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国展专题:入展国展前,我做了这些准备工作!

2018年12月27日 14:06:092749人参与0

  笔:普通兼毫

  墨:红星墨液

  纸:洒金尺八屏陈纸

  砚:白瓷碗

  创作环境:书房、深夜

我平时临帖颇杂。初入丁酉,我将二王尺牍、米芾尺牍、《圣教序》《寒食帖》《自叙帖》等又临习多遍,时而实临,时而意临。实临时尽量向古人看齐,意临时拟王铎心性为上;创作时一般也不刻意定标准,但创作前总要先临一阵子帖的。此种学习方式虽不能让我烙下某家某帖的浓烈痕迹,但图个痛快。坚持先临后创,也不担心走弯路、入邪路。

钟业:全国第四届青年书法篆刻展入展作品

钟业全国第四届青年书法篆刻展入展作品

行草我闻中堂

规格230cm×106cm


推荐: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专题:

http://www.dengdingsheng.com/?cate=53

名家书法讲座视频教程,国展内训视频:

http://www.dengdingsheng.com/?cate=27


全国第四届草书展在湖南永州首展后移师长沙继续展出,2017年5月20日,我约了几个朋友专程观看。一是自豪感驱使,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国展中,我所在的湖北省监利县有两人入展,占湖北入展名额的五分之一,其中一人还是农民;二是学习借鉴,开阔视野,明确风向,为青年展投稿作准备。观展后获益良多,此展作品以素面示人者多,基本没有“浓妆艳抹”;拼接并不多见,单幅八尺整块完成的较多;既注重线条的质量,又关注作品的文气和书卷气;既体现书写性,又展示笔墨功夫。我一一拍了照片,回家后反复观赏,心摹手追。

其实,看到全国第四届青年展征稿启事后,我就开始考虑作品的内容、形式、章法和笔墨纸砚等问题了。平时因为工作繁重,只能偶尔抽暇临帖,通过观看草书展的作品,我的想法也变来变去,一直未进入创作状态。离截稿只有十来天的时候,正好放暑假,我在家里闭关一周,进入蕴思幽游之状。

用纸:根据征稿启事,青年展的作品尺幅要求和草书展一样,因为亲临草书展现场感受过,感觉篇幅小了没气势,我觉得自己的水平还不能用一件小作品打动评委,遂决定以两条尺八屏接成一个近八尺整张的大中堂,既打破了整张的布局,又为自己的书写调整留有余地。在客厅一摆,果然有点气势。

正好家里备有两种尺八屏的纸,一种是洒金普通宣,八成熟,仿古色,放了近六年了;一种是洒金蜡染宣,新买的,颜色鲜艳。试写后,前者纸张虽薄,但用墨温润,像喝陈年老酒,醇香扑鼻;后者虽靓丽骄人,但线质和墨色都不令我满意,而且因为没人牵纸,墨迹又不易干,经常弄脏,前功尽弃。果断选用前者。

形式:我的字属于不大不小的一类,有老师说,这是在评审中最吃亏的。因为大字一般有气势,老远就吸引人的眼球了,小字一般够精到,容易打动人,不大不小的处于波澜不惊的境地,不“惊”不“精”就下了。

初听似乎很有道理,但转念一想,这只是代表了个别人的看法,看看草书展,也不是只有大字和小字的,不大不小的也有不少啊。坚定自己,不尾随,不盲从,走自己的路。字体选择自己擅长的行草相间,根据字的大小和篇幅,内容节选了《琵琶行》后半部分,一来辨识度较高,二来也不易和别人“撞衫”。写完正文部分,尺八屏第二条才用了一半,于是,我将落款尽量靠边,一竖条写下来,既达到了布局上的平衡,又合理留白,最后用印稍作点缀和装饰。

状态:搞创作,状态最重要。我平时的创作基本以行书为主,或行草兼杂。我以为行草书作品首重气韵,墨法次之,章法再次之,而气韵在乎人之心性和心气,心性心气之调和,决定作品气息之生动。刘熙载说:“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

”心绪宁静、无拘束、忘比赛、忘我,这样的感觉要在书房静静地读帖、临帖、看书慢慢培养。说说容易,真要做到“蕴思含毫,游心内运,放言落纸,气韵天成”,何其难哉!这件作品(如图)是在截稿前一天晚上写成,零点已过,妻儿都已熟睡,万籁俱寂,一遍书过,铺之于客厅,很不满意,稍作调整,再书,再察,仍不满意,特别是下面两个长线条明显雷同。但人已有倦意,收工睡觉,准备第二天再写。一大早,人还没醒,接到单位来电,要求外出培训学习两天,下午成行。只得作罢,匆匆盖印寄出。

投稿参赛于我而言就像加油充电,面对创作的各种准备,能够让我静下来深入学习。能入展说明作品有评委认可的地方,但更重要的是我还要继续深入临帖,吸收各种艺术营养,加强修养,不懈进取,追求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原标题为“蕴思含毫书我意”)


来源:书法报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