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理想”王永新书法小品映春展
展览时间:2019年4月16日—26日
展览地点:秦皇岛市平州美术馆
主办机构
(一)主办单位
中共抚宁区委宣传部
中共青龙满族自治县委宣传部
抚宁区旅游和文化广电局
青龙满族自治县旅游和文化广电局
抚宁区文联
青龙满族自治县文联
秦皇岛市书法家协会
(二)协办单位
抚宁区书协
青龙满族自治县书协
(三)承办单位
平州美术馆
媒体支持
雅昌艺术网,秦皇岛日报,青龙报道,青龙微影,新书法网、书法理想、龙美艺品、书法头条
走近理想
文 | 子逸
每个人都有理想,而我的理想一直很纯粹。因为纯粹,所以成长。
在我看来,每一根线条的起承转合、每一个单元的布白变化、每一篇作品的气韵意象,恰恰暗合了人的心理律动和情志素养。我时常在想,古人的法书经典为何穿越千年依然能够打动我们的心扉,依然是一种鲜活的存在?这似乎无关岁月,无关技法,而是心态的纯粹!
2019简书《欧阳修词三首》50×50cm
活在当下,古人的心态难以企及,更遑论纯粹。保持纯粹,气韵就出现了;以文润心,格调就出现了。
这成了我的艺术理想。
2019汉草苏轼《水调歌头》50×50CM
我把心隔离成两个空间,界限分明,互不渗透。一半留给火热的生活,另一半留给纯粹的艺术。
这样的感觉割裂而美好。但这样的美好往往会舍却庸常的快乐,在别人看来是孤独,是避世,是清绝。但这恰恰好,可以让我投入,可以让我无限接近古人,而抵达纯粹。他们不知道我与古人对话的那种激扬和澎湃,也很难理解我在铺毫之前的文心浸润。每一幅作品,我都坚守文雅和中庸,哪怕是败笔和丢进纸篓的字纸,都要守住优雅的姿态。
2018简书冯梦龙《半日闲》70×34CM
这样的路虽然漫长,却很梦幻。因此常常自省,自我否定。否定到顿然醒悟,否定到甘之如饴——
也许这样,才可以走近理想。
2019年3月18日
清新雅逸的禅境
——写给子逸
子逸者,王永新也。在大学时的青葱岁月,书法让我们结缘。彼时的他,高高大大的帅气、青青涩涩的儒雅;二十多年时光盘磨和业力吸附,此时的他,棱角可见的成熟、清新脱俗的雅逸。
2018行书奥敦周卿《太常引》70×34CM
岁月不居,初心不改。我认为每个人都是带着使命来世间的生命个体,纯粹的人总是在流动的岁月中不被外物裏挟而最终认清自己的真正使命。艺术家更是比其他个体多了一条认知途径。子逸有自己的社会角色,更有自己的艺术角色。他在自己不同的世界里理解、体悟、实践着书法的内核,用那根墨线诠释自己内心最敏感的律动。
2017行书《小窗幽记·集灵》一则46×34CM
单以形质而论,子逸书风以清巧俊朗为主。混书法三十多年,我是强调自然生发的感觉,甚至有时会借用粗头乱服的表象去衬托精微,貌似与他风格相反。但我一直坚持认真品读子逸道兄作品,乃至爱不释手,是因为我知道他一直在构建自己的一种境界——清新雅逸的禅境,而这种禅境绝对是超越形质表象的。他不会用形质讨巧,而是用形质作为媒介让自己和读者超越千载,与古相接,非与古相接者的为艺是伪艺,子逸是真艺。
2016行书朱履贞《书学捷要》选句34×34CM
近年来,他于简书、章草、篆隶用功最勤,特别是对简书有自己独到而深刻的理解。除了纯粹的简书作品,还成功地用简书的形体和意识取向去破“魏晋”流美书风,不惜牺牲那些约定俗成的大众易于接受的美,尽做些费心费力的事,但这符合他自己内心的节奏,正因如此才形成自己独特的韵味。
2016《论语选抄》简书70×34CM
子逸正值壮年,阅历已丰富,思维已成熟,而他这种清新雅逸禅境书风却渐显峥嵘,正在以开放圆融的姿态,迎接更为深邃、愈发清净、非风非幡、似古弥新的境界。
书法算什么,盘他就是了。
欣赏、祝福子逸,一起期待、一起成长,鱼跃此时、花开彼岸。
王猛于十九罗汉堂
2019年3月23日
(王猛,中国书协会员)
艺术简介
王永新
笔名子逸
满族
1973年生
河北青龙人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龙美文化/书法理想签约艺术家
2018年8月 北戴河劳动人民文化宫
“越千年”子逸书法精品展
2019年4月 秦皇岛平州美术馆
“走近理想”王永新书法小品展
对王永新老师书法作品感兴趣
请联系经纪人(18078857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