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当代书法作品_当代书法网

王羲之书法十七帖(高清完整版)

2019年01月10日 16:37:0929997人参与0

王羲之书法十七帖(高清完整版)

说说王羲之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一文中曾经指出:

        盖其时释教广被,颇扬脱俗之风,而老庄之说亦大盛。

    其因佛而崇老庄为反动,而厌离世间则一致,相拒而实相

    扇。终乃汗漫而为清谈。渡江之后,此风弥甚。

    由于佛、老相扇,更加深了离世脱俗之风,这在王羲之身上表现得十分清楚。至于清谈、讲求仪表、服食、游山玩水和对生老病死的特殊敏感等当时贵族中流行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好尚,亦无不在王羲之身上有明显的反映,有些方面他还陷得很深。

    魏晋时期清谈的内容已由汉末以名教(儒学)为主和标准的清议,转变为老庄的玄学。如前所述,王羲之前期是比较务实的,不以清谈家名世,但他对当时流行的清谈很赞赏,并有相当修养。如当时的清谈领袖殷浩就很赏识他,称他为“清鉴贵要”。他的书信中也常有“助明清谈”、“足下请谈,想必有理”等等。减否人物是清议的主要内容之一,“经明行修”是汉末选拔人材的重要依据,魏晋以后,特别是东晋以后,评论人的才情仪表仍很流行,但加入了更多的审美性质,风度潇洒、形象蛟美是当时贵族子弟追求的理想。《世说新语》记载,当王羲之看到杜弘治时,叹日:“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该书还记载:“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可见他自己风度亦极潇洒。

    “服食”是魏晋时期上层社会中非常流行的一种嗜好。服食是指服用一种药石,服后药性散发,反映十分强烈,故又名“服石”或“服散”,服后身体发热,需要冷食,故又名“寒食散”;据说此药主要由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石硫黄等五种石料组成,故有时又叫“五石散”。“五石散”本来是古代方士们炼丹所得的一种散药,汉代已经制出,但余广泛流行,经曹魏时何晏的提倡才在贵族当中大量传播。据说常服此药可以使身体健康、容光焕发,延年益寿。魏晋士族讲求仪表,希图长生,故服食之凤颇为流行。王羲之是服食的热情支持者和实践者,这在当时的史书、笔记文和他的书信中记载是很多的。如《晋书·王羲之传》说:“羲之雅好服食养性”。又说:“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探药石不远千里”。《全晋文》记载了他自云服食的效果:“服足下五色石膏散,身轻行动如飞也”。《淳化阁·想宾帖》云:“比大近不复服散,常将}U厘也。此药为益如君告”。他有时还向人介绍经验或交流心得。有一帖说:',MR食故不可乃将冷药,仆即复是中之者”。又一帖说:“戎盐乃要也,是服食所须”。但有时他似乎也怀疑服食的作用,如《淳化阁·追寻帖》云:“吾昨频哀感,便欲不自胜举,旦服散行之,益顿乏”。《转佳帖》云:“散系转久,此亦难以术泰。不去人间而欲求分外,此或速弊,皆如君言”。


  《十七帖》介绍

        《十七帖》是著名的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迹早佚,现传世《十七帖》是刻本。唐张彦远《法书要录》记载了《十七帖》原墨迹的情况:“《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页观中内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是煌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购求二王书,大王书有三千纸,率以丈二尺为卷,取其书迹与言语以类相从级成卷。”

        此帖为一组书信,据考证是写给他朋友益州刺史周折的。书写时间从永和三年到升平五年(公元347-361年),时间长达十四年之久,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书法发展的重要资料。清人包世臣有《十七帖疏征》一文可以参考。

        此帖前人评价甚高。如宋黄伯说:“此帖逸少书中龙也”。朱熹说“玩其笔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与法縛,不求法脱。所渭一一从自己胸襟中流出者。”也有人认为此帖“笔法古质淫然,有篆籀遗意”。这些评价都很中肯。尤其说它们写的从容不受法的拘束,好像从自己胸中自然流出一样,最为深刻准确。孙过庭曾说过:“子敬(王献之)已下,莫不鼓努为力,标置成体”,即王羲之以下,都是在写字时故意用力,故意要表现自己有自己的艺术风格,这样就反而失去书写时的自然之美了。这样对比式的评论,对书法欣赏很有启示。


王羲之书法十七帖:

王羲之书法十七帖1

王羲之书法十七帖2

王羲之书法十七帖3

王羲之书法十七帖4

王羲之书法十七帖5

王羲之书法十七帖6

王羲之书法十七帖7

王羲之书法十七帖8

王羲之书法十七帖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