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论文 | 边建国:归程何处—当代书法创作走向刍谈

2019年01月01日 08:56:022519人参与0

边建国:归程何处

—当代书法创作走向刍谈

边建国

    一部艺术史就是一部创新史,就是各种艺术门类不断发展变化,新的应运而生,IH的衰微没落的历史。那么,艺术的这种发展变化,普遍遵循一种什么样的规律?作为艺术的书法是否也正在沿肴这样的规律发展?换个角度讲,当代书法创作在发展走向上正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它的方向到底在哪里?怎样的创作行为方能使书法艺术之树长青?

艺术因何会有繁荣与衰微

      自人猿拇别,仓领造字,中华民族开始文明的历史以来,五千多年的文化长河中,有多少艺术门类和形式应运而生,鼎盛一时。同时,其中又有多少如云烟过眼,不断走向衰落,有的甚至已经荡然无存。那么,就一种艺术门类和形式而言,它的产生、繁荣、鼎盛、衰微甚至灭绝究竟原因何在?这里有没有值得认知的规律性东西兮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对多种艺术门类的发展轨迹作过细致的考察之后,这样一种认识逐渐在笔者的脑海中清晰:大体说来,每种艺术形式都是源于群众,起自通俗,先是在百姓中流传,逐步发展到社会各阶层,此时文人开始参与创作.使之从草创到成熟,由通俗到高雅,受到大众和文人的一致认同和欢迎,从而达到它的鼎盛期,成为一时风尚。高雅的趋势继续发展,到一定程度,与时代发展、群众需求的变化产生了反差,一般群众不再欣赏。完善到一定程度,没有了发挥的余地,于是一批执著于斯的文人就开始对它进行雕琢,使它变得奇形怪状,变得晦涩起来。于是群众就开始看不懂,就会离它而去,这门艺术也就衰落了。也有这种情况,如果这种艺术形式能够还“雅”为“俗”,重新适应时代,底得群众,那它还能够获得再造和新生,迎来新的繁荣。能够说明这条规律,最为典型的当属“词”的发展历史。词产生于民间,一开始是隋唐时期民间流传的但曲小调,即我们现在发现的敦熄曲子词。中唐前后一批接近人民的文人,如张志和、白居易等,开始进行词的创作,至晚唐的温庭药、南唐李煌,“词”这种艺术形式已经完备。随着时代的推演,至宋,词达到了它的全盛时期,豪放派、婉约派,流派纷争,词家迭出,蔚为大观。群众基础也是前所未有,“有井水处即有柳词”即是明证。再往后发展,一批文人开始对其雕琢,出现了周邦彦、姜白石、吴文英等词人,形成了大展词派、格律词派,他们一味在格律、词章上下功夫,内容逐渐贫乏,词境开始晦涩,宋词渐渐失去群众,开始江河日下。时代发展到今天,“歌词”—我们可以认为它是“词”在白话文时代的一种新形式,因为由“雅”返“俗”,又让群众看懂和接受,出现了“词”的再次繁荣。上述艺术发展规律中的时代变化因素,即人民的物质生产条件、科技文化水平的变化、决定着群众文化需求的变化,同时集中表现为群众文化需求的变化,二者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艺术何时繁荣?当它靠近群众时;艺术何时衰微?当它脱离群众时。换个角度说:不顾大众文化需求的纯梓艺术化追求是一门艺术走向衰微的开端。

当代书法创作趋势揣测

    前述研究艺术发展普遍规律的目的,在于为判断和评价当今书法创作提供一种背景,即从总体艺术规律出发,从文化生态的演进角度出发来考察书法发展。那么,如此来说,当前的书法创作在发展趋势上究竟有什么特点呢?

    笔者认为,当代书法创作整体上主要呈现出这样四方面趋向:首先是极力迫求形式美。这一点无须我多费笔墨,近二十年来的书法创作,基本上是围绕着各种书法展览活动而运行的。

书法作品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追求一种‘·展厅效果”,材料的选用,字体的选择,内容的斟爵瞥裂法、笔法的应用都以“形式美”为旨归。对形式的追求,对视觉效果的追求,已经到了弹精竭虑的地步。无论是传统派、现代派还是最近兴起的学院派,对此都不遗余力。纵向的作历史比较,当今书法创作对外在形式美的有意识追求,显然己经远远超过了历史上每一个时期。再是,追求书写技巧的精L。传统书法的书写技巧十分丰富。实事求是地讲.在书法热兴起初期,人们对书写技巧的理解和掌握是幼稚的,只要我们翻开当时的些作品集一看便知。这种现象直到现在还在一些书家作品里表现出来。但是近几年来,特别是在三十几岁、四十上下的这一代在书坛上初露峥嵘的青年书法家的创作里,已经表现出了一种十分自觉的对书写技巧的追求。这些人大多持有当今书法创作是技巧的沦丧的观点,而在自己的作品里极力表现出笔法的丰富,技巧的精工,让人十分突出地感到技巧的纯熟。他们的这种观点和他们的创作追求,事实上已经形成了当今书法创作的潮流。而且值得玩味的是,这种潮流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即越是年轻人就越认同这样的观点,做这样的追求。第三,是追求创作主题的表现。这在吸收西方文明的现代派和刚刚兴起的学院派创作中表现尤为突出。现代派书法把绘画的某些构图法则引入书法,运用书写和设计的多种手段,把字夸张、变形、分割、重组,以此来表达创作者的某种思想。学院派创作自谓“主题先行”,在创作之前,已经有了明确的主题,书写内容、笔墨技巧、形式构成都为这一主题服务。这一类追求主题表现的书法创作在一定范围十分兴盛,也形成了当代书法创作的一种潮流。四是对非书法本体因素的忽略。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儿千年的承传发展中,在具体的笔墨技巧和形式之外,人们又给它寄予了多种文化期待,比如文章辞藻、人品道德、学识修养、甚至官位资历等等,这些并非书法本体的文化因素与书法本体艺术因素一同构成了书法的人文特征。无疑,过去的书法创作和评价十分注重这些东西。而当代的书法创作活动在追求技巧和形式的同时,已经越来越忽略这些。当前,对“书法家学者化”的呼吁,十分具体地体现了这一点,“学者化”的目的表现在创作上,就是增加日趋减少的书法作品的文化含量。

    让我们把以上对书法创作趋向的具体分析拉将回来,把它放在艺术演进的历史宏观角度作些分析。毋庸置疑,这四方面创作趋向的基本前提是毛笔作为日常书写工具退出历史舞台,书法的实用性日渐退化,同时,这正恰恰是书法的实用性消退之后,书法创作在向着“更加艺术化”的方向迈进的体现。上文在分析一个艺术门类的繁荣与衰微的规律时,我们发现“不顾大众文化需求的纯粹艺术化追求是一门艺术走向衰微的开端”,那么,书法的这种更加艺术化的方向,是否也忽视了大众文化需求,在书法热已持续近二十年,各项展览、赛事频繁,多种书法团体活跃的今天,是否潜伏着这种“衰微”的危机呢?让我们来观察几个现象:很多大型的书法展览,特别是一些比较前卫的书法展览,除开幕式用请柬邀来一大批人热闹一下之外,以后几天基本冷冷清清。即便是国展、中青展这样的大展也都是来自天南海北的书法家和爱好者来观看,普通百姓极少涉足。如果有一些群众偶尔参观了这些展览,你问他感受如何,十有八九的回答是“看不懂”。一定程度上,书法作品成了圈内人自我欣赏的掌中玩物;再看一些作品拍卖会和书画店里经营的作品,成交的绝大部分是古人或名人的作品,而当今一些艺术水平很高的大家之作却少有成交。倘若比较起来,会有这样“几多”,古人比今人的多,名人比书家的多,年龄大的比年龄小的多,传统类型的比纯艺术的多,现代派的作品少的可怜;走在大街上看到的招牌匾额大多并非出自大家之手;报纸上、电视里宣传的所谓“书法家”十之八九并非真正艺术水平很高的书法家;名目繁多的各类书法作品集有多少印数超过I万,哪一本超过20万?……这种种迹象表明,我们现在的书法创作似乎正在一步步脱离群众,向着群众普遍的审美需求一步步越走越远。难道书法也落人了那条规律?这种现象是怎么造成的?笔者认为.每一种艺术门类都有两种属性或者叫两种生态,一种是它的文化属性,即它首先是一种存在于社会,存在于人群的属于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的艺术形式;一种是它的艺术属性,也就是它作为一门艺术,在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制约之下,呈现的各种高低层次不同的表现形态。两种不同的属性对艺术发展有着不同的要求。文化属性的要求,集中表现为群众的需求,就是被大多数的人所认知与接受,这是艺术存在的群众基础和土壤;艺术属性对它的需求,就是纯粹艺术化的发展,技巧的精工,形式的完美,内容的丰富。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在艺术的鼎盛时期。两者是统一的、平衡的。过了鼎盛期,艺术需求要求这门艺术继续向更高层次发展,两者开始不平衡,艺术需求逐步加强,文化需求渐渐削弱,此时这门艺术开始逐步脱离群众,失去土壤,走向衰微。书法创作的发展也是这样,已经逐步脱离了日常实用的书法,成了专门的艺术,它的追求者正在不断完善它的技巧,雕琢它的形式,抽象它的内容,从而使它离群众越来越远。

    或者有人提出,“阳春白雪”自然“和者盖寡”,但阳春白雪的存在就已经说明了它有一定的群众需求。同时,我们还是要看它是否在不断地引导群众的需求,从而离群众越来越近,否则,它的存在便不会长久。况且,本文探讨的问题,主要是研究艺术发展的趋势,“趋势”就不一定十分具体地体现在每一门艺术形式的每一个阶段。“阳春白雪”每每也可以在历史上存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但如果它依然我行我素,永远不研究和适应群众需求,那它注定要“衰微”。更进一步说,我想我们谁也不愿意看到,谁也不愿意把书法发展成为仅仅是文人书斋中的“阳春白雪”。

我们应该怎么办

    从根本上说,艺术的变化应该取决于大众文化需求的变化,因为大众的文化消费需求决定着艺术的振兴和衰落。但追求艺术水平的更高、更精、更纯,不是书法家的错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当书法脱离实用以后,让它靠什么来继续赢得大众?我想,办法就是“让书法走进生活”。在我们民族,作为一门优秀的传统艺术,书法源远流长,根深蒂固,大众对书法的需求是自然存在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认识、理解、把握和运用。那种责怪群众不懂艺术的做法是未能认识这种需求的表现,同时也进一步把书法推向衰微。书法能否走进生活,两个层面的作用非常关键:从组织的角度讲,各级书协组织、各类书法团体要抓普及、抓宣传、抓载体,利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提高全社会对书法的欣赏水平,同时为书法创作走人生活创造环境和机会;从创作的角度讲,书法家要从宏观的角度来把握和调整自己的创作行为,不把书法搞成个人化、书斋化、纯粹化的东西,努力提高书法作品的文化含量。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精品生产,创造出更多的无愧时代的大作、力作;一手抓适合大众消费的创作,让书法走近百姓,提高百姓欣赏水平,使二者相得益彰,高雅引导通俗,通俗促进高雅。这样就会形成既有利于书法精品产生又有利于大众需求的良好环境,最终会有利于书法艺术的发展,保持书法艺术之树永远茂盛。

    笔者写作此文并非无视或贬低书法作品的艺术性,而是想从文化演变、艺术发展的宏观角度,为当代书法创作开辟一个视角。也源于对书法的挚爱和对保持书法永久生命力的期待。“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任何艺术的发展都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如何创造出无愧这个时代的书法艺术,如何让书法艺术的大树长青,需要我们共同去努力。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