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袁伦权:书法回归传统辨

2018年03月25日 00:28:502810人参与0

回归传统辨

袁伦权

    中国书坛,由文革期间的凋零衰败,经七八年过后的苏醒、复兴、奋发,进人了热火朝天,蓬勃发展的今天。“书法热”的勃兴,更由于各类展览、大赛的推波助澜,不幸步人了浮躁的误区。近两年,赖有识之士振臂一呼,又开始离开误区,向回顾反思、检讨总结转向。“向传统回归”这个口号,正是顺应这个潮流而产生的。

    本文拟就“向传统回归”这五个字略陈己见。


一、“向传统回归”最根本的是心态的回归


    笔者以为,明清以前的书法,大抵是以实用为主的。无论碑码、信札,还是告示、店招等,无一不是为了实用。明清以后,随着文人雅士间酬醉的增多,宫室、楼观、寺庙匾额的盛行,书法才由实用逐步向观赏性方向转换。—盛唐时代题壁书法盛行,但那主要是书法家情感的宜泄,却不是为满足群众的观赏而书。

    蔡a在《笔势》中说:“书者,散也。欲先散怀抱,任意?6情,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先静坐默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沈密神采,如对至尊,则无不善也。”欧阳询也说:“莹神静虑,端己正容,秉笔思生,临池志逸。”最喜爱王羲之书法的唐太宗李世民,在(论笔法)中更进一步明确:“欲书之事,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

    以上诸段书论,主要说明书家书字时,一定不能有功利心。必须心态平和,更不可背上“参展”、“获奖”的包袱。写字,无非就是“写字”。“写”者“泻”也。只须把心中所思,直接“泻”到纸上就行了。

    (那么,技法呢?技巧呢?且慢,我这儿指的当然是技法能熟练地掌握,技巧能熟练地运用者,而绝非连简单的执笔运笔,提按顿挫绞转都不懂的初学者。—见本文第三点)

    愚以为,当代某些人为人展、人选、获奖而反复“创作”同一幅字,甚至食不甘味,寐不安寝,纸废三刀,笔秃五支的做法,从进取精神和严肃对待展览来说是对的。但在对书法的根本认识上则不可取。我觉得:“书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抒发”。—情感的抒发。《兰亭序)的萧疏散淡、(祭侄稿)的悲愤勃郁,书家情感正从字里行间旧泊流出。而晋唐的历史烙印,也正从王羲之、颜真卿的笔毫下凸现出来。这才是真正的书法—抒发。试想,若以王、颜二人交换书写《序)、《稿),能有这天下第一、第二行书么?就以传说中所说,王羲之重写二十几遍《兰亭序》,然均无超过第一幅者,无他,心态、环境使然也。若以技法技巧论,恐怕是无法解释的吧!如果以今人“废纸三刀、秃笔五支”的做法,大王以他纯熟的驭笔技巧,多次反复书写《兰亭序》,那不知还有多少天下第一行书流传后世了。

    根据笔者经验,平常练习书法(非临摹)中,只要自觉好的,就拣来放在一边。积少成多,到需要参展或赠人时,只须在其中精选就足矣。且往往可以选出意料之外、自己满意的佳作。那种临时抱佛脚、为“参展、获奖”而“创作”,或者临时应酬性的书写,则往往事倍功半。

    话扯远了,又说回来。王、颜二人书《兰亭序)、《祭侄稿)时,何曾想到要留名百代?《序》者,无非为群贤雅集曲水流筋之余传观传观,添点儿稚兴,抒发自己一点情感而已。《稿》则纯粹就是一篇祭文。

    现在有相当一部分书家,已逐渐明白这个道理,在提倡用“平常心”对待书法了。这才是一种正常的、正确的心态,也是广大书家应该遵循的书写创作规律。那种届展之前办班,猜测评委好尚.揣摸书坛时风.或反复书写同一种内容、同一种字体、同一幅作品的办法.可以培养出参展、获奖的人,却不能培养出真正的书法家。我有一个祀忧:五百年后,我们中相当一部分获金奖、获大奖的书法作品,得到后人的评价是什么?除了作为资料,具备一点儿保存价值外,能为后人确认为“法书”的,能有儿幅?

    书法,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做学问。不能大轰大嗡,不能急功近利,必须以古人的平常心态,心平气和地去书写。书法,是寂寞之进。


二、“向传统回归”最重要的是学养的回归


    翻开一部书法史,凡大家者,无一不是学富五车的硕儒。仍以前举《兰亭序)、(祭侄稿)为例。即使是用刻板的印刷体字把它们排印出来,也仍是一篇文辞优美、情真意挚的散文。又如

  《寒食帖》(苏轼)、《洞庭春色赋》(苏轼)、《书谱》(孙过庭)乃至许多书家的自书诗作,均能表现出书写者在文字上的造诣。一部《书谱),还仅仅是(序),就涉及到多少美学范畴啊!书法本体、谋篇布局、用笔用墨、书家书评,真是汪洋态肆,洋洋大观矣!


寒食帖.jpg

图寒食帖


    书法,是国学的一部分。国学涵盖之广、之深,上下五千年,是浩瀚无边的。要学好书法,必须学好文、史、哲、诸子百家,唐宋金元,乃至触类旁通,音乐、舞蹈、美术、雕塑……甚至近代东渐的“西学”,也是当代书家应掌握的知识。

    一个成熟的书家,首要的一点,必须具备精深的古文字学知识。字之六义及演变历史,必须了然于胸。我曾见相当一部分“获奖”书家(包括最正宗的国展、省展),在书写中随意性极强,添减笔划,拼合字形,真是“左右逢源”。一个老夫子曾笑语我:“此当代仓领也!”我则只能答之以无奈的一笑。—为我们的书坛,也为我们的评委!

    我有一个建议:我们的书展,最好不评奖。如果要评奖,特别是三等奖以上者,最好评委署名,以示负责,并分别点评优劣,以引导观众提高鉴赏、审美水平。另外,凡有“硬伤”(错字、别字等,但通假字除外)者,无论其书写水平多高,一律不得获奖。纵然人选,也要指出其错在何处,以免误导,谬种流传,贻笑通人。其三,最好书自作诗、词、文、联。尤其是对获奖者,更应该如此要求。老是抄古人,炒陈饭,那我们这一代书坛会出现文化的断层,五百年后我们会被后人看作“抄文公”、“抄经手”,而我们自己也无法向后人交代。

    纵观当今书坛,凡70岁以上书家,鲜有不是宿濡者。盖其在幼年时即受过严格的国学教育。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是必修课。既长,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笔记、小说,无不广泛涉猎,终成大家。

    曾听一位老书家说,书法,说到底,写到老来就是写学问,写修养了。我是深以为然的。试看许多不以书艺名世的大学问家,偶然提笔写出来的字却书卷气十足。此为何?就在于其学问精深,修养到家也。

    扬雄说:“书为心画。”刘熙载又进一步说明:“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他还说:“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日如其人而已。”张旭教授颜真卿也说:

  “非志士高人,诅可言要妙?”古人这些论述和观点,从各个方面明确说明了书法与学养的关系。即以颜真卿论,楷之端庄正肃,行之沉郁激荡,岂是当今书家之可望其项背?

    学养者,学问修养之谓也。这里,学问是第一位的,先有学问,才能有修养。有量才有质。学问是量,修养是质。只有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才能去学。惟学,才能不断进取。一个人的气度、修养全从学问得来。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也。


三、“向技法技巧的回归”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笔者曾在重庆江津师专(现在的重庆师专)参加四川省第二次书学理论研讨会。当时正是书法创新论风行之际。时徐无闻教授尚在世。他在讨论会上,疾言厉色地说:“我请那些创新书家站出来,给我好好写几个唐楷看看!写几个汉隶看着!写几个秦篆肴看!临一幅《兰亭序》看看!”的确,当时确有那么一些人,扛着“书法家”招牌,招摇过市。而字的点划、结体,则茫然不知端

倪。以画代字,非画非字,“主义”、“流派”、“构成”、“本体”、“载体”等新名词,满口都是。可就是写不出几个像样的唐楷、汉隶、秦篆。从那时到现在,已经十几年过去了。无闻教授也作古数年。然而他的话,却时时在我耳边警诫我。即是目前,无闻教授指出的这些书法家,仍在粉墨登场,远未绝迹。—虽然,近两年有所收敛!

    然,古之碑帖,多矣战。苦于萃萃学子,时间有限,精力有限。无法逐一临写。奈何?愚以为:当以多看选临为主。只须选儿本和自己习性相近的碑帖,边看边临,无须亦步亦趋,惟妙惟肖,只须得其精神即可换帖再临。真、草、行、隶、篆,各五至十本即可。但不可忘了一点:多看。多看即博。

    其实,这一点也不算我的发明。梁同书早已有言在先:“帖教人看,不教人摹。今人只是刻舟求剑,将古人书逐一摹画。如小儿写仿本,就便形似,岂后有我?”溯而上之,姜夔也曾有言:“临书易进,摹书易忘。经意与不经意也。”宋曹也说:“初作字,不必多费褚墨,取古善拓本,细玩而熟观之,既复背帖而索之。”学而思,思而学,心中若有成局,然后举笔而追之。似乎了了于心,不能了了于手。再学再思,再思再校,始得其二三,既得其四五,自此纵书,以扩其量。层次更高者,则当“先思其人之梗概,及其人之喜怒哀乐,并详考作书时之时与地,一一会于胸中,然后临摹,即可以涵养性情,感发志气”(蒋骥)。

    书法用笔,总而言之是没有质的变化的。能做到指实掌虚、五指齐力即可。赵孟頫曰:“结字因时而传,用笔千古不易,”正是这个意思。说到笔法的变化,则篆最简,隶次之,楷又次之,行则最为复杂多变。但无论繁简,总的原则仍是“指实掌虚、五指齐力”八个字。因此,只要能正确掌握,熟练运用这八个字,则顿挫、提按、绞转、摇荡、疾徐、勾连、波折、藏露,均可在实践中一一体会,足可举一反三。

    因此,向技法、技巧回归,也就是一个基本功的问题。

    中国书法走到今天,其煌煌业绩,是有目共睹的。长盛不衰的书法热,足可表现出书法的影响力和涵盖面。但正由于面广人多,自有不少的误人歧途者。加上某些新闻媒体的误导,(如口衔笔、脚夹笔写字,以水桶盛若干斤墨汁写一个方圆多少米多少米的巨形字,上了吉尼斯世界记录等等),有引书法走向魔道之虞。而现在有的“回归”说,又多只停留在本文所说的第三点上。有感于此,遂作《回归传统辨》,以正视听,并就教于高明。


袁伦权书法.jpg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