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当代书法作品_当代书法网

王羲之的书法被誉为什么?

2019年01月10日 16:31:395384人参与0

王羲之书法被誉为什么?

王羲之被誉为:书圣

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神龙本原迹



说说王羲之

    关于道家(老庄)思想:王羲之家族很早就信奉“五斗米道”。“五斗米道”即“天师道”,由张道陵在东汉顺帝年间创立,因入道需出五斗米得名,奉老子为教祖,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原来主要在农民之中传播,西晋以后,士大夫中也有人入道。王羲之信奉“五斗米道”最典型的自我表白是其《誓墓文》。如其中曾说:“子不子,”二名教所不得容也”,“每仰咏老氏、周任之诫,常恐死亡无日,忧及宗祀,岂在微身而已”,“止足之分,定之于今”。老子曾有“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等语。是在说明,他的誓墓行动是符合老子、庄周教导,没有违背父母的信仰。四十四年以后,他的儿子王凝之为会稽内史时,因迷信五斗米道,不进行战备,而祈祷“鬼兵(幻想中的道兵)相助”。结果被另一些“五斗米道”信徒孙恩起义军所杀。王羲之本人当然不会这样糊涂,但他受道教思想影响还是很明显的。如他自云“素无廊庙志”,“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以至最后终于誓墓不仕,隐逸至死,另外,《晋书·郡情传》载:惜“会弟昙卒,益无处世意。在郡优游,颇称简默。与姊夫王羲之、高士许询,并有迈世之风,俱栖心绝毅,修黄老之术”。可见他不仅是被动地受累庭影响,本人也是自觉地努力实践的。

    关一子佛教:有不夕材料证明,王羲之晚年还是相信佛理的。《法书要录·右军书记》收了他这样一封信:

        省示。知足下奉法,转到胜理,极此。此故荡涤尘垢,

    研遗滞虑,可谓尽矣,无以复加。漆园比之,殊诞漫如下言

    也。吾所奉设教意正同,但为形迹小异耳。方欲尽心此事,

    所以重增辞世之笃。今虽形系于俗,城心终日,常在于此,

    足下试观其终。

    可以看出,这封信是写给佛教徒的,很可能是写给支道林的,其中的“奉法”“荡涤尘垢”等都是佛教常用语。他将他所信仰的五斗米道和佛教相比,认为教义相同,只是形式小异。由于觉得佛教说理透彻,竟骂起他祖辈信奉的道教创始人之一漆园(即庄周,庄曾作过漆园地区小吏)来了。他由于读了佛经,更增加了他的辞世之志,他虽然没有出家当和尚(形系于俗),但其心很诚,并要那位佛教徒看他的结果。

    在王羲之的书信中还有“欲穷‘本无论’小进也”。“本无论”是佛教的墓本理论。王羲之和著名的佛教学者支遁关系十分密切。支遁(公元 314-366年),字道林,是佛教般若学六大家之一,他发挥了般若学的“性空”思想,宣扬“即色是空”,著有《即色游玄论》等,亦善玄谈。王羲之晚年热心研究佛理,当和受他影响有关。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