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杨涛:守住本心,万不可丢掉书法背后最为深厚的东西

2018年05月02日 22:23:502962人参与0

杨涛:守住本心,万不可丢掉书法背后最为深厚的东西

[ 本文共计1801字 · 建议阅读时间6分钟 ]

文 / 杨涛


在书法探索的过程中,我越来越强烈的感受到,书法最重要的方面应该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我们看历史上的大家,他们在追求书法的道路上,字形、章法等都在发生着一些变化,但贯穿其始终的一点,是他们对于传统精神的认可与解读,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他自己对于书法相的理解和表达。


杨涛先生.jpg

杨涛

而对于书法章法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探讨“秩序”的生成原理,终极指向就是黑白阴阳的均衡,尽管不同书体、风貌所侧重的方面不同,然动静、轻重、黑白、大小、长短、疾迟、奇正、远近、浓淡、疏密等概念都与之密切相关。


我所理解的书法章法生成原理,正是需要找到一个比拟点,付之于数据化,变抽象为具象,凭借自身最为直观的感受。


杨涛书法作品陇西行.jpg

杨涛书法作品陇西行

  


相通于创作主体“喜、怒、哀、乐”的情绪,当然我们微妙的情感波动远不是这四种所能详尽的,这些细微的情感板块运用到章法构建上,即它们所各自指向的温度,应该时时对应和满足我们内在的需求,从而让我们的内心得到安顿,章法归根到底是秩序“均衡”的问题,满足需求、安顿情感就是解决“均衡”的最好途径。


不同于西方游牧文明以征服自然为特征,中华传统精神以农耕文化为根源,讲求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求我们遵循规律。传统书法的章法较之西方绘画的构图,尤其是现代主义以来的形式探索,是十分有序(时序观念)和内敛的(人伦观念)。因此,颠覆性的、强烈的视觉经验与之无关,它更加强调和注重章法上的时序观念。


杨涛书法作品:中岳西天联.jpg

杨涛书法作品:中岳西天联



尽管传统章法千变万化,不同类型之间彼此穿插,界限模糊不清,然舍小取大,基于上文陈述所对应的温度板块,从个体风貌及具体作品出发,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杨涛书法作品:临风承露联.jpg

杨涛书法作品:临风承露联


一、持续型


就书家的整体风貌而言,也符合具体作品的章法特征判定。基于传统书法章法变幻多源自笔法(快慢、粗细、大小)、字法(疏密、方圆、奇正)变化的考察,持续型章法是个开放性概念,是某种类型的综括,可以无尽细化下去。


杨涛书法作品:风云花鸟联.jpg

杨涛书法作品:风云花鸟联



二、分明型


就具体作品章法特征而言,通常数十字左右,板块清晰。枯湿浓淡,四时俱现,温差骤变,跌宕起伏。立轴常用之法。


杨涛书法作品:晁冲之临江仙.jpg

杨涛书法作品:晁冲之临江仙


三、渐进型


就具体作品章法特征而言,通常百十字以上,往来反复,回肠荡气,缠绵悱恻,如泣如诉,极尽人情冷暖之变。手卷常用之法。


1、传统文化精神束缚了我们对板块两极的探索。一是两极各自的最大限度研究,二是两极互动对比研究,三是两极参与其它板块的综合研究,其目的加强节奏的纵深,获取视觉最强烈的冲击效果。

杨涛书法作品:周邦彦大酺对宿烟收.jpg

杨涛书法作品:周邦彦大酺对宿烟收




2、传统章法遵循时序的节奏,约定俗成的起伏次序可否打乱重组,颠覆既有的陈式陈规,让人适时而发的情绪主导其间。虽然这种探索在前人章法中已现端倪,且多为终生坎坷的极端人士所为,如起手入笔极重或极枯,节奏的高潮开篇即现,忽略字法的规则,无视行间的存在等,他们颠倒时序,语无伦次,与人生无益,然在艺术上,应另当别论,尤其对于章法的探讨,不失为一种可能。


3、发掘、拓展工具材料的功能。如渗透性纸张,清人以来才得以大规模使用,然他们的着眼点全在字法,对纸性的研究尚未深入展开,因此浓淡枯湿的极限探索有待深入;还有如何在无损毛笔功能的前提下,扩大其根部作用,让其表现力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再有如何让印章的表现力从其微弱印信言志的点缀转换为综合功能而成为章法构成的一部分等等。


杨涛书法作品:杨基登岳阳楼望君山.jpg

杨涛书法作品:杨基登岳阳楼望君山



我们对于书法的研究和学习,可用的字帖可能有千万种,有林林总总的字体和造型,这些材料都属于书法相的范畴,我们没有力量和精力把每一个小的方面都研究的透彻,但当我们守住了真正的本心,守住了对于传统文化精髓的把握,必然会相由心生,从内心生发出来不同之相,这是书法追求道路上的大要。我们进行书法研究和学习,也万不可仅学其表象而丢掉了书法背后最为深厚的东西。


————


杨涛简介:

 安徽宣城人。书法家篆刻家,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艺委会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青联十、十一届委员;文化部青联中国书法篆刻艺术委员会主任;西泠印社社员。


来源:走寻 公众号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