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当代书法作品_当代书法网

鲁迅二十四孝图手迹墨宝

2021年01月28日 16:41:492063人参与0


鲁迅的美学思想内容

    一、提倡美育

    在中国近代史‘卜.北大校长蔡元培是最早提出美育教育的人.鲁迅则是美育教育的倡导者和支持者,但其同样在美育的探索和研究中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能够集中反映鲁迅美学思想的文章是《拟播布美意见书》,文中对自然界物质运动中的美的元素进行了论述,如讲到“曙口出海,瑶草作华”。同时提到了人们对自然美景的感触,即“若非白痴,莫不领会感动”。从中反映出主观意识的美是由客观物质的美所决定的。如果有了美感,便“能使再现,已成新品”,这便是鲁迅心中对艺术来源的看法。他认为现实生活的美是第一性的,艺术美是建立在生活美的基础上的,属于第二性。在艺术如何反映现实生活的问题上,鲁迅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通过强调“思想”和“美化”能使艺术更加充分地把生活中的问题反映出来。他认为“所见天物,非必圆满,华或稿谢,林或荒秽,再现之际当加改造”,这才合乎美的理想。如果艺术品仅仅是依靠对生活美的临摹和勾勒,那就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美,灵动优秀的艺术品必须在处理好“天物,思想,美化”三者关系的前提下才能被创作出来。三者当中,“思想”是艺术创作的核心,鲁迅论述说“作者出于思,倘无思即无美术”。意思是,只有有了创造美的思想,能围绕这个思想,对“天物”的“爱”进行“作气所谓的作即对艺术进行加工,也就是三者关系中的“美化”。这种依托现实主义进行艺术创作的方法和理论,成为他日后从事文艺创作的基本思想。文中还提到“其力足以深邃人之性情,崇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意思是说,艺术不仅仅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更重要的是它反作用于生活,陶冶人的情操,深邃人的性情,培养人高尚的品德,促进对人们生活中道德伦理的教育。这种美学观点不仅是唯物的,同样也是辩证统一的。

    鲁迅为了更好地把美学灌输进人们的思想意识,他把美学的抽象理论具体化。他说:“歌、诗、词、曲,我以为原是民间之物,文人取为己有,越做越难懂,弄得变成僵石,譬如《楚辞》罢,《离骚》虽有方言,倒不难懂,到了杨雄,就特地‘古奥’令人莫名其妙。”因此,鲁迅摒弃了原先使用文言文进行创作的形式,使用白话文写出了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开篇杰作《狂人口记》。作品的广泛阅读,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反响,同时在家庭、学校、社会上取得了较为可观的美育效果。

    运用兽迅的一句话来凸显美学的本质,即“社会人之看事物和现象,最初是从功利底观点,到后来才移到审美点去。在一切人类所以为美的东西,就是于他有用。”兽迅在文中肯定地论述到“美是凭直觉能力而被认识的,若非白痴,谁都可以认识美。”通过对这一观点的肯定论述,增强了群众接受美育的信心,让人民享有美育,掌握美育,利用美育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二、心灵关的塑造是关育的核心任务

    鲁迅的美育思想秉承着以人为核心,以育人为最终目的的原则。强调育人的关键在于心灵美的塑造。他通过对自身的解剖,认识到进化论思想的片面性,进化论中强调新事物的出现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存在,跟随社会发展的青年人的能力一定比将要被社会淘汰的老年人强,但是事实论证了这种思想有失偏颇。鲁迅在“投书告密”“助官捕人”中认识到,青年人在某些方面不一定优胜于老年人。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他能够影响人的心灵,心灵是支配人进行一切日常行为的主体,所以心灵一旦发生变化,以往认为是美的东西都会变得丑陋不堪。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往往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那就是青年自身具有的心灵稚嫩的弱点,因为年龄较轻且经历得少,容易被外界的不良因素所诱导,最终被利用。

    美的精神在如今来说就是民族的灵魂,精神支柱或是人们美好的价值观,他们可以被无限地传承下去。在鲁迅的诸多文章及著作中,他不止一次地对革命战士的精神进行歌颂,例如在《纪念刘和珍君》中写道,“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通过对历史及革命人物自身美的价值的塑造,以此来给青年制造一个可供参考的美的心灵模板。

    在鲁迅眼中,革命人士是美的。但是这种美必须贯穿在群众路线和社会实践中,如果脱离了人民群众,那美就失去了原有的光泽,“象一碟子绿豆芽”,没有土壤的培育和滋养,美的生命是不会长久的,迟早有一天会走向衰落死亡的边缘。革命人士的美是刚柔并济的,他们有着美好的革命理想,同时也有着坚韧不催的战斗力。在鲁迅看来,“刚健美”、“力美”对于革命人士的重要性远远大于“理想美”的程度。

    通过对鲁迅的美育思想的了解,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美育来源于祖国的大好河川,来源于实际生活的美好,通过对自然美、生活美的真切感受,让我们做个爱祖国,爱人民,脱离低级趣味,奋发向上的有志青年。这就是鲁迅所希望的。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