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赵文龙书法作品网展(第七届兰亭入展书家)

2021年04月01日 23:07:038587人参与0

赵文龙1984年生,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人,斋号:翔集斋、瘦(寿)雁阁;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简帛书委员会委员,永州市书法院副院长、永州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永州市首届新社会阶层联谊会副秘书长、永州市第五届青联常委。

入展获奖:

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  入展  (中书协主办)

全国第二届手卷展  入展 (中书协主办)

全国第四届青年书法篆刻展   入展 (中书协主办)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书法 一等奖

文化中国•森茂杯”全国优秀书法作品展 铜奖

首届中国书法大厦杯书法大奖赛  入展

首届“华珍阁”杯 《金刚经》全国书法作品展 精品奖

“孙诒让杯”全国首届甲骨文书法展  优秀奖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德庆杯·书法赛   优秀奖

首届“六盘山(泰瑞)杯”中国书法之乡书法赛 优秀奖

湖南省首届书法中青展优秀作品奖、最佳人气奖(最高奖)

湖南省第七届书法篆刻展  优秀作品奖(最高奖)

湖南省首届草书展 优秀作品奖(最高奖)

湖南省第四届书法新人新作展 金奖(最高奖)

湖南省“中国梦·财政情”书法展一等奖(最高奖)

湖南省“喜迎十九大平安银行杯”书法展  二等奖

第五届湖南省艺术节美术书法精品展  入展

湖南省“翰墨颂人防”人民防空书法赛  二等奖

永州市第六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获奖(最高奖)

永州市首届临创书法大展 优秀作品奖(最高奖)

永州市书法大赛 一等奖(最高奖)

永州市书法小作品展  优秀作品奖(最高奖)



入 展 感 言

      余幼家贫,布衣葛裘,父略识字一二,不能成篇;母不识丁,然深明大义,以滴汗之资,供三子之学,日未出而作,月渐明方归,重担负肩,不喘一气。余姊弟三人,课余之暇,钓鱼网虾以补家用。五口之家,奔于生计,无缘翰墨,遑论钟张。

六岁入学,幸遇严师,勤学强记,语文一科,常为佼者。每有习字,皆以尺戒为辅,以求工整方正之美;偶得表扬,常沾沾以自喜,得意而忘形。始觉有写字之趣,然终不知书法为何物。及至小学六年,有恩师熊氏义解先生,以学识书艺闻名乡梓,其于唐诗宋词鲜有不能记之者。其书以小楷见长,得唐人《灵飞经》之遗韵,常抄录古诗词以赠善学者,余受赠最丰。其赠余曰:“学书当贵有恒,坚持一年,必有所成。”余深受鼓舞,兴趣倍增,常暗自翻阅历代经典碑帖,始知有欧颜柳赵。书法自此发蒙,熊师之恩,莫敢或忘。

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入展作品

中学六年,自学书法,虽略晓“二王”之能,仍不悟其中之妙;不辨优劣,渐染今人恶俗之风。虽能勤勉,然事倍功半,终是南辕北辙,难窥书法之堂奥。是时,终日摩挲书翰,视力日弱,余深悔之。

大学后,负笈北游岳州。得学长引荐,入崔师向君先生门下。先生名满书坛,为人儒雅大度,眉宇间有英挺爽朗之气,书法五体皆精。犹记始见崔师,劝余临古,“不从临古入,必堕恶道。”此语有如当头棒喝,方知吾书入恶道久矣。自此,每日浸淫古帖,书艺大进,于篆隶一途,有脱胎之感。崔师德才,春风化雨,沁人心扉,可谓受益终身!

近年来,俗物缠身,笔墨高搁,明宣堆砌而泛黄,墨砚干涩而滞笔。后,方居有所定,又提笔铺毫,然惶惶不知所措。

适逢甲午暮春,胡师紫桂先生,募行草精英,聚于两溪草堂,开课授徒,报名者甚众,余有幸忝列其中。胡师大义,凡录取者,皆免学资,于物欲横流之世,独不沾铜臭之腥,岂非周茂叔所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之君子者乎?胡师书艺之高,自不必说;师视余辈,无贫贱之分、高低之别,授业之勤,诲人之不倦,皆历历在目焉:上溯魏晋,下探明清,各家之技法,如抽丝剥茧,倾囊相授,未曾有私。余立其侧,感之肺腑,常有神清气爽,豁然开朗之感。尔时,奇书共欣赏,异文相与析,师生之中,问者、答者、听者、疑惑者、顿悟者、开怀者、感叹者,不一而足。近日,师携众弟子于浯溪访碑,入柳庙拜谒,得山水之清气,极人文之大观,乃开阔胸臆,熏陶文墨之举也。

韩退之有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自古不二之理也。然,余以为师者,能传道授业解惑者众,而修身自牧、言传身教、春风化雨者鲜矣。,然熊师、崔师、胡师之为师者,两者俱全。余不才,得此三师之教诲,平生大幸也,岂敢不勇猛精进乎?

                         赵文龙



文龙书法小议

向彬

按照当今时尚的评价体系来衡量,文龙算是书法界的成功者了,诸多作品在国展和省展中频频入展或获奖,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文龙的书法创作实力。当然,文龙在书法上的成绩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作品入展与获奖,而是他在书法学习过程中对诸多经典法书的取舍与融合。

文龙的篆书以金文见长,行草以章草行书最具特色。其金文线条厚实而形态多端,注重点画的疏密变化,且收放自如,于沉稳中寓含灵动,于朴实中展露生机。其行书拙巧互用,多取米南宫笔势,纵锋驰骋,爽利中不失沉着,拙朴中独具机灵。尤其是他的章草,看似朴实无华,实则精心营造,充分应用笔墨的浓枯展示出点线的丰富变化,使作品呈现出虚实交融而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而他取法颜鲁公的行书多呈其前辈乡贤何蝯叟书法风貌,大气古拙而透露出潇湘人特有的灵气与诡精。

值得一提的是文龙的山水颇具灵气,能将潇湘的真实山水化为心中的审美灵境,烟雨朦胧的山光树色在浓淡枯湿的笔墨中自然展示出来,这其实就是文龙诗心与才情的另一种体现。“挥毫当得河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只有潇湘胜景才能养育出文龙这样的书画,我相信他以后能逐步能摆脱当今应展书法的范式,写出潇湘特有的艺术灵魂!

作者:向彬(1972.11--),美学博士,中南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教育委员会委员、湖南省视觉艺术评论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湖南省书法院研究员。

        

              

 章法有起伏,结字有神采,用笔有逸趣。任情恣肆,技道交臻,功性两见。为文龙点赞!

——袁绍明(笔名古岚、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湖南省中国画学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长沙画院顾问、湖南省画院专职画家、省政协委员)

文龙兄沉潜书画多年,深得古人要领。其书法诸体皆能,尤擅行草书,笔触典雅,点画苍劲,气息纯正,遥接古人。其画亦颇有可观,以书入画,笔简形具,得之自然。

——赵鹏辉,湖南株洲人,1986年生,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博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博士后。


第四届青年展入展作品

文质彬彬

——谈赵文龙先生的书法

 胡吉连

我和文龙兄认识很早,我们都曾在岳阳的湖南理工学院求学。上大学的那几年,学校经常举办各种书法活动。但书法毕竟是个小众的艺术门类,喜欢书法的人很容易就在一块,我和文龙兄就是这样认识的。

岳阳的书法氛围很浓,有很多创作实力一流的书法家,曾经一度有“书法岳家军”之称。其中最有名的是“永和书社”,无论是早期成员中有肖文飞、王祥北、晏晓斐,还是后来加入的崔向君、胡紫桂、魏广君、朱友舟等都是享誉全国的名家。虽然“永和书社”很少举办活动了,但是关于他们的传说至今仍不绝于耳。

那个时候学校的活动虽多,但书法的学习还得有专门的培训和指导,学校又没有这个条件,往市里跑,就成为了我们必然的选择。“永和书社”也便成为了影响我们学习书法的动力。记得那个时候,图书城的星宇轩和金鄂山下的楚风堂,隔段时间不去就浑身不自在。

楚风堂的主人是崔向君先生,创作实力一流,在当地书法圈有着超一流的“人气”。几乎可以说,那段时间岳阳学习书法的人几乎没有不受他影响的。崔先生是学校美术系的外聘老师,经常来学校授课,自然而然地,很多身边的人就成为了他的学生。文龙兄就是这样成了他的弟子。

清诗选录  全国第二届手卷展入展作品

崔向君先生培养学生十分重视基本功的学习,准确临摹、几近苛刻,同时重视对篆隶基础的培训。应该说,文龙兄后来在书法上能有如此成就,应该十分受益于其早期在崔先生门下所进行的这种严格教育。

后来,我们都毕业了,为了学业或生计各自南北奔走。文龙兄去了深圳,成为了一名颇有成就的设计师。没过几年,文龙兄很快就意识到这样的生活并不适合自己。于是,他毅然回到老家的那个城市,在那里孜孜不倦,津津有味地过着自己所徜徉的生活,如农夫一般地耕耘着自己的理想。书法又再一次成为了他生活里的重要内容,经常参加一些重要的培训,并进入了胡紫桂先生工作室学习。短短几年,迅速崛起成为湖南青年书家中的佼佼者。

文龙谦谦君子,是个极安静人,平时很少言语。但是,喜欢书法的人,性情中都有执着、真挚的特质,这种特质只有交往久了才能深切地体会得到,文龙兄也概莫能外。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曾说“如果你们想念我,就去看看我的作品,我就在里面”。吴先生所言即是,要真切、全面地理解一个艺术家还真的必须参照他的作品。只有在作品中才能将艺术家的才情、气度体现的淋漓尽致。比方说,王铎看起来谨小慎微的一个人,当你看他的作品时,不仅要感叹这位“广大之教主”的惊人的创造力;比方说八大山人,一个看起来近乎癫狂的人,你真正进入他的艺术世界,他却真真是何其清醒、独立特行的人。因此,很多时候很多看似矛盾的个性特质能在一个人身上得以体现,我一直以为这就是生命的“含忍之力”。

文龙兄亦是如此,看似平静的内心深处,潜藏的是一个激情澎湃的艺术世界。

清代碑学中兴以来,关于帖与碑的争讼,从未停息。笔者认为碑学的最大意义在于清人试图摆脱魏晋以来以“中和”为基的“二王”书法范式,将书法传统从历史经典推向更为广阔的视域,即“师经典”向“师自然”的过渡,而碑只是“师自然”的一个媒介。当书法的传统视域被扩大之后,帖是传统,碑是传统,“民间书法”也是传统。事实上,我们所面对的书法传统应该是这样的鲜活,书法史也恰恰印证其这样的发展轨迹。如果我们的认识都能建立在这样的前提之下,评价当前一些比较先锋书法家意欲寻求突破,寻求书法的当代语言的时候就不再那么刻薄了。由衷钦佩的是,文龙兄的书法创作实践,亦是建立在一个具有广泛视域之下,不同时代的书法遗迹,不同风格的书法趣味都在他的关照范围之内。他对这些有着极其敏锐的观察能力,并能加以汲取,为其所用。

草书

文龙兄的书法对传统的涉猎、理解和把握是广泛、深入。从眼前这些作品可以看出其在秦汉金文、隶书、章草、小草、“二王”、何绍基等方面均下了不少功夫,他的篆书不作硬性的牵扯和摆布,能做到随势而生,按照笔画的自然形态随长就短、随方就圆、毫不造作。文龙兄是一个画家,深谙“造型”之理,但他并不刻意地“矜毫使气”,追求结字、用笔的新奇。

文龙兄的章草创作,实为一大宗。他的章草总的来说是晚清以来的章草书家将碑版、墓志、和“金石气”渗入传统章草之中的这样一种格局的延续。这样的章草“工处在拙,妙处在生,胜人处在不稳”(马宗霍语)。极具奇崛、险峻之美,奇趣横生。他用直率,看似略带些生硬痕迹的质朴用笔,体现着简牍草书自然之美。不同的是,文龙兄在笔墨上更为讲究,十分注重笔墨的形式张力,追求体量感、画面感。

草书对联

在他的诸体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其最近的草书创作,这些作品既能得魏晋残纸余味,又不失章草质朴高古之气。其高明之处能在表现魏晋风流那种萧散、简远中融入鲜活的时代气息;能融在章草质朴的基础上,融入二王经典的灵动与遒劲,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极具辨识度。这样的草书表达方式质朴、真率,天真烂漫。其成功之处在于借古求新,继承中求创造。这种创作的思路,可能略显不够“时髦”,但这正是艺术自我的真实表达。在当下,不追时风,能在自己所选择的书风中执着地坚持,不断求精、求化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艺术品格,亦是一种艺术自信。只有具有强烈的艺术个性揣摩、学习古代经典的人,才能更有可能接近经典,最终创造出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作品来。



有人说三十至四十岁是艺术的黄金时期,这段时期需要丰富而又宽博的学习作铺垫。文龙兄作品直观、真切地印证了这样的阶段性书法学习历程。面貌多样的作品充分说明,技法上的不断突破、求变是这些年他思考最多、也最为深刻的问题。

第十二届国展入展作品

文龙兄的作品并非没有挑剔的地方,诸多作品在风格上还并不是十分地稳定;面貌的多样看似丰富,有时也有刻意为创作而创作之嫌。对于此,文龙兄应该是了然于心的。我深信在不久地将来,他能于经典之中,找到一种真正契合自己心性的表达范式,从容地讲自己的书法故事。

个人艺术风格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既要有坚实的基础,同时不乏广阔的眼界见识,甚至是生活的某种历练。而这些,他都不缺,他需要的只是时间。

                                               2018.7.18 

作者:胡吉连,书法硕士、佛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书画研究中心副秘书长、融社社员。

隶书

学书赘语

赵文龙

余幼家贫,布衣葛裘,父略识字一二,不能成篇;母不识丁,然深猷远计,以滴汗之资,供三子之学,日未出而作,月渐明方归,重担负肩,不喘一气。余姊弟三人,课余之暇,钓鱼网虾以补家用。五口之家,奔于生计,无缘翰墨,遑论钟张。

临平复帖8副本

六岁入学,幸遇严师,勤学强记,语文一科,常为佼者。每有习字,皆以尺戒为辅,以求工整方正之美;偶得表扬,常沾沾以自喜,得意而忘形。始觉有写字之趣,然终不知书法为何物。及至小学六年,有恩师熊氏义解先生,以学识书艺闻名乡梓,其于唐诗宋词鲜有不能记之者。其书以小楷见长,得唐人《灵飞经》之遗韵,常抄录古诗词以赠善学者,余受赠最丰。其赠余曰:“学书当贵有恒,坚持一年,必有所成。”余深受鼓舞,兴趣倍增,常暗自翻阅历代经典碑帖,始知有欧颜柳赵。书法自此发蒙,熊师之恩,莫敢或忘。

中学六年,自学书法,虽略晓“二王”之能,仍不悟其中之妙;不辨优劣,渐染今人恶俗之风。虽能勤勉,然事倍功半,终是南辕北辙,难窥书法之堂奥。是时,终日摩挲书翰,视力日弱,余深悔之。

唐诗选抄

大学后,负笈北游岳州。得学长引荐,入崔师向君先生门下。先生名满书坛,为人儒雅大度,眉宇间有英挺爽朗之气,书法五体皆精。犹记始见崔师,劝余临古,“不从临古入,必堕恶道。”此语有如当头棒喝,方知吾书入恶道久矣。自此,每日浸淫古帖,书艺大进,于篆隶一途,有脱胎之感。崔师德才,春风化雨,沁人心扉,可谓受益终身!

近年来,俗物缠身,笔墨高搁,明宣堆砌而泛黄,墨砚干涩而滞笔。后,方居有所定,又提笔铺毫,然惶惶不知所措。



小品

适逢甲午暮春,胡师紫桂先生,募行草精英,聚于两溪草堂,开课授徒,报名者甚众,余有幸忝列其中。胡师大义,凡录取者,皆免学资,于物欲横流之世,独不沾铜臭之腥,岂非周茂叔所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之君子者乎?胡师书艺之高,自不必说;师视余辈,无贫贱之分、高低之别,授业之勤,诲人之不倦,皆历历在目焉:上溯魏晋,下探明清,各家之技法,如抽丝剥茧,倾囊相授,未曾有私。余立其侧,感之肺腑,常有神清气爽,豁然开朗之感。尔时,奇书共欣赏,异文相与析,师生之中,问者、答者、听者、疑惑者、顿悟者、开怀者、感叹者,不一而足。近日,师携众弟子于浯溪访碑,入柳庙拜谒,得山水之清气,极人文之大观,乃开阔胸臆,熏陶文墨之举也。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