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当代书法作品_当代书法网

为何王羲之书法至今无人超越?

2019年01月11日 14:47:003028人参与0

王羲之书法特点

    时过一千余年,王羲之的原作,至今已一件不存,但历代的临、幕墨本和刻帖,尚有不少传世,其中包括唐、宋以前从真迹上直接幕拓的墨本和精刻木石本,使我们还能大致认识王羲之的本来面貌。

    先谈,一下历史上收藏王书情况:

    南粉宋明帝泰始六年(公元470年),中书侍郎虞解奉诏撰《谈书表》,记述刘宋内府收藏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书迹共767卷。共中好作品127卷;不好的作品520卷,新收入未鉴别的作品120卷。

    唐张怀瓘“二王等书录”载:

    梁武帝时内府共收二王书15000纸(至梁元帝时大部分被烧毁)。

    唐贞观年间共收右军书128卷,229。纸(其中真书8卷50纸、行书40卷240纸、草书80卷2000纸),唐肃宗乾元三年(公元760年)增至218卷。

    宋徽宗宜和年间,内府共收王羲之书243卷。

    流传至现在的王羲之书(包括集王字和一些传为王书而显然可疑的作品)不重复的帖(或者虽然重复,但质量确实很高者,如《兰亭序》神龙本和《定武兰亭》)共有多少?还无精确统计,可能要到五百余帖。帖繁不能尽述,只能就个人认为比较重要或社会影响较大的列举如下:

    《姨母帖》、《初月帖》原载《万岁通天帖》,《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三帖合装,《频有哀祸帖》、《孔侍中帖》、《优悬枯》三帖合装,《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三帖合装,《上虞帖》、《寒切帖》、《此事帖》、《大道帖》、《三月十三日帖》、《行穗帖》、《远宦帖》、《长风帖》、《雨后帖》、《妹至帖》、《快雪时晴帖》、《兰亭序》

  (以上为易迹)。

    《乐毅论》、《黄庭经》、《曹娥碑》(以上小楷)。

    《十七帖》、《适太常》、《知庚丹阳》、《建安灵枢》、《王略》、《裹鲜》、《思想》(以上刻咕)。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大雅集兴福寺碑》、《唐玄序集金刚经》、《钟IF千字文》(以上集字)。

    下面就部分重要作品作一简单介绍:

    《姨母帖》《初月帖》

    《姨母帖》和《初月帖》原载《万岁通天帖》。《万岁通天帖》又名《王氏一门书翰》、《王氏宝章集》,硬黄纸本,高26.3厘米,长53.8厘米,现藏辽宁省博物馆。此帖系王羲之后人王方庆于武周万岁通天二年(公元697年)上进武则天的,武氏命人勾幕后又将原作赐还王方庆,此为当时的勾摹本。原帖共收人王氏家族28人书,现已不全,只存王羲之、王荟、王徽之、王献之、王僧虔、王慈、王志等七人共十帖,此为其中之二帖。此帖流传有绪,勾幕极为精妙,连原帖的破损处也一一用细线框出,被视为佳慕的典型。釜其昌谓此帖“奕奕生动,并其用墨之意,一一备具,王氏家风漏泄殆尽。”

    《姨母帖》在王书中是比较特殊的一帖,风格比坟古朴,带有较浓的隶书笔意(帖中的“一”“十”等字,隶意明显),同甘肃、新疆等地出土的晋代简犊、文书书体十分接近,而与《兰亭序》等妍媚流便书风不同,显示的是一种拙重、典雅的美,流传的主帖中只有《行梭帖》与此帖略为接近,但该帖转折处较为灵动。不少人认为此帖属于王羲之的早年作品,也有人认为此帖最能代表王羲之书法的本来面貌,这些情况还有待以后细致研究。

    《初月帖》为草书,和其他王草相比,此帖亦稍带古意,笔势沉着而姿态飘逸,结字大小不一,且平正敬斜各随字形,章法错落跌宕,不拘一格,特别是笔画变化极为丰富。以倒数第二行之“道优悴”三字为例,每一点画都不相同,而且相差甚远。“道”字开头两点写为一横,笔墨特别粗重,而末画捺笔却很短促轻灵,与所见一般写法不同,“优”字最上似点似画的一笔,由左上向右下倾斜,中间略带弯曲,而笔墨滞重含蓄,最下一横笔,呈两头小中间大的形状。由于笔法的妞挫效果,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趣,绝无唐人所写横画往往两头用力、中间单弱的弊病。中间的转拆用侧锋,与其他主用中锋者相映成趣,也丰富了笔法的要素;“悴”字“个”旁,笔锋出入皆薄,可以看出笔锋旋转的轨迹,但十分自然而又不失其骨力。从整个字形看,“道”字形长而倾斜,“优”字略呈三角形,“悴”字则较方正。它们放到一起却很协调,无生硬之感。总之,从用笔、结字到章法,无处不显示出丰富的变化,这些变化又无不处在谐和的整体之中。清人翁方纲所谓“中过之妙”,包世臣所谓“善用曲”,唐人孙过庭所谓“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秒,一点之内,殊妞挫于毫芒,”在这里都能得到丰富的印证。另外,此帖中有三个“不”字,“羲之报”三字也出现两次,但都无一相同,最后一个“报”字,侧锋效果特别突出,更显出书家不拘一格、任惫挥洒皆成逸趣的非凡气度和艺术功力。而这些,在其他书家作品中是很难见到的。原帖释文为:

        初月十二日,山阴羲之报。近欲遣此书,济行无人,不

    办遣信。昨至此,且得去月十六日书,虽远为慰。过嘱卿佳

    不?吾诸患殊劣殊劣,方阶道优悴,力不具。羲之报。

    《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

    以上三帖裱作一轴,共1行,白蔗纸本,纵28.7厘米,横63厘米,现藏于日本皇室。帖_上有日本桓武夭王延历年号三郎(公元782-805年),说明早在中唐德宗时就已传入日本,或谓鉴真和尚东渡时带去。帖上还育梁代模书人徐僧权、姚怀珍的签押,但三帖均为唐代响拓,幕填极精,人谓f真迹一等。其释文为:

        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茶毒,追惟酷甚,号慕

    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里吊郭修复,未获奔驰,哀

    毒盖深,奈何奈何I临纸感.ti,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二谢面未?比面,迟承良不静。羲之女爱再拜,想邵儿

    悉佳,前患者善,所送议当试寻省,左边剧。

        得示,知足下犹未佳,耿耿,吾亦劣劣。明日出乃行,

    不欲触雾故也。迟散。王羲之顿首。

    从内容和字势来看,三帖并非一时所写,文字内容亦无联系。下面着重分析一下《丧乱帖》,以见一斑。

      “离”字古代与“催”字通用,“催”者,遭遇也,“茶”为苦叶,“毒”指鳌虫,“茶毒”比喻一种十分严酷的找杀或毒害。从帖文来看,王羲之是怀着一种极为悲痛的心情追忆一幕极度动乱、先墓涂炭、痛绝人寰的乱世情景。感情真切,凄厉动人,应是写实的文字。过江之后,王敦之乱,其祸未及王家,苏峻之乱,远未乱到那种程度,孙恩之乱,王羲之早已去世多年,那末,此乱必在以前。后在《宝晋斋帖》中看到一《!日京帖》,又名《先墓枯》,内容与此帖内容大致相同而文字比较简略,该帖明指“先墓”就在“旧京”,即西晋京城洛阳。所忆之西晋末年,的确是一个“丧乱之极”的时代。西晋永嘉五年四月,汉石勒俘杀羲之族伯王衍,王公以下死者十余万人,六月,刘暇陷洛阳,又杀宫吏、士民三万余人,焚洛阳、掘西晋诸胶墓,大批中原士族仓皇南逃。其残酷程度正如后来刘艰致司马睿的《劝进表》所说:“臣每览史籍,观之前载,厄运之极,古今未有。”当时王羲之已经九岁,那些情况自然是记得的。此帖书于何时呢?帖中云“虽即修复,未获奔驰。”说明是写于修复陵墓不久。渡江以后,王羲之逝世以前,收复洛阳只有一次,即永和十二年(公元356年)八月。时植温出兵大败姚襄,洛阳守军出降,桓温人洛后,随即修复诸陵。收复失地、修复陵墓,无疑是震动朝野的一件大事。早在建武初年,晋憨帝就曾诏司马睿希望能有一天“修复陵庙,以雪大耻。”陵墓修复以后,晋穆帝司马腆曾率领群臣在太极殿服组三日。王羲之在此期间不止一次的书写有关修墓的信函,并因为不能亲自至洛阳扫墓(“未获奔驰”)而表示遗憾和不安,是很自然的。《!日京帖》书于十月十七日,当系羲之得知修陵消息不久。《丧乱咕》也当书于此时前后。如时隔太久,时过境迁,就很难再有那样激烈的情怀了。

下面我们对《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的收笔规律做了分析

为何王羲之书法至今无人超越?

王羲之 约303年—361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

有“书圣”之称的王羲之,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博采众长,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王羲之不仅精于笔法,在处理字形方面,也有着古今鲜见的大才力。

李志敏评价:“王羲之的书法既表现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又表现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冲和。”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冯承素摹本

王羲之的书法之美,

美到了遥不可及的境界,

世人常用曹植《洛神赋》中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来赞美这位东晋著名书法家。

王羲之的字寓刚健于优美,

真态多姿,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尽显其行笔之特点和用笔之技巧。

书圣王羲之广采众长,自成一家,不仅作为中国书法史上一座极具象征性丰碑深远影响中国千年书法,还留下了大量的丰富多样的书法精品,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吧!

△ 《黄庭经》

《黄庭经》,王羲之小楷作品,一百行。原本为黄素绢本,在宋代曾摹刻上石,有拓本流传。此帖其法极严,其气亦逸,有秀美开朗之意态。

《黄庭经》是中国道教的经典著作,相传为老子所写,内容是以七言歌诀,讲述道教养生修炼的道理。《黄庭经》字数不多,却内容深奥,语意深远,是道家必修的经典。关于《黄庭经》,在民间还流传着羲之以白鹅换帖的故事,中国唐代大诗人李白就写有"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经换白鹅"的诗句。因此,后人都习惯把王羲之书写的《黄庭经》叫做"换鹅经"。

△《十七帖》

(图片右侧,上下滑动可看全图)

《十七帖》是著名的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迹早佚,现传世《十七帖》是刻本。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记载了《十七帖》原墨迹的情况:“《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是煊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购求二王书,大王书有三千纸,率以一丈二尺为卷,取其书迹与言语以类相从缀成卷。”

唐宋以来,《十七帖》一直作为学习草书的无上范本,被书家奉为“书中龙象”。它在草书中的地位可以相当于行书中的《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

《十七帖》风格冲和典雅,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绝无一般草书狂怪怒张之习,透出一种中正平和的气象。如宋黄伯思说:“此帖逸少书中龙也”。

孙过庭曾说过:“子敬(王献之)已下,莫不鼓努为力,标置成体”,即王羲之以下,都是在写字时故意用力,故意要表现自己有自己的艺术风格,这样就反而失去书写时的自然之美了。此帖前人评价甚高。种对比式的评论,对书法欣赏很有启示。

△《追寻帖》

《追寻帖》王羲之的行草书,共11行103字,字里行间流露着一种人到暮年的浓厚伤感,其中频哀感、哭之、酸塞等都在给人们传递着这样一份心态。

在《追寻帖》中,王羲之说到他每天起床后要“服食行散”,也因此感觉特别疲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王羲之晚年,身体虽然已经衰弱了,但他还保持着“服食”的习惯。

服食之后因为需要到户外行走散发,但此时王羲之的体力已经很难维持,因此也就感觉更加顿乏,无益于身体。但王羲之对服食的执迷,不但毁了身体,也造就了他个人的悲剧。如果没有这个习惯,王羲之估计享年应该能超过60岁。

在《追寻帖》开头的“追寻伤悼”,清代的王澍认为是王羲之因为长子的不幸夭折而感。米芾认为此帖是王献之代笔,但黄伯思则认为不然。年代久远、翻刻诸多,难以定论。此帖在《大观帖》、《快雪堂帖》亦有收刻。

△《游目帖》

此帖书法妍美而不柔媚,矫捷而不轻佻,求雄强而不强作怒张,得巧妙而不矜持 造作。明方孝孺称赞云:“《游目帖》寓森严于纵逸,蓄圆劲于蹈厉,其起止屈折, 如天造神运,变化倏忽,莫可端倪,令人惊叹自失。”

当然,“书圣”的传世作品有很多,今天就不一一列举了,后面给大家推荐一套《王羲之书法集》,本套书籍采用仿古手工线装定制而成,传统典雅的装订风格与独特视觉美感的书法艺术完美融合,令人赏心悦目。

本书采用的墨迹底本以宋刻法帖为主,只有少数作品取用明、清刻本。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大都散落各处,被不同地方、藏家收藏,难得集齐互较。本书将收集整理成册,方便读者学习研究。

在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常见一贴多名的现象,本书则采用较为通用的名称。书帖释文字均采用简体,更适合读者阅读研习。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