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国展专题:第十一届国展中的隶书作品创作现象摭谈

2018年12月27日 14:34:503480人参与0

王梦笔:第十一届国展中的隶书作品创作现象摭谈

兼论当代隶书艺术的地位

内容提要

第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中的获奖和入展隶书作品,可以说是目前隶书创作状态的前沿,同时出现了一些创作现象。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小字作品多,大字作品少;二是楹联形式的作品少;三是师法简帛书的作品日益增多;四是在“以法作隶”和“以意作隶”两种创作思想下产生的作品,共同构成了展览作品的全部。“以法作隶”的作品表现为“拟古主义”书风的特征,而“以意作隶”的作品则受到晚清隶书创作思想和时人隶书风格的影响。我们这个时代的隶书艺术要想得到飞跃与进步,这意味着,站在整个隶书发展史的高度,用卡尔·雅斯贝斯的“轴心期”理论来诠释当代隶书的地位。必须去回忆隶书艺术发展史上的“轴心时代”,也就是“两汉时期的隶书”。

推荐: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专题:

http://www.dengdingsheng.com/?cate=53

名家书法讲座视频教程,国展内训视频:

http://www.dengdingsheng.com/?cate=27

引言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而且不同的时代都有不同的形式来反映时代精神。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从实用功能到艺术功能,从记录文字到自觉地反映人的审美情趣,与其自身所处的社会文化思想背景和社会功用密不可分。

2015年8月在北京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共收到书法来稿39961件,结合本届国展各书体的具体来稿情况,提出各书体的建议分配比例:行草书55%、楷书22%、隶书13%、篆书10%。篆刻、刻字单独评审,提出了占总入展数的建议比例为篆刻8.5%、刻字20件,并做了严密的论证,提高了评审的科学性。〔1〕

最终书法入展作品623件,其中获奖和入展的隶书作品共79件。这些隶书作品中的取法对象和所占百分比如下:


1.先秦古隶与汉代简牍帛书

取法先秦古隶与汉代简牍帛书的作品共13件,约占17%。主要取法对象包括《云梦睡虎地秦简》《里耶秦简》《汉简》《汉帛书》等。

2.汉碑隶书

 取法汉碑隶书的作品有43件,约占53%,是整个获奖和入展作品的重头。作品主要取法《礼器碑》《张迁碑》《曹全碑》等。这些作品有的是原碑风格的再现,有的则兼融简帛意趣或者与清人隶书相结合,呈现出“拟古主义”的创作方向。

3.清人隶书

 取法清人隶书的作品有2件,约占3%,其中有一件获奖作品就是师法邓石如风格,还有一件入展作品直接师法郑簠。

4.其他

 其他类型的作品有21件,约占27%。这些作品主要是受到晚清隶书“楷隶结合”创作观或者当代隶书名家作品的影响。


总之,隶书作品整体质量不错,可以说是目前隶书创作状态的前沿,同时出现了一些创作现象。

第十一届国展中隶书作品创作现象

1、小字作品多,大字作品少

大字作品占11%,小字作品占64%,其余的中等大小字的作品占25%。小字作品主要集中在以先秦古隶、汉简、汉代碑刻隶书为师法对象的作品。小字比例在目前展览中居多是一个普遍现象,不仅体现在隶书上,其他书体也是小字居多。这里有一个问题,大字与小字的标准如何确定?早在2004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全国首届大字作品展”,在评选时对大字作品的标准作了规定:

大字展的评审中,按照征稿启事要求,字的直径不小于15厘米。掌握的标准是通篇多数字不小于以上规定。办法是每个评委有一个15厘米的硬纸板牌,用这个牌子往作品上一套,凡不够大的写的再好也只能忍痛割爱了。〔2〕

当然这个标准是针对“大字展”而定。如果想要改变目前展览中大字少的现状,在以后的展览征稿时是否可以规定一下大字入展作品的比例,并制定相应的大小标准?笔者认为可以作一下尝试。

2、楹联形式的作品少

获奖和入展作品中的作品形式,主要以中堂、条幅以及拼接作品为主。以楹联这种形式创作的作品比例很少,在全部隶书作品中,只有6件,占8%。

3、获奖和入展作品中师法简帛书的作品日益增多

这与八年前及四年前的第九届、第十届国展相比,此次隶书明显取法简帛类的作品由原来的4%、7%增至17%,明显取法清人的作品与前两届基本持平……〔3〕

在获奖的6件隶书作品中,有两件作品分别取法简帛书和清人隶书的作品,反映出评委在评选过程中能够关注多种风格,兼收并蓄,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4、在“以法作隶”和“以意作隶”两种创作思想下产生的作品,共同构成了展览作品的全部

“以法作隶”的作品主要体现在以师法汉代碑刻隶书为主的小字作品中。这些作品尺幅大,字数多。

字数较多,尺幅较大的小字隶书作品占据主流。从风格上来说,偏向工稳,端庄典雅;从取法上来说,多以汉代经典碑刻为典范,……总的来说,路子正,基础牢,篇章巨,功底厚,但风格相对单薄。〔4〕

这些作品个人风格不明显,强调“恪守古法”与“经典再现”的创作观,表现为“拟古主义”书风的特征。

“以意作隶”的作品则受到晚清隶书创作思想和时人隶书风格的影响。前者主要表现为晚清隶书“楷隶结合”创作观。就清代隶书发展而言,从早期的“前碑派”对汉碑取舍的深刻认识,到中期邓石如、伊秉绶等人的开拓和发展,晚清何绍基等人的进一步弘扬,出现了一个隶书创作繁荣的时代。笔者总结“以意作隶”创作观中的“意”即为“形”。“形”则来自于晚清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

古人论书,以势为先。中郎曰“九势”。卫恒曰“书势”。羲之曰“笔势”。盖书,形学也。〔5〕

康氏总结的这种观点,在晚清书家的隶书临摹和创作中表现得很突出。

“形学”观念将关注重点指向可见的笔墨外形,士人不再考虑造成书迹形态的原因,对笔画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笔锋运动的内部规律也不够重视。有些书家甚至使用“九宫格”来临习变化无端的行草书,其结果只能将浑然一体的艺术形象分解得支离破碎。〔6〕

晚清何绍基笔下的隶书,无论是临摹或者创作均是一个模样。他的汉碑临摹作品,无论临《礼器碑》《乙瑛碑》《衡方碑》等均是一种状态。王潜刚在《清人书评》中曰:

蝯叟临书,无论何碑,均是一个字体。吾见其临汉碑数十种,只如一种。书家贵乎神似。〔7〕

笔者在《清晚期碑学思潮下隶书发展状态的转型和影响》一文中曾提到:

至清晚期清代的书坛呈现出篆隶古体、帖学、碑学鼎足而三的局面。就隶书而言,一些有代表性的书家在取法和创作的过程中,多受到六朝碑版楷书的影响。这种现象的产生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清晚期隶书的发展,已从前、中期的隶书古体状态,转型到隶楷杂糅的状态。……清晚期在碑学思潮的影响下,当时隶书名家笔下的作品多受北朝碑版楷书的影响,从用笔到结构处理,多以楷法为之,导致隶楷杂糅,清代隶书发展至此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转型,而且这种现象也影响到当代隶书的发展。〔8〕

笔者认为出新的方法只能在该书体的母体中寻找创新元素,如果顺势而下,势必会因出新而毁古,会弱化隶书古体的风格特征。这种现象,在清代早期郑簠的隶书、中期伊秉绶的隶书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关注一下入展的隶书作品,有一些作品受到这种创作观的影响。这些作品是相对有代表性的。这些隶书作品单字结构往往体势呈右仰状态,平行排列的横向笔画故意作不平行状;有些更是将竖向笔画写倾斜;在空间分割方面也采取不平均分布的手法。换句话说,这些隶书已经破坏了古体隶书的基本艺术语言。这种现象在第十一届国展中的大字隶书作品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些作品都是受到楷书结构影响的隶书作品。换言之,这些作品都是受到晚清隶书“楷隶结合”创作观念的影响,而创作出来的作品。还有极少一部分取法当代书家风格的隶书作品。关于效仿时人风格来创作作品,这已经是一个不太新鲜的话题了。不过,这届展览中取法当代人隶书风格的作品明显减少,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轴心期”理论视野下

当代隶书艺术的定位与地位

让我们站在整个隶书艺术发展史的高度,在这个宏观立场上,对当代隶书艺术的地位作进一步讨论。“轴心期”理论是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在他的《历史的起源和目标》一书中提出来的。雅斯贝斯认为,人类的历史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是史前。那个时代是如此久远和漫长,以致人们永远只能揣测而不能确知当时人的思想与状况。……第二个是古代文明。三个最早的文明在地球上三个地区兴起:先是埃及、苏美尔、巴比伦、爱琴海,然后是前雅利安印度文化,接着是古代中国。……人类开始从非历史走向历史。然而,这一时期几乎没有精神运动。第三个是轴心期。公元前800~200年发生的精神过程标志人类历史正处于一个轴心期。公元前500年是它的高峰期。……所有的哲学派别,包括不可知论、唯物论、诡辩论、虚无主义等都得到发展;……第四个是科学技术时代。它从15世纪开始,经过17世纪决定性的发展,到19世纪全面展开……使欧洲成为世界的中心。人们感受到的是这个时代的结果。〔9〕

辩证关系

这四个时期的辩证关系,雅斯贝斯是这样认为的:史前和古代文明时代是间歇期,而轴心期是突破期,科技时代是第二个间歇期。轴心期产生了至今仍在思考的各种基本思想,从各种意义上看,是人类进入统一的第一步的完成。在此后人类历史的每一次新飞跃前,人类都要回忆这一时期,从中获得希望。回忆和重新认识轴心期的做法叫作复兴,总是提供原动力。任何没有获得轴心期突破的民族仍是“原始的”,继续其没有历史的生活。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文化一直延续到今天。每当人类社会面临危机或新的飞跃的时候,我们总是回过头去,看看轴心时代的先哲们是怎么说的。

如果用以上述理论比照中国隶书艺术发展史:

先秦时期,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文字的使用更为广泛。甲骨文、金文等书体由于载体的特殊和契刻、浇铸过程的繁琐,于是大量以手书形式来记录文字的方法被广泛使用。春秋时期晋国的盟书书写于石上,战国时期楚国与秦国的简牍书写在竹片与木片上等,都说明了这一点。这个时期出现了隶书的萌芽,如《青川木牍》《云梦睡虎地秦简》《里耶秦简》等,隶书的萌芽期跨越了史前和古代文明两个时期。

西

西汉早期的木牍和帛书,如《江陵凤凰山木牍》《马王堆帛书》;西汉时期的简书,如《银雀山汉简》《张家山汉简》《武威仪礼简》《定县汉简》;西汉时期的隶书刻石,如《五凤刻石》《莱子侯刻石》。随着时间的发展、纸张的出现、立碑之气的开始,隶书本身在不断发展,走向成熟。由西汉早期偏于纵势的古隶演变为有明显波磔而偏于横势的隶书,隶书才完全成熟。

在东汉中后期碑刻的隶书中出现了一种隶书叫“八分书”,“八分书”有较强的装饰性,笔画讲究起讫波挑,不相引带,多用于正规场合,以示庄重,如官方文书、书籍遣策、碑铭题记等。著名的如《礼器碑》《乙瑛碑》《曹全碑》《史晨碑》。另外,还有一些摩崖隶书如《石门颂》《西狭颂》等都是东汉时期的代表作品。整个汉代时期的隶书时期就是隶书发展史上的“轴心时代”。

清代的隶书大家们,为了创造出极具个人面目的作品,绞尽脑汁地探索新的方法,用于隶书创作。像郑簠、金冬心、伊秉绶、陈曼生、何绍基、邓石如等大家的隶书一扫唐代以来隶书颓靡的状态,使得清代隶书在金石考据、篆刻、绘画等其他艺术门类的影响下,直接靠近汉代而又开新境。清代隶书以汉隶为宗,又不为其所困,遥接了远古与轴心时代。清代、民国以及现代时期的隶书艺术则属于第二个间歇期。

这也预示着一个新的阶段的到来——当代隶书艺术的发展和繁荣。所以,我们这个时代的隶书艺术要想得到飞跃与进步,就必须去回忆隶书艺术发展史的“轴心时代”,也就是“两汉时期的隶书”。这也是艺术发展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从前文的数字分析来看,这次国展中已经呈现出这一良好的态势。这也是评选机制和评选标准的不断完善,从而通过展览来引导当代书法创作导向的一次成功案例。

余说

本文的撰写是基于书法批评的立场来展开讨论的。目前,中国书法家协会和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都在进行“当代书法评价体系建设”的课题研究。关于书法批评,笔者认为首先是要关注当代书法创作的前沿动态,当下的创作现象。这里最核心的元素就是当下的书法“作品”。另外,书法批评还需要用证据和理论依据来阐释现象,需要评价者以作书法史学考证的功夫来阐释当前的创作现象和作品。陈振濂在《全国十届书学研讨会学术总结》中提到:

当代书法现象与批评研究却有着长足进展。过去评审,凡涉当代评论,都是信口开河,凭感觉针砭时弊,失之肤浅,学理性严重不够。所以没有几篇能过得了评审关。但这次获全体评委认可的几篇当代书法研究论文,用数据、事实、文献说话,虽然尚有粗糙疏漏之处,但还是开了个好头。〔10〕

另外,对隶书发展史的研究,笔者认为:应该从隶书本体的角度、艺术的角度、当代的角度来展开讨论。从隶书本体角度切入,能对前贤们的隶书技法展开研究,从而使我们做到意与古会;从艺术角度切入,能真正在艺术的层面展开研究,而非借书法之名来进行的文史研究;从当代角度切入,能够使我们站在当下,来审视古代的经典,经典的精华在哪里,糟粕又在哪里?为我们能够创作出表现时代精神的作品而立标和领航。

〔1〕陆明君:《当代书法发展里程碑中的华彩篇章  十一届国展览评审工作述评及创作问题的思考》,见《中国书法》,2015年第9期,第166页。

〔2〕张旭光:《激情与智慧  张旭光就2004年四大展览评审工作答记者问》,见《中国书法》,2004年第9期,第6页。

〔3〕张继:《从十一届国展看隶书创作》,见《中国书法》,2015年第9期,第35页。

〔4〕郑培亮:《汉碑典范普遍遵循》,见《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作品集·上集》,书法出版社,2015年版,第116页。

〔5〕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见《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845页。

〔6〕孙学峰:《晚清书法“形学”意识的转变》,见《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4月11日,第A08版。

〔7〕王潜刚:《清人书评》,见《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版,第830页。

〔8〕王梦笔:《清晚期碑学思潮下隶书发展状态的转型和影响》,见《第二届全国邓石如与清代碑学研讨会论文集》,安徽美术出版社,2016年版,第141页~148页。

〔9〕[德]·卡尔·雅斯贝斯著,魏楚雄、余新天译:《历史的选择与目标·译者序》,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3页。

〔10〕陈振濂:《全国十届书学研讨会学术总结》,见《中国书法》,2015年第4期,第173页。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