学丛辑著作,收录的基本是宋以前的论文专著,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献价值,是研究书法史论和校勘宋以前书学文献不可缺少的资料渊薮。另外,朱长文自撰的《续书断》仿唐代张怀瓘《书断》而作,在书法理论和编撰体例上有重要创见,影响不小,研究者多渔猎其中。因此整理出版此书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陈志平著作《陈献章书迹研究》)

与《墨池编》整理研究差不多同时,《明清时期岭南书家群体研究》也被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立项。陈志平表示,在今后一段时间,他将要为研究广东本土书法史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因为明清以来,广东的书法取得了重要的成就,这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巨大宝藏。(作者:杨东雄  编辑修改:刘寿堂)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