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庆祝建国70周年,喜迎黑龙江省第二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伊春召开,全面展示伊春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果,丰富伊春廉政文化内涵,弘扬正气,体现新时代崇廉尚洁的社会风气,传承中华民族良好的家风家训,凝聚 “党心、民心、责心、戒心” ,把伊春市纪委倡导的“四心”教育活动推向新的高度。伊春市纪委监委特举办庆祝建国七十周年廉政文化建设书法大展。(暨中国林都家风家训书法大展)。具体事项如下。
一、主办单位
中共伊春市纪委
伊春市监察委员会
二、承办单位
伊春市文联
伊春市书法家协会
三、征稿范围
凡在伊春市居住、工作和生活的书法家、书法爱好者及在外地的伊春籍书法家均可投稿。
四、征稿要求
1.内容:廉政文化名言警句及中国家规名言警句。
硬笔书法部分:书体不限。硬笔书法小品规格统一为A3(29.7X42cm),横竖不限。
软笔书法部分:书体不限。尺寸为四尺斗方、四尺半开、六尺对开竖式。
篆刻部分:篆刻作品寄印稿6-10方,附两个以上边款,印屏为4尺对开(条幅)竖式宣纸。
3.所有作品请勿装裱,入展作品由主办方根据展出效果统一装裱,作品不退还,由主办方处置(部分优秀作品捐赠市廉政文化场所)
4.所有作品请在背面右下方用铅笔写清作者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和常用通讯地址、电话等。所有投稿作品主办单位均有进行评审、展览、编辑、发表、宣传的权利。所有参选作品均要求为个人原创,作品涉及的著作权等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负。主办单位视所有投稿者同意并遵守以上规则。
5.活动安排:由主办方在伊春市中心区展览并举行开幕仪式,为期10天左右。相继在多个市、县、区(局)安排巡回展览20天左右。
6.部分优秀参展作品收录到《伊春市廉政文化书法大展作品集》(即中国林都家风家训书法大展作品集)
7.收稿时间
2019年4月10日起,至5月10日止。
8. 收稿地址
收稿地址:伊春市伊春区世纪园小区世纪园超市
联系人:李春媚
手机:18945899071
伊春市书法家协会
2019年4月10日
附:参赛作品内容(廉政文化名言警句及中国家规名言警句)
一、廉政文化名言警句
1.做人一身正气,为官一尘不染。
2.名节源于觉悟,腐败止于正气。
3.俭为百求之根,奢为万祸之源。
4.权大不忘责任重,位尊不移公仆心。
5.勿以官小而不谦,勿以事小而不勤。
6.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着正其身。
7.薪薄常知足,位卑亦自尊。
8.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9.只有警钟长鸣,才能警笛不响。
10.贪着胆战心惊食无味,廉者胸怀磊落勤自安。
11.廉则年如一日,好过;贪则日似一年,难熬。
12.为官戒不清,掌权戒不廉;办事戒不公,做人戒不检。
13.淡泊名利,清风拂袖身自正;曲直分明,正气在胸威自生。
14.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夸奖。
15.莲,因洁而尊;官,因廉而正。
16.名利淡如水,养天地正气;操守重于山,法古今贤人。
17.养廉贵在自律,立德贵在践行。
18律己廉为首,立世德在先。
19.耐得住清苦,抗得住诱惑,顶得住歪理,管得住小节。
20.一身正气敢硬碰,两袖清风不染尘。
21.德乃做人之木,勤是为政之道。
22.自尊自重自爱,远离钱色腐败。
23.清风浩荡驱邪气,正气凛然镇腐风。
24.做人做官做事应清清白白,为公为政为民需勤勤恳恳。
25.当官一身廉,芳名留百世。
26.勤政廉洁得百姓拥戴,腐化堕落遭万民唾骂。
27.私义行则乱,公义行则治。
28.败于功者,贪功者也,死于利者,穷利者也。
29.洁廉为心,忠信为仗,文章在册,功德在民。
30.为政不为民,民当弃之;为政不清廉,民当惩之。
31.蚁穴失察必崩大堤,小贿不拒定成巨贪。
32.廉洁自律绷紧弦,拒腐防变勿思贪。
33.做人诚为本,当官廉为先。
34.以史为鉴知兴衰,以人为镜明得失。
35.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勤者不贪,廉者不腐。
36.廉树威贪失信,廉兴国贪失家。俭以养德,廉以立身。
38.慎言慎行一身正气,清正廉洁两袖清风。
39.劲松立险处,正气显人格。
40.有公德乃大,无私品自高。
二、中国家规名言警句
孔府: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杨震: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闻喜裴氏:厚德载福宽让能宁
诸葛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王羲之:执事有恪厥功为懋
客家家训:在官无傥来一金居家无浪费一金
陶渊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颜之推: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
钱镠: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包拯: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司马光: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张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苏东坡:以迈往之气行正大之言
黄庭坚: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籝常作灾
西溪洪园:经书宜博学无惮历艰辛
胡铨:久将忠义私心许要使奸雄怯胆寒
郑义门:孝义九百年江南第一家
朱熹: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
吕祖谦: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
陆九渊:家之兴替在于礼义不在于富贵贫贱
王家大院:凡语必忠信凡行必笃敬
党家村:富时不俭贫时悔见时不学用时悔
张谷英村:耕读继世孝友传家
王阳明: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杨慎: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
袁了凡: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
陈继儒:任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公安三袁: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于成龙:我生来无他嗜好布衣蔬食免饥寒足矣
朱柏庐: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王渔洋:不负民即不负国不负国即不负所学
张英张廷玉: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陈廷敬:凭寄吾宗诸子姓清贫耐得始求官
许汝霖:维风厉行宁俭毋奢
李光地:家传一首冰壶赋庭茁千寻玉树枝
郑板桥: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纪晓岚:贫莫断书香贵莫贪贿赃
乔家大院: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
王念孙王引之:勖之以忠信示之以勿欺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曾国藩: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
胡林翼:忧国如家为己任不取一钱以自肥
左宗棠: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丁宝桢:一旦蒙恩受命时清廉报国不负家
马氏庄园:一敬胜百邪一诚包万有
张之洞:仁厚遵家法忠良报国恩
张謇:门第不可依成事在奋斗
梁启超: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
(一)孔子
1.不学诗,无与言......不学礼,无以立。 —摘自《论语·季氏》
2.祖训宗规,朝夕教训子孙,务要读书明理,显亲扬
名,勿得入于流俗,甘为人下。—摘自《孔氏祖训箴规》
3.重孝悌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摘自《论语·为政》
4.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摘自《论语·为政》
5.子孙出仕者,凡遇民间词讼,所犯自有虚实,务从理断而哀矜勿喜,庶不愧为良吏。—摘自《孔氏祖训箴规》
(二)杨震
6.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摘自《后汉书·杨震列传》
(三)闻喜裴氏
7.家庭教育,立人丕基。诲尔谆谆,性乃不移。谨信泛爱,重道尊师。传子一经,金玉薄之。—摘自《河东裴氏家训》
8.人不读书,马牛襟裾。学而时习,其乐有余。一技专长,生计无虞。立达希贤,典型规模。一摘自《河东裴氏家训》
9.谨身节用,明刊《孝经》。武侯谨慎,昭若日星。厚德载福,宽让能宁。谦虚自牧,喜怒不形。—摘自《河东裴氏家训》
10.为人子孙者,应修身明德,遵守正道,不敢为非,毋辱其祖先。—摘自《河东裴氏家戒》
(四)诸葛村
1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摘自《诸葛武侯文集》卷一
12.夫酒之设,合礼致情,适体归性礼终而退,此和之至也。主意未弹,宾有余倦,可以至醉,无致迷乱。
摘自《诸葛武侯文集》卷一
13. 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侧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 —摘自《诸葛武侯文集》卷一
(五)王羲之
14.上治下治,敬宗睦族。执事有恪,厥功为懋。敦厚退让,积善余庆。—摘自《金庭王氏族谱旧序》
(六)客家家训
15.能不为息患挫志,自不为安乐肆志;在官无傥来一金,居家无浪费一金。
—摘自客家土楼振成楼楹联
16.振乃家声,好就孝悌一边做去;成些事业,端从勤俭二字得来。—摘自客家土楼振成楼楹联
(七)陶渊明
17.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摘自陶渊明《与子俨等疏》
18.礼义廉耻,谓之四维,制心以礼,制事以义,取财以廉,措行以耻,如是则教化隆而真儒出,四维张而家声大矣。
—摘自《浔阳陶氏祖训遗规》
(八) 颜之推
19.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君子必慎交游焉
——摘自《颜氏家训·慕贤第七》
(九)钱镠
20. 持躬不可不谨严,临财不可不廉介。
21. 执法如山,守身如玉。
22. 不见利而起谋,不见才而生嫉。
(十)范仲淹
23.京师少往还,凡见利处,便须思患。老夫屡经风波,惟能忍穷,故得免祸。—摘自范仲淹《告诸子及弟侄》
(十一)包 拯
24清心治本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
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包拯《书端州郡斋璧》
25.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摘自包拯奏议《乞不用赃吏疏》
(十二)司马光
26. 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 —摘自司马光《训俭示康》
27.今之为后世谋者,不过广营生计以遗之。然不知以义方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自于数十年中勤身苦体以聚之,而子孙于时岁之间奢靡游荡以散之。—摘自司马光《温公家范·祖》
(十三)张载
28.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十四)苏东坡
29. 功废于贪,行成于廉。—摘自苏轼《六事廉为本赋》
(十五)黄庭坚
30. 人有祖宗,犹水木之有本源,不可忘也。父母罔极之恩,同于天地。凡我子姓亲存者,务宜随分敬养。—摘自双井《黄氏家規》
(十六)西溪洪园
31. 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此先正之格言,亦理势之自然也。若子弟辈早寝晏兴,无复励志殚力,以光祖宗、裕后嗣,甚不可也。以此思之,不如读书。—摘自《洪氏家规·戒逸》
(十七)胡铨
32. 官箴篇
凡有隶仕籍者,无论一绾半通,尚各一乃心、奏乃绩。以佐圣明,是之谓忠;以绍祖烈,是之谓孝。毋奔竞,毋瘝官,毋觖望。庶几圣朝名臣,而余姓亦有厚幸焉。
—摘自《芗城胡氏家规十条》
(十八)郑义门
33. 崇清廉
子孙器识可以出仕者,颇资勉之。既仕,须奉公勤政,毋踏贪黩,以忝家法。—摘自《郑氏规范·第八十六条》
(十九)朱熹
34. 训子从学帖(节选)
早晚受业请益,随众例不得怠慢。日间思索有疑,用册子随手札记,候见质问,不得放过。所闻诲语,归安下处,思省切要之言,逐日札记,归日要看。见好文字,录取归来。
35. 朱子家训
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人能如是,天必相之。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
(二十)吕祖谦
36. 倡清廉
世之仕者,临财当事不能自克,常自以为不必败。持不必败之意,则无所不为矣。然事常至于败,而不能自已……借使役用权智,百端补治,幸而得免,所损已多,不若初不为之为愈也。—摘自吕本中《舍人官箴》
(二十一)陆九渊
37.清心俭素
酒肉贪多折人寿,经营太甚违天命。
更将勤俭答天心,莫把妄思损真性。
—摘自金溪陆氏家规训戒之辞
(二十二)王家大院
38. 律已修身
饮食必慎节,字画必楷正。容貌必端庄,衣冠必肃整。步
履必安详,居处必正静。
—摘自静升《王氏家训》
39.勤俭立业
先祖先贤,成由勤俭败由奢,岂敢相忘;
后世后学,幼当教养老当敬,首在言行。
——王家大院“凝瑞居”楹联
(二十三)党家村
40.修身心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动
莫若敬,居莫若俭,德莫若让,事莫若咨。
(二十四)张谷英村
41. 戒贪忌
硫广曰: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集自班固《汉书·疏广传 》
(二十五)王阳明
42. 学谦恭
今人病痛,大段只是傲。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傲则自高自是,不肯屈下人。故为子而傲,必不能孝;为弟而傲,必不能
弟;为臣而傲,必不能忠。
—摘自王阳明家书《书正宪扇》
(二十六)杨 慎
43. 俭朴
茅屋是吾居,休想华丽的。画栋的不久栖,雕梁的有坏期。只求他能遮能避风和雨。再休想高楼大厦,但得个不漏足矣。
淡饭充吾饥,休想美味的。膏粱的不久吃,珍馐的有断时。只求他粗茶淡饭随时济。再休想鹅掌豚蹄,但得个不饥足矣。
—摘自《新都杨氏家谱》
(二十七)袁了凡
44. 谦德之效
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以上摘自《了凡四训》
(二十八)陈继儒
45.修德立功
土大夫不贪官,不受钱,一无所利济以及人,毕天生圣贤之意,盖洁己好修,德也;济人利物,功也。有德而无功,可乎? —摘自《安得长者言》
(二十九)公安三袁
46. 正心术
人生祸福成败,莫不基于心术。心术一坏,即富贵亦消乏也;心术一端,即贫贱亦昌达也。—摘自《袁氏家教十则·正心术》
(三十)顾炎武
47. 廉耻
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调国耻。—摘自《日知录·廉耻》
(三十一)于成龙
48.廉仕吏
从来寡所用,斯廉所取,未有用之极繁多,而取之能廉洁者也。—摘自《于清端公政书·兴利除弊条约》
(三十二)朱柏庐
49.治家格言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处思来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课良田。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再想。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家门和顺,虽维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员,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三十三)王渔洋
50.居官以得民心为主,为民间省一分,则受一分之赐,诵声亦易起矣。—摘自王渔洋《手镜》
(三十四)张英张廷玉
51.守廉
居官清廉乃分内之事。为官第一要“廉”,养廉之道,莫如能忍。人能拼命强忍,不受非分之财,则于为官之道,思过半矣!
—摘自张廷玉《澄怀园语》
(三十五)陈廷敬
52.贪廉者,治理之大关;奢俭者,贪廉之根柢。欲教以廉,当先使俭。
(三十六)许汝霖
53. 宴会篇
鱼、肉、鸡、鸭,随地而产者,方列于筵。燕窝、鱼翅之类,概从禁绝…如此省约,何等便安!摘自许汝霖 ——《德星堂家订·宴会篇》
(三十七)李光地
54.警诚妄为
吾等老成尚在,决不尔容……况乎不类子弟,每借吾形似以犯法理,尔不为吾顾名节,吾岂为尔爱性命?国宪有严,亦必不尔宽也。—摘自李光地《诫家后文》
(三十八)郑板桥
55.与人为善
以人为可爱,而我亦可爱矣,以人为可恶,而我亦可恶矣。东坡一生觉得世上没有不好的人,最是他好处。愚兄平生谩骂无礼,然人有一才一技之长,一行一言之美,未尝不啧啧称道。
—摘自《淮安舟中寄舍弟墨》
56.存心仁厚
若事事预留把柄,使入其罗网,无能逃脱,其穷愈速,其祸即来,其子孙即有不可问之事、不可测之忧。试看世间会打算的,何曾打算得别人一点,直是算尽自家耳!
—摘自《雍正十年杭州韬光庵中寄舍弟墨》
(三十九)纪晓岚
57. 清廉篇
贫莫断书香,贵莫贪贿赃。
—摘自纪晓岚临终遗训
(四十)乔家大院
58.百年燕翼惟修德,万里鹏程在读书。
—乔家大院楹联
(四十一)王念孙王引之
59.勤修身
勤之以忠信,示之以勿欺
—摘自《王文肃公遗文·补遗》
(四十二)林则徐
60.忠贞报国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61.修身立德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题于两广总督府衙
(四十三)曾国藩
62.读书治学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一不可
——摘自《曾文正公家书·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致兄弟》
(四十四)胡林翼
63.廉洁
惟望国山整饬,我必无钱寄归也,莫望莫望!我非无钱,又非巡抚之无钱,我有钱,须做流传百年之好事,或培植人才,或追崇先祖,断不至于自谋家计也。
—摘自胡林翼家书《呈七叔墨溪公》
(四十五)左宗棠
64.心忧天下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左宗棠书房联
(四十六)丁宝桢
65.勤勉为官
尔既作知府,持心须公正,操守须廉洁,作事要勤速,问案更细心。—摘自《丁文诚公家信》
66.清白廉洁
做官讲操守,必须穷且益坚,分毫不为外物所摇夺,斯为真操守! —摘自《丁文诚公家信》
(四十七)马氏庄园
67.功名
约约灰冷了躁进热肠,淡静中讨一个内圣外王。却有主张,勿悠悠碌碌随人忙。—摘自《约斋铭》
(四十八)张之洞
68. 续辈诗
仁厚遵家法,忠良报国恩
通津为世用,明道守如珍。
—张之洞《续辈诗》
(四十九)张 謇
69. 立德篇
立心以忠信不欺为主本,行己以端庄清静见操执,临事以
明敏果断辨是非。—集自宋·胡安国
(五十)梁启超
70.谈人生:从容面对生活
处忧患最是人生幸事,能使人精神振奋,志气强立。两年
来所境较安适,而不知不识之间德业已日退,在我犹然,况于汝辈,今复还我忧患生涯,而心境之愉快视前此乃不啻天壤,此亦天之所以玉成汝辈也。
—1916年1月2日致思顺书
71.谈立业:尽力去做
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士大夫救济天下和农夫善治其十亩之田所成就一样。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1923年11月5日致思顺书
72.谈爱国:思报社会之恩
我今日若还不理会政治,实在对不起国家,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国家生命民族生命总是永久的(比个人长的),我们总是做我们责任内的事,成效如何,自己能否看见,都不必管。
——1927年1月27日给孩子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