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洪厚甜:会临帖,不会创作?

2021年03月06日 22:10:401563人参与0

对经典的法帖,改造得越多,破坏就越多,做得越尊重原作就越好。大家在进行学习的时候,一般都比较畏惧创作,为什么怕创作,因为很多人的积累还不足以支撑他们去写一件有质量的作品

那么,还没有达到那个水准的时候需要如何做呢?第一,需要把临帖临成作品。要取法《张迁碑》,不要去管内容,觉得它这一行的感觉很好,你就把它写成单行,就像对联的上联一样,再去找一行字,能够在字势上跟它配的,把这行字写成下联。它的文虽然是不可读的,但要的是对形式感的判断能力,训练的是对形式的操控和认识。能够以这种形式把《张迁碑》从头到尾写二十副对联,那么用《张迁碑》来写对联还能有什么问题呢?取四五行来写中堂,然后再落上款,在《张迁碑》里面选二十组来做,最后还不会写中堂吗?有了这个经验以后,《张迁碑》是一块完整的碑,横着取三行就是一件横卷;竖着取三行就是一件条幅,取两行就是一副对联。我就用自己的眼睛来观照这个书风、书体,观照这件名作。

第二,为什么很多人做不好?做不好的人大都是改造欲望太强,创造的欲望太强。我们需要的是深刻认识、仔细分析、努力训练,从一个旁观者走到主体上去。在接触一个新东西的时候我们都是旁观者,但是要完成角色转换使之成为主体,不研究它是完成不了的。我们不是书法家,但是我们通过对自己的训练,从思想到认识,从观念到技能都有一个整体的提升,我们就从一个书法的局外人走进了书法内部。不要总是想着书法是别人的,要想着自己就是书法人。

张迁碑.jpg

有句很时髦的话就是“屁股决定脑袋”,立足在哪里就在哪个角度去思考。我们站在书法的角度上,我们就是书法人,所有的思考都是以书法为出发点的,以书法的形态和自身的需求、需要作为出发点的。学楷书却天天去翻行书,写行书的时候又去研究楷书,能写得好吗?学习隶书的时候就应该成天琢磨隶书,以隶书的语言表达形式、特征、特点、特性为主。

我在教学中虽然没有书体概念,但是学生的学习内容在变化,在学习这块内容的时候就不能让其他的东西来干扰你,越纯粹就越深刻,越深刻对你的影响越大,你获得的资源就越多。对经典的理解,往往是改造不如顺从,读得懂的要领会、理解,读不懂的暂且存疑,但是还是要按照它的做。在我们还没有把它认识清楚的时候就要顺着它的路走,因为经典比我们高太多了。

临帖所必需的状态

临帖过程中自己的主观参与极其重要,什么叫主观参与?学生看到老师所有的示范都是被动的,学生是作为接受者,老师是作为示范者,学生处在一个被动的地位,那么有了这样一个参照的时候,要把老师看到的东西、感受来的东西转换为你自己的,这就要有一种角色转换。什么角色转换?即心理的转换,看别人下棋跟你自己下棋一样吗?看别人开车跟你握着方向盘的时候一样吗?所以说你一定要在那个位置上,看到别人那样写,马上就要想如果我是老师我会怎么做?写褚遂良要感觉我就是褚遂良,写汉碑我就是汉代人,我看世界的所有眼光都是汉代文化里面的视角。所以我经常说很多人写的隶书是用楷书的眼光去写的,能写得好吗?你是用修自行车的技术去修汽车。

写字也是一样,拿到纸我就是作者,毛笔怎么动,动快还是动慢,下轻还是下重,写快还是写慢,都听你的指挥。你坐在驾驶员的位置上想开快点就踩油门,想停下来就踩刹车,你还怕什么?你拿着毛笔了你还紧张什么呢?

我们要设想古人当初书写的状态,不能坐在这儿却不知道怎么做。老师授课演绎的是当初书写者的状态,那么我成为书写者的时候应该是什么状态?这个要自己去试。当你把你的主观改变成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时候,大家因为你的客观存在而产生了新的美的意向,它就是不可或缺的。如果让你把字写成褚遂良的时候,你写成了颜真卿是不是错了?让你写成颜真卿的时候你写成了褚遂良,你也是错的。但是当颜真卿是个独立存在的时候,哪怕历史上都没有出现过,他写得这样美不美?美。所以说我们现在角色要转换,内心要强大,要揣度古人是怎么做的,自己应该怎么做。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