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国展名家|书法国展投稿秘笈

2019年07月02日 21:47:563564人参与0


彭洪顺,笔名江楠,1976年7月生,重庆秀山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课程班,师从中国著名书法家张荣庆先生

从2003年开始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展览,迄今已10年了,大大小小侥幸上过二十余次,特别是本次“全国首届楷书作品展”由秀山承办,亲自参加了本届展览的收稿及相关工作,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点东西,说成是“投稿秘笈”,实际是想抓诸位看官的眼球,因为之前齐总及很多“腕级别”的人都写过很多有用的东西,该说的都说了(其实平时太忙,我很少看完,恕不敬,呵呵……),我一个小不点人物,一不善言辞,二不具备较高的思想。诸位如果想溜,趁早,免得耽误时间,如果不溜的,听我说来,获得点点启示,那是我最为开心的事。如与某些人说的雷同,那只能是巧合了……
     闲说一堆,权作序。
    想说的太多,还是拟个稿子,有时间一个个展开去……
    1、邮寄的学问
    2、备注有技巧
    3、投稿的尺幅
    4、拼接与做旧
    5、材料的选择
    6、册页与手卷
    7、章法与形式
    8、印章与印泥
    9、楷书的风格
    10、黑底白字的书写
    11、麻纸土纸的制作
    12、作品的界格方法
    先拟这么多,想起啥再增添……如各位看官想问点啥,我知道啥说啥,呵呵……

9、楷书的风格

    楷书的风格很多,从魏晋南北朝以来,各种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可谓异彩纷呈,有的取其工稳,有的效其灵动,有的表现古拙,对隋唐楷书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总的说来,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每个时代,皆有其时代特征。而对于今人来说,尚什么?刘洪彪老师曾说:今人尚式!的确,书法已从实用书法向艺术书法转变,小字小幅向大幅巨制转变,几案阅读向厅堂挂览转变。在当今展览时代,要想在成千上万件作品中脱颖而出,没有两刷子功夫是不行的。但是功夫规功夫,有的人写了一辈子字,也没有上过一次国展,而有的写了一两年,就加入中国书协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取巧?不是!是功力?也不是?那到底是什么???是理念!是风格!!!

    我曾写唐楷八年,并求教于河南赵鉴钺先生,先生回复:唐楷由于法度过分森严,与当今书家的审美情趣相距较远,所以很难入选大形国展(褚还稍好些)。这封信,点醒了沉睡的我。我开始写褚遂良和《张黑女》,以及墓志。没多久,我写了张小字求教于何昌贵老师,何老师回复:只要注意形式,我认为入选国展没有多大的问题。于是,我开始投八届全国展,真的幸运,上了!总结十年投稿路,认为规范楷书向艺术楷书转换并不难,也就是说,你写欧体的,功夫了得,稍稍调节,转换成魏晋书风,上国展不是难事,也许有的认为我吹牛皮,爱听听,不听拉倒~注意

    一、略将字写扁。

    二、将能断的笔画,尽量断开。其实,将笔画连起来,字就写得规范,将能断的笔画断开,字就显得高古!如“日”,你将左上角和右下角断开,肯定比你封口显得高古。但是要注意,不能断在一条线上,也就是“日”的三横与左竖都不相连,那就显得太碎,漏气了!这是大忌哟~哪怕你写“人”字头,你将撇捺断开一两毫米,肯定比你连起好看!不举例了,自己去感受!

    三、捺角别太长,做到略短、略翘、略厚重,别锋芒太露。

    四、主笔长横、捺、斜钩、竖弯钩的弯钩部分适当夸张,也就是在你原来的基础上适当放长点,潇洒得多。

    五、独体字,写小,写厚;合体字,该大大,别害怕。字要有大小粗细变化,是不?这不刚好?

    六、适当加入行书甚至草书笔意,让字活起来!比如“不”、“之”等字,你写成草书,在作品中立马活动起。

    七、学会简省笔画。比如“口”字,你写作相连的两点,“无”字四点底,你写作一横,这都是可以的,太多了,不一一举例,学会观察。去《集王羲之圣教序》里找,好多可以活学活用。

    八、反其道而行之。大楷字帖,你写你小楷,小楷字帖,你写作大字,怎一个“高”字了得。比如,你将虞世南的《孔子庙堂记》写成小楷,将钟繇宣示表》写成大楷,肯定效果不一样。当然,你要功夫了得哈~

     太多招,你能做到以上这些,一幅高古、灵动、潇散、遒劲的作品自然跃然纸上。注意一下形式、章法,国展向你招手呢,呵呵……

10、黑底白字的书写

    我们经常会在国展中看到黑底白字甚至红字、绿字的作品,引发很多书友兴趣,也试着效仿,但终究效果不佳,一时半会也找不到原因。其实在一个展厅里面,有那么几件作品,是很引人注目的,但如果多了,就适得其反。所以投这类似的作品,是很讲运气的。但如果你选纸和用色讲究,较其它作品而言,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首选在于选纸。前面说到的做碑拓形式,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但工艺复杂,虽有人做成类似的纸销售,一是价格昂贵,少则一、二百一张,多张四、五百一纸;二还要看人是否很熟,听说还限量供应,麻烦。所以我认为选万年黑或万年兰就可以了。其实,我特喜欢介于黑色和兰色之间的一种称作瓷青的宣纸,较之黑色和兰色雅致。

    其次在于颜料。有的作者选择颜料很不讲究,拿那种广告颜料写,装裱后很容易脱落和跑色。一般来讲,用国画颜料最好,但在用时需将前面的小部分挤掉为宜。小鬼子生产的小瓶浓缩颜料特好用,出于爱国,还是不买好。用国画颜料的好处在于装裱后不会变色或脱落,要不然古代的画,就传不到今天了,是不?

    其三在于调配。用一个小碟子,加适量国画颜料后(一定要一次性调够,否则中途调色会出现色差),用少许冷开水调稀即可书写。记住:千万别用自来水!为什么?你不知道自来水中有微生物啊?你写作品,用不了多久颜色就会变,用不完的肯定会发臭!后排的说啥?纯净水或矿泉水可以不?实在没有冷开水,将就用吧……左边的女同学问:颜料和水的比例啊?嘿嘿,我也不知道,你调一会试试就得了,如果调的颜写不了三五个字,肯定水少了,如果写出的字不够白不够亮,颜色浅,肯定是水多了,加点颜料不就得了?其实颜色太白,对比度太大,也不是很好,在颜料中加点点兰或丁点绿,甚至一点点墨,写出的作品字要冲和些。如果你想写其它颜色的字,除三绿、湖兰可以真接用外,其它颜色都需要加白色才具有覆盖力,至于颜色的深浅和用什么色写好,跟据自己的喜好和审美去体验吧……

11、麻纸、土纸稿件的制作
    麻纸或土纸,由于纸张看似粗糙,甚至残破不堪,然透出一种质朴与高古,用来写行草或篆隶,笔墨与其摩擦,常产生一种生涩与苍劲感,即使用来写魏碑,其生辣与苍茫远非其它宣纸匹敌,故为书坛高手青睐。麻纸较为规整,土纸由于边缘残缺,虽写后古意跃然纸上,然拼接制作常令人头疼。常人将其托裱于背纸之上,一是违反了征稿启事中说的“不许托裱”条文,二是由于托后纸张加厚,在邮寄上造成阻碍。严格来说,这类作品是很容易被评委“咔嚓”掉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拼接,除非装裱专业师傅,否则拼出的东西也不伦不类。如果诸位想过把手瘾,且听我慢慢道来:
    一、拼接的纸张最好选择近似色,这样拼出的作品素雅一些。当然如果找不到好的纸张,白色或黑色也是很不错的,必毕白色和黑色是万能色,与其它任何颜色都能搭配。
    二、拼接选择浆糊为善。但如果没有自制的浆糊,乳白胶也将就,无论是浆糊或乳白胶,最好稍稠一些为佳,因为淡了拼接是替让纸张伸缩不匀而显得皱皱巴巴,影响美观。
    三、拼接时用一支废笔在纸的边缘涂3—5毫米的浆糊,然后将拼接用料粘上,待半小时左右干后从背面沿边将多余的纸撕去即可。
    注意,拼接的地方不可太宽,否则让人感觉不讲究就麻烦了,毕竟除书法的本体之外,现在都讲究制作工艺与水平,这是一门综合素养,大凡国展高手,几经磨练,也都成了制作高手。出新出奇虽然不值得提倡,但在展厅中引起注目是没办法的事儿。或许以后真的会回归书法的本体,但那是若干年的事了,别不屑,叫嚷嚷骂制作的人,只能说你懒,或根本不会做。中书协在提倡素面朝天的作品,如果真到了那么一天,全部用白宣纸,写黑色字,在展厅中是什么感觉?不言而喻……

12、作品的界格方法
    作品的界格,是为了对作品起到衬托,常根据字体及风格来确定界格的方法。一般来讲,书风清秀类界线较严谨,雄浑大气类界格可稍随意。其界格方法,按明暗分,有界明格和暗格;按工具分,有硬笔和软笔界格;按颜色分,就太多太多了。现简略介绍于下:
    先说暗格。如果你用的是普通白色宣纸或绢类,可画一张格子垫在下面直接书写就可以了,如果纸张较厚,你可以用女人用的那种织毛衣的签子画暗格。特别是用粉彩宣写一厘米左右的小楷,最好界暗格,且界时勿太重,用一根牙签轻轻画一下即可,太重会伤纸。
    画明格的方法就太多了,先说淡雅型吧,其实用铅笔界格就很好,装裱时还不跑墨掉色。有的作者不讲究,用中性笔画,殊不知一装裱,就成“花猫”了,这是大忌。
如你想界朱丝栏,最好是用鸭嘴笔画颜料或用进口的二、三十元一支的红圆珠笔,实在没有,那就五毛一支的普通圆珠笔。
    如果你写的字较大,且风格较雄强,那一定用毛笔来画,颜色嘛,除了大红、桔红,赭石或朱砂特好,界画时将一支竹筷屑扁,与醮颜料的毛笔平行捏住,竹筷靠住尺子,这样画的线不至于起大波浪,有时出现渴笔或短笔,不要补描,一任自然,画出的线才有韵味。有的书家,将纸折叠后用毛笔在折痕处涂一遍便是,也是一种省时省事的办法。
    无论你怎样界格,总的标准是接头处宁肯差一毫米,绝不超一毫米,切忌补描。

结束……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