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杂论
书法 | 邵佩英:我对篆书“准确临摹”的理解(附大量作品)
我对篆书“准确临摹”的理解文/邵佩英在临摹古代书法碑帖的实践中,经常提到一个词汇就是“准确的临摹”。有些老师会反复强调临帖要精准,丝毫不差。但临摹到哪种程度叫“准确的临摹”呢?没有...
4年前 (2021-08-05) 7615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邵佩英:感悟“笔法”,从集联走向创作
特约评改人:邵佩英中国书协篆书委员会委员天津市书协副主席2013—2015年度书法报·书法海选“兰亭诸子”获奖书家篆书中堂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
4年前 (2021-08-05) 2532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刘颜涛 习篆散言(附作品欣赏)
篆书作为各种书体的源头,形成了书法艺术的审美要则,正如丰坊《书诀》所云“古人作篆、分、真、行草书,用笔无二,必以正锋为主……古大家之书,必通篆籀,然后结构淳古,使转劲逸”,米芾也说...
4年前 (2021-08-05) 3460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国展评委刘颜涛:展赛中篆书创作多流于概念化、表面化!
刘颜涛中国书协篆书委员会委员、书法培训中心教授,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书画院院长,河南省安阳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书协授予“德艺双馨”书法家称号,全国第十次文代会代...
4年前 (2021-08-05) 2547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批评】刘颜涛书法作品集评
刘颜涛书法作品集评杨吉平: 从某种意义上讲,刘颜涛的书法的确是进步了,或者说是在进步中。原因很简单,他的字越来越规矩,越来越平稳,越来越谨慎,换言之,越写越胆小。 刘颜涛全国第...
4年前 (2021-08-05) 2670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刘颜涛创作手记 | 舞台真好
舞台真好■刘颜涛 我曾与北方昆剧院院长、“梅花奖”得主杨凤一女士共同参加“全国第四届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表彰会,有一面之缘。其后,北方昆剧院建院60周年纪念,她约我写一幅祝...
4年前 (2021-08-05) 2040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郑训佐:略论当代书坛的几个误区
郑训佐,安徽省天长市人。1958 年 8 月生。 1983 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并留校任教。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
4年前 (2021-08-01) 2643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胡传海:“书法20句”,书坛的“喻世明言”
人物简介胡传海 1956年出生于上海,浙江宁波人。原《书法》杂志执行主编、编辑部主任、编审。上海市第十一届政协委员。现为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和“国展”评...
4年前 (2021-08-01) 2465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胡传海:简牍书法资源极为丰富,值得研究!
简(牍)学应该成为第三类书法资源■胡传海记得以前王学仲先生提出在帖学、碑学之外,应该确立经学的概念,从量的积累上看,经生书法并不匮乏,而且从年代的跨度上看,也是具有相当的历史长度,...
4年前 (2021-08-01) 2148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彭再生|从“己意论”“天成论”看徐渭的摹古与创作
从“己意论”“天成论”看徐渭的摹古与创作彭再生––作为明代“尚态”书法及晚明浪漫主义书风狂澜的中心人物,徐渭的书法实践树立了书法风格史上表现主义的一座高峰,对后世书法的发展影响深远...
4年前 (2021-07-26) 2296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汪永江书法篆刻教学语录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副研究员,研究生导师。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专业委员会草书委员会委员、西泠印社社员...
4年前 (2021-07-25) 2000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陈忠康:天下没有坏字,什么都可以写……
?书艺咀华●咀嚼书法艺术之英华!当代帖学重镇陈忠康先生说过一段话,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有人看到我作品里,不光学魏晋唐宋,甚至也学明清民国,觉得很意外,觉得有些不好理解。其实,我...
4年前 (2021-07-22) 2445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祝嘉|论书法的布白
论书法的布白祝嘉––画画必须讲布白,在书法上也很重要,且更为复杂。就一字有一字的布白,一行有一行的布白,尚有行与行之间的布白——就是全幅的布白。这是字的精神所系,稍有差失,则全幅受...
4年前 (2021-07-22) 2462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李木教:我的书法观
谈书法创作我的书法创作一直因循对经典作品的模仿,起先是不自觉地遵照师长的教导,后来逐渐变成自觉的追求。无数次研读二王、宋四家、赵孟頫、王铎、傅山,不论长篇短札,我每发浩叹,以为高山...
4年前 (2021-07-20) 2702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李木教:因为写字,活着不曾无聊,所以要感恩书法
李木教,1966年出生于福建诏安。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草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福州画院专职画师。担任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全国青年...
4年前 (2021-07-20) 4310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谢少承|书法技法的份量应该占60%,这是基础
谈艺摘录文 | 谢少承谈书法难在哪里书法之所以难,是因为它不像绘画那样依附色彩、物象去造型,而是借助于笔法、结构以及节奏变化达到审美要求。古人从“夏云多奇峰”、“屋漏痕”、 “折钗...
4年前 (2021-07-20) 3853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李守银:“展览体”大行其道,隶书创作俗化!
李守银1965年出生,斋号逸海堂、问耕堂、心斋、雨点楼。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协隶书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工作室导师,“翰墨薪传”全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授课专家,徐州书...
4年前 (2021-07-19) 2966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邱振中:书法艺术的哲学基础
书法艺术的哲学基础邱振中 一 书法——语言的视觉形式书法为什么能成为艺术?通常认为有两个原因:毛笔和汉字。汉字结构富有变化,为书法艺术提供了用线条造型的依据;毛笔笔毫柔软...
4年前 (2021-07-18) 2000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陈忠康论书金句
No.1 普遍从唐楷入手的现象就正统而论,学中国书法先是从唐楷入手,再去临摹其他的书体。这是宋代以后大多数书家的必经之路,因为他们普遍要接受类似的基础教育,这点会决定他们...
4年前 (2021-07-17) 2370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张羽翔——用“干货”谈书法
张羽翔,中央美术学院书法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委员,广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评委。本文约1800字,建议阅读时间4分钟...
4年前 (2021-07-16) 2601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 搜索
- 师友题字
-
- 猜你喜欢
- 最新发布
-
- 【全国征稿】中国梦·翰墨朝阳第六届全国书法大赛征稿启事(2025年6月30日截稿)
- “简知杯”第二届广州大书法作品展获奖名单
- 2025“新艺力·时代黔韵”新文艺群体书画展书法类征稿启事(2025年7月15日截稿)
- 黑龙江省第九届书法篆刻新人新作展征稿启事(2025年7月10日截稿)
- “状元故里 魅力永福”2025年第三届“状元杯”书法作品展征稿启事(2025年5月1日—7月31日)
- 福建省第一届“翰墨薪传”书法篆刻作品展征稿启事(2025年5月31日截稿)
- 泰州市第二届青年美术书法作品展入展名单公布
- “墨韵金陵·青春飞扬”南京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展入展名单公布
- 临沂市第十二届书法创作与临帖展获奖、入展和入选名单
- 【公示】临沂市第十二届书法创作与临帖展获奖、入展和入选名单
- 最新评论
-
- 访客2025年03月20日
- 访客2025年03月14日
- 访客2025年02月25日
- CpjJwWHV2025年02月09日
- CpjJwWHV2025年02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