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颜真卿《多宝塔碑》临摹学习资料

2020年02月27日 21:03:339154人参与0

习字,须利其器。颜体所用笔墨,见山均有手作配套书法盒子。

自从大唐出了个颜真卿,一千年来“颜体”就在书法圈站稳了脚跟。后世凡成大家者,多半都从颜的身上揩过油,而其中有明显成就者,受益的往往不是颜真卿成熟期的《颜勤礼》《颜家庙》,而是壮年时的《多宝塔》。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先看看这两位书法大咖——一、蔡襄蔡襄是北宋著名书家,位列宋四家(苏黄米蔡)。他是四人中年纪最长的,但是排在最后,可即便如此,已经在地位上超越大宋绝大多数书家了。

宋四家里的几位,除了米芾比较狂傲,其他人都比较客气,比如黄庭坚就说苏轼是本朝第一;而苏轼则说蔡襄本朝第一。

蔡襄的书法继承多于发挥,属于传统功力型。而他的功力,主要就来源于对颜真卿的研究。从碑拓《多宝塔》到墨迹自书告身》,蔡襄无不涉猎,可谓颜真卿的铁杆粉丝。

当然,作为北宋大家,蔡襄也和同代很多人一样,取法五代杨凝式,他以颜楷为根基,加以挥洒,最终还是写出了个人气象。二、董其昌董其昌虽出现在晚明,但他博采众家,横扫众多前辈,成为有明一代最可称道的书法宗师——好吧谦虚点,之一。

大多数书法爱好者来说,董其昌是励志的,因为传说他起初写得很差,后来考试受到刺激,才发愤练字,终于成才。

而他发愤后努力写的第一帖,就是颜真卿的《多宝塔》,写了没两年他就自我感觉超过文徵明了,又超过赵孟頫了。然后他跳过唐朝,奔晋代而去,一接触二王行草,就把行草搞成了云里雾里的样子。可是他一写小楷,就暴露了自己的“出身”,晚年所写《千字文》里,随便一划拉,都是噼里啪啦的《多宝塔》——

董其昌之后,学颜有成就者,刘墉,何绍基,钱南园,谭延闿……不过越往后,颜的痕迹就越重,自己的味道就越轻,到了华世奎这儿,几乎就成了山寨版颜体的代言人了。究其根源,只是因为后来者多取法颜真卿成熟时期的楷书,个性太明显,所以一入其境,终生难逃;反观蔡襄、董其昌,因为他们从《多宝塔》入手,颜的特征尚不明显,而笔画精到,气足神完,是入门的极佳范本。当然更重要的是,入了门还能出来……

颜真卿《多宝塔碑

《多宝塔碑》,正书,岑勋撰,颜真卿书,徐浩隶书题额。此碑建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四月二十二日。螭首、龟趺,高 285 厘米,宽 102 厘米,34 行,行 66 字。碑原在唐京城安定坊千福寺(今西安西关),宋代移存西安碑林。

颜真卿像

颜真卿(709—785),山东琅邪临沂人,字清臣。颜真卿出身于世代讲究文字训诂和书法的名门望族,其《草篆帖》云:“自南朝以来,上祖多以草、隶、篆、籀为当代所称。”

颜真卿《多宝塔碑》结体取自北派,用笔源自“二王”,是颜真卿其中年之作,习气少,用笔交待清晰明确,使转幅度极大,最适宜初学

临摹与创作工具的选择

日本人仿制的天平笔

赵孟頫曾言“颜书是书家大变”,实由多方原因造成。如生活习俗的改变,坐姿的提升,执笔的趋正,笔制的改变等等。而这些条件的改变又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

特别是执笔姿势与笔制,在执笔姿势影响笔制的同时,笔制也在改变书家的执运习惯,笔法由此而改变。比如,中唐时代的执笔姿势为手腕相平,腕指并用,而魏晋腕高于手,主运腕。从东晋至中唐,笔法未有大变,腕力稍有减弱,遂有缠纸技术的大发展。可见,所谓书家大变,实亦笔制之大变。

仿唐笔制作工艺

学习唐楷必须要了解其笔制与性能。唐代的毛笔实物保存最多、最好的是日本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

日本唐笔主要是天平时代(729—749,相当于唐玄宗开元十七年至天宝八年)传入的,所以称为“天平笔”。这个时代正与颜真卿生活的时代相合。所以,我们基本可以确定颜真卿就是用这种笔书写的。

日本天平笔笔制

唐人笔制早已失传,日本人仿制之笔又不易得,我们只能找性能相近的毛笔,即纯狼毫、腰力强、形稍圆胖、收锋好的笔。执笔单钩、双钩皆可,笔忌垂直于纸面,而应与纸面呈 60 度角。

翁志飞临写《多宝塔碑》用笔

执笔方法

唐人执笔方法

楷书是单字笔法最丰富、最严谨的书体,主要作用于比较重要的场合,形式以碑、奏章、诗文的定稿等为主,体现的是一种庄严、典雅的气质。由于碑版字数较多,往往不可能当天临完,所以,这也是对笔的控制手的稳定性的极好的训练方式。

我们现在折中的方法就是双钩斜执笔,笔与纸面呈 60 度角,指腕兼用而侧重运腕。指尖执笔,指实掌虚,宜紧不宜松。如虞世南《笔髓论》云:“笔长不过六寸,捉管不过三寸,真一、行二、草三,指实掌虚。”

仿唐人书写的折中执笔法

与其他书法作品的比较

古人常说要透过刀锋看笔锋,想见古人挥运之状。当然,一直盯着刀锋看是看不出笔锋的。我们要在学碑刻的同时寻找与之时代相近的墨迹进行对比参照,或者时代稍晚

的学颜之作。

此类墨迹大致可以归于三类:

一是帝王与同事,比如唐玄宗《鹡鸰颂》、徐浩《朱巨川告身》等;

二是与其时代相近的写经作品,比如《灵飞经》墨迹本、故宫藏《古今译经图记》、傅斯年图书馆藏《妙法莲花经卷七》、日本传圣武天皇《贤愚经》(作于天平十二年,即公元740 年之后)等。特别是《贤愚经》,与《多宝塔碑》用笔极近

《灵飞经》墨迹本(局部)

《古今译经图记》(局部)

《贤愚经》局部

三是后世学颜之作,下限到南宋,比如欧阳修、苏轼、蔡襄等人的楷书作品,其中,

要特别留意蔡襄的楷书,如《谢赐御书诗》。至于董其昌,虽然《多宝塔碑》是其入门帖,但临写过于率意,不足取法。

罕见的黄庭坚临《多宝塔碑》

书法的学习,最主要的手段就是临摹,要求就是尽量精准,接近原作。

当然,前提是不能描摹,所谓的“像”是尽量还原作者的书写动作、书写节奏,以至于还原他当时的精神状态。以此陶冶性情,认识自我。

颜真卿《多宝塔碑》(宋拓本 翁志飞临本)

书法名家翁志飞亲临示范

多角度高清视频课程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