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于钟华老师讲解篆书基础及《峄山碑》临摹分析书法视频

2019年01月09日 10:12:3513954人参与0

于钟华老师讲解篆书基础及《峄山碑》临摹分析书法视频


于钟华老师讲解篆书基础及《峄山碑》临摹分析书法视频.jpg

于钟华老师讲解篆书基础及《峄山碑》临摹分析书法视频


于钟华,祖籍安徽太和,1974年11月出生于亳州市.1992年拜在陈振濂教授门下专心习书,1994年被陈教授自亳州带到杭州亲自培养,至2004年十年间足不出户,读书,练字。

2005年开始出道.在这期间,又先后考入中国美术学院和浙江大学书法专业,先后取得书法学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并出任陈振濂教授助手秘书,主持陈教授个人工作室,担任多所大学书法专业的专业教学。


于钟华老师讲解篆书基础及《峄山碑》临摹分析书法视频2.jpg


于钟华老师讲解篆书基础及《峄山碑》临摹分析书法视频

篆书的始基及技巧:



篆书的源与流:








峄山碑深入分析:






峄山碑讲解示范:







峄山碑与清篆对比:







于钟华老师讲解篆书基础及《峄山碑》临摹分析书法视频


于钟华老师讲解篆书基础及《峄山碑》临摹分析书法视频3.jpg




初识于钟华

  当总编告知我本期的采访计划时,坦白讲,我是抱着几分怀疑态度的。或许是因为过分迷信于“人书俱老”的说法,加之此前的采访对象亦多是知天命之年以上人物,对于于钟华老师这位刚刚四十出头的年青书法家,能否支撑起本期杂志艺术板块的份量,我在心里不禁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总编好像觉察到了我的不解,向我讲述了于钟华老师的种种事迹,并将带有于钟华老师亲笔签名的《问道王羲之》借与我翻阅,着实让我吃惊不小。平日相识的书画家,多半勤耕笔砚,鲜有著作传世者,于钟华老师居然兼擅书法文章之美,实属难得。如此一来不但消除了我的疑窦,更促使着我去了解,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于钟华,安徽亳州人,生于1974年11月。中医世家出身的他,却把兴趣投射入传统文化的另一重要领域——书法。我想,这大概就是传统文化的融通和力量所在。亳州于氏的世代中医传薪,使得于钟华老师即便转向其他,其身上所积淀的文化气息和底蕴,其对传统文化始终存焉的敬畏之心,亦足以迸发出非同一般的热情,也注定会取得非同寻常的成就。

  5岁起,于钟华老师就在父母的严加管教下开始了书法启蒙。父母原本只想培养他一种高雅的情致,从未考虑过他将来会改换门庭。不想,于钟华老师一发不可收拾。这支笔,从5岁结缘的那刻起,再未放下。

  我不知道于钟华老师哪里来的勇气,居然在高考之后,以偏居一隅小有功底的书法少年,一封书信寄给了书坛大家陈振濂——沙孟海先生的弟子。书信长达20页,堪称万言之书,书信内容我们已无从得知。我也不知道也许收到过来自全国各地不下成百上千封拜师书信的陈振濂先生,缘何只对这一封情有独钟,当即回复,希望能前往他所在的杭州学习,且要求于钟华老师“潜心学术”,不参与任何外界琐事。

  就这样,一纸书信开始了二人长达数十年的师生情缘。岁月为证,陈振濂先生不愧一代大师,正是他当年的慧眼识珠,一颗书坛新星冉冉升起,尽得老师衣钵。时运否?天意否?

  抵杭后,少年于钟华秉承师命,埋头书斋,挥毫研墨,对这“钱塘自古繁华”的热闹都市,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期间,他考入浙江大学书法专业,相继取得书法学学士、硕士学位,书法亦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境界。

  之后,于钟华老师又辟“新径”,考入浙江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研究所攻读现代西方哲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象学),成为我国由书法专业考入其他专业博士的第一人。

  这是我对于钟华老师又一个百思不得其解之处。按照常理,中医世家、研习书法多年的背景,考取中国哲学相对而言难度稍小,且不管是前期的学习,还是今后的发微,更有利于彼此的融会贯通,毕竟三者同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相沿相习,一者之长必裨益其他。但于钟华老师偏非循规蹈矩之人,毅然选择了更为晦涩艰深的西方哲学,考其初衷,恐怕正意在跳出传统文化固有思维,打破中西方思想界限,在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下探索书法的深层内涵和意义。

  这让我联想到了中西科学史上那个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中西科学史沿着不同脉络发展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中西哲学思维的差别。学界的普遍说法是中国重实用和经验,西方重科学论证和抽象理论。比如庖丁解牛,我们很难用科学的手段去测量每头牛身体空间的大小、手臂摆动的幅度,甚至肉质的软硬程度,挥刀的力度等等,而只能凭借庖丁多年解牛所积累的无可名状不可言说的经验和感觉。

  禀受多年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又在研究西哲数年之后的于钟华老师,2015年登上百家讲坛主讲《书法档案》,他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书法艺术自然天真的美感和由道入技的方法,另一方面利用西方的现象学哲学解释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作为视觉艺术的书法,其妙处在于心领神会,“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难于用语言表达,很容易流于干巴巴的说教。于钟华老师巧妙地通过解读古代用笔、身姿之不同,亲身实验验证古人“印印泥”和“锥画沙”技巧,为现场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艺术离不开思想的浇筑,否则艺术只是光华其表的雕虫末技,永远不可能达到“道”的境界,用力愈深,但见匠气愈足耳。而陈振濂先生恰恰被称为“书法界的思想家”,他的言传身教对于钟华老师影响很大,这在当今思想普遍萎靡的书坛实属难得的气象,师生两人贡献莫大。历览前贤,无不崇尚意在笔先,方得流传千载,愈久弥新。

  于钟华老师的书法也在多年的磨砺历练中渐得淋漓活泼之趣,出入百家无间,终自得其门径,可谓不没师门。

  唐人孙过庭《书谱》有言:“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仲尼云:‘五十知命,七十从心。’故以达夷险之情,体权变之道,亦犹谋而后动,动不失宜。时然后言,言必中理矣。是以右军之书,末年多妙。”尽管于钟华老师年方不惑已得大名,但这绝非他的至高点,“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艺术从来不缺乏天才,但更是岁月和勤奋的力量。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日不废笔,夜不释卷的于钟华老师,其书法异日必将更臻妙境,吾辈姑待之。

  于子勉乎哉!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