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永江艺术简介:
汪永江,1966年4月出生,原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198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书法专业。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委员、西泠印社社员、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理事、韩·中书艺家协会中方理事长、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书法创作委员会主任、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
汪永江教授示范之一:讲解《汉侍廷里父老僤买田约束石券》
《汉侍廷里父老僤买田约束石券》1973年出土于洛阳,券文刻在粗糙的自然石面上,共213字,其笔法随意性很强,笔画雄壮粗犷,字的大小参差,比较容易写出壮美,对写大字比较有参考价值。
https://v.qq.com/iframe/preview.html?vid=c0528mndwxt&width=500&heigh
汪永江教授示范之二:节临《汉侍廷里父老僤买田约束石券》
https://v.qq.com/iframe/preview.html?vid=y052887qbnn&width=500&height=375&auto=0
汪永江教授示范之三:示范疏朗章法:秦简·龙门对上阙
秦简的风格较疏朗,可以有收放。字形将纸撑满,才是有效的章法。疏朗的章法也要注意大小和参差,章法的美感来源于字形大小穿插带来的趣味和生机。在写龙门对时,要注意纵观整篇,拥有大局观。落款时要注意对应和穿插,不要破坏作品的“势”。
https://v.qq.com/iframe/preview.html?vid=a0528ycskao&width=500&height=375&auto=0
谈到大字书法的创作,汪永江教授提出,大字书法创作无非八种形式,分别是八尺中堂、条幅、斗方、匾额、横披、龙门对、对联、单条条对,虽然形式多样,但创作方法基本一致,总结成八字即为:先定形式,再定内容。
汪永江教授列举了八种大字书法创作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八种不同的创作思路。除了不同的排列章法布局之外,还强调了落款的呼应与计算、字体的力量与节奏等方面。
讲到用墨,汪永江教授强调,康有为总结南朝时的用墨理论是“干研墨则湿点笔,湿研墨则干点笔。”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书写大字要用焦浓墨。在选择用纸上,笔画越粗壮,则需要的越厚的笔。不同的书法应用,也对应不同的执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