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李亲惠临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高清图

2022年01月15日 21:09:1012801人参与0


李亲惠  1983年出生,汉族,浙江金华人,现居绍兴,自署立木,自省草堂。受父辈影响自幼爱书画艺术,书法学二王,以楷为基,旁涉诸体,与古为徒,多年来潜心研习欧阳询书法,对《九成宫》《化度寺》《虞恭公碑》《皇甫诞碑》等稍有心得。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约貞觀七年(633)四月刻,魏徵撰,碑文二十四行,行50字,額陽文篆“九成宮醴泉銘”六字。傳世宋拓尚多,以明駙馬李琪藏北宋拓本(李祺本)為最早,今在北京故宮博物院。《九成宮醴泉銘》是歐陽詢晚年所寫書法,渾厚沈勁,意態飽滿。寫撇、捺常用圓筆,顯得圓融流暢。寫彎鉤用轉法,曲圓較長,適成全字有力的支撐.這些表現了溶隸於楷的特點。《九成宮醴泉銘》被譽為”天下第一銘”。銘文與碑文分別出自唐代書法家歐陽詢和以直言諫君而聞名的宰相魏征之手,加之當朝皇帝李世民是中國封建社會數以百計帝王中一位較英明的君主,特別是“貞觀之治”被公認為是封建社會的極盛時期撰文銘記,因此《九成宮醴泉銘》碑也被譽為”三絕”碑。其碑布白疏朗,結體化長為方,點畫比較淳厚,用筆穩健含蓄。原碑立於陜西省麟游縣博物館。 唐貞觀五年,太宗皇帝命令修復隋文帝之仁壽宮,改名九成宮。第二年,太宗帝避暑來到九成宮,在遊覽宮中臺觀時,偶然發現有一清泉。太宗帝萬分欣喜,便令魏征撰文,歐陽詢書寫而立一石碑。這便是”九成宮醴泉銘” 。碑載:“貞觀七年四月唐太宗到此,歷覽臺觀,閑步西城之陰,躊躇高閣之下,俯察厥土,微覺有潤,因而以杖導之,有泉隨而湧出。乃承以石檻,引為一渠,其清若鏡,味甘如醴。”說明了醴泉的由來。銘末曰:“黃屋非貴,天下為憂。人玩其華,我取其實。還淳反本,代文以質。居高思墜,持滿戒溢。”頌中有勸,是魏徵對太宗的諫語。 現存書法的宋拓本以故宮博物院李褀藏本與藏於日本東京三井紀念美術館的拓本最為知名。兩件拓本,前者筆墨豐厚,後者風姿瘦勁,可謂同曲異調,各具神彩。歐陽旬書法高華渾穆,豐厚挺拔,既有晉人鳳韻,又開唐人新風,是千余年來楷書登峰造極之作。歷經陳、隋、唐三朝。貞觀初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館學士。歐陽詢書寫此銘,時年七十六歲,此銘是書家代表之作。自古以來,此銘一直被譽為“楷書之極則”。 《醴泉銘》高華渾樸,體方筆圓,此漢之分隸、魏晉之楷合並醞釀而成者。《九成宮醴泉銘》平直中又有精細變化,撇捺用圓筆,鉤多用隸法,直鉤出鋒較短,彎鉤曲圓,結體窄長,寫得工整剛勁,法度森嚴,結體上下勻稱,用筆峭勁穩重,橫畫多稍向上取勢,為歐陽詢的經典之作。


李亲惠六尺宣通临《九成宫醴泉铭


名家朱勇方老师题跋

九成宫醴泉铭

九成宫醴泉铭 秘书监 检校侍中 钜鹿郡公臣魏徵奉

敕[chì]撰zhuàn 维贞观六年孟夏之月,皇帝避暑乎九

成之宫,此则随之仁寿宫也。冠guān山抗殿,绝壑为池,跨水架楹,分

岩耸阙,高阁周建,长廊四起,栋宇胶葛jiāo gě,台榭参差。仰视则迢递tiao di

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珠璧交映,金碧相晖,照灼云霞,蔽亏日

月。观其移山回涧,穷泰极侈,以人从欲,良足深尤。至于炎景流

金,无郁蒸之气,微风徐动,有凄清之凉,信安体之佳所,诚养神

之胜地,汉之甘泉不能尚也。 皇帝爰在弱冠,经营四方,逯lu乎

立年,抚临亿兆,始以武功壹海内,终以文德怀远人。东越青丘,

南逾丹儌jiǎo ,皆献琛chēn奉贽zhì,重译来王,西暨轮台,北拒玄阙,并地列

州县,人充编户。气淑年和,迩安远肃,群生咸遂,灵贶kuàng毕臻zhēn,虽藉

二仪之功,终资一人之虑。遗身利物,栉zhì风沐雨,百姓为心,忧劳

成疾,同尧yáo肌之如腊,甚禹足之胼胝pián zhī,针石屡加,腠cou理犹滞。爰yuán居

京室,每弊炎暑,群下请建离宫,庶可怡神养性。圣上爱一夫之

力,惜十家之产,深闭固拒,未肯俯从。以为随氏,旧宫营于曩代,

弃之则可惜,毁之则重劳,事贵因循,何必改作。于是斫zhuó雕为朴,




损之又损,去其泰甚,葺qì其颓坏,杂丹墀chí以沙砾,间粉壁以涂泥,

玉砌接于土阶,茅茨续于琼室。仰观壮丽,可作鉴于既往,俯察

卑俭[jiǎn],足垂训于后昆。此所谓至人无为,大圣不作,彼竭其力,我

享其功者也。然昔之池沼zhǎo,咸引谷涧,宫城之内,本乏水源,求而

无之,在乎一物,既非人力所致,圣心怀之不忘。粤以四月甲申

朔旬有六日己亥,上及中宫,历览台观,闲步西城之阴,踌躇

高阁之下,俯察厥土,微觉有润,因而以杖导之,有泉随而涌出,

乃承以石槛,引为一渠。其清若镜,味甘如醴,南注丹霄之右,东

流度于双阙,贯穿青琐,萦带紫房,激扬清波,涤荡瑕秽,可以导

养正性,可以澄莹心神。鉴映群形,润生万物,同湛zhan恩之不竭,将

玄泽之常流,匪唯乾象之精,盖亦坤灵之宝。谨案:《礼纬》云:王者

刑杀当罪,赏锡当功,得礼之宜,则醴泉出于阙庭。《鹖hé冠子》曰:圣

人之德,上及太清,下及太宁,中及万灵,则醴泉出。《瑞应图》曰:王

者纯和,饮食不贡献,则醴泉出,饮之令人寿。《东观汉记》曰:光武

中元元年,醴泉出京师,饮之者痼疾皆愈。然则神物之来,寔shí扶

明圣,既可蠲juān兹沉痼gù,又将延彼遐龄。是以百辟卿士,相趋动色,




我后固怀撝挹huī yì,推而弗有,虽休勿休,不徒闻于往昔,以祥为懼ju,

实取验于当今。斯乃上帝玄符,天子令德,岂臣之末学所

能丕[pī]显。但职在记言,属兹书事,不可使国之盛美,有遗典策,敢

陈实录,爰勒斯铭。其词曰: 唯皇抚运,奄壹寰huán宇,千载膺yīng期,万

物斯睹,功高大舜,勤深伯禹,绝后承前,登三迈五。握机蹈矩,乃

圣乃神,武克祸乱,文怀远人,书契未纪,开辟不臣,冠冕并袭,琛

贽咸陈。大道无名,上德不德,玄功潜运,几深莫测,凿井而饮,耕

田而食,靡mi谢天功,安知帝力。上天之载,无臭无声,万类资始,品

物流形,随感变质,应德效灵,介焉如响,赫赫明明。杂沓ta景福,葳wei

蕤rui繁祉,云氏龙官,龟图凤纪,日含五色,乌呈三趾,颂不辍chuò工,笔

无停史。上善降祥,上智斯悦,流谦润下,潺chan湲yuán皎洁,萍旨醴甘,冰

凝镜澈,用之日新,挹yi之无竭。道随时泰,庆与泉流,我后夕惕ti,

虽休弗休,居崇茅宇,乐不般游,黄屋非贵,天下为忧。人玩其华,

我取其实,还淳反本,代文以质,居高思坠,持满戒溢,念兹在兹,

永保贞吉。

兼太子率lu更令勃海男臣欧阳询奉敕chi书。

 

时维戊wu戌xu七月二十八,自省xing草堂李亲惠临。


【译文】                  

《九成宫醴泉铭》 秘书监兼任门下省侍中、钜鹿郡公,臣魏徵奉皇帝之命撰文。 

贞观六年(632)四月,皇帝在九成宫避暑。此地本是隋代所建的仁寿宫。高峻的山巅建造着巍峨的宫殿,围截山谷形成了湖泊。楼阁凌驾于水面,宫阙分布于山岩,高阁密密匝匝,长廊环绕四周,楼宇连绵起伏,台榭参差错落。仰望山巅,悠远缥缈,高达百寻;俯视谷底,险峻深邃,壁立千仞。珠玉相映,金碧辉煌,其光彩能照灼云霞,日月也为之减色。看其移山改涧的宏伟气势,极尽奢侈之能事,如此放纵人的欲望,真是应当大加谴责的。至于在炽热熔金的酷暑天,此地却无闷湿蒸热的暑气。微风徐徐吹来,清凉舒适,的确是很好的安身之所,是怡养心神的佳处,汉代的甘泉宫也是不能超过它的。

 皇帝早在二十岁时就为天下操劳,到了而立之年,成了统治万民的君主。他开始是用武力统一中国,后来又以文德感化远方的民族。东至青丘,南及丹徼,那些边远民族都奉宝备礼,遣使而来,经过辗转的翻译前来朝觐;西到轮台,北抵玄阙,都纳入了国家的版图,列为大唐的州县,把那里的人民也编入了户籍。风调雨顺,粮食丰收,远近之民安乐平和,一切生灵各安其所,各种祥瑞纷纷呈现。这虽然是天地的恩赐,但毕竟要依靠皇帝一个人的谋略。皇帝不爱惜自身,专门为天下着想,风里来雨里去,心中只有百姓,忧国忧民,积劳成疾。他的肌肤像古代的明君唐尧那样干痩枯黄,手脚上磨出的茧子比大禹的还厚。虽经反复治疗,但血脉仍不通畅。住在京城,苦于炎热,群臣因此请求另建避暑的行宫,这样或许可以修身养性。但圣上爱护每一个民夫的劳力,珍惜小民的财富,坚决拒绝,不肯接受群臣的请求。于是想到了隋代的仁寿宫,那是过去建造的,舍弃了十分可惜,毁掉它又相当费力,凡事总以承袭为好,又何必另起炉灶呢?于是去掉隋代旧宫那些华丽的装饰而使之变得质朴,一再减省,去掉过度的奢华,只 修补颓坏的房舍。原先的红色石阶补入的是砂砾,本来雪白的墙壁现在只用泥灰修补。土阶与原有的玉彻相接,茅屋与原有的琼室相连。仰望此宫,其壮丽不减当年,可以作为奢侈者的警戒,细看而今简陋的修补,又足以为后嗣子孙作榜样。这正是古人所谓的至德之人贵在无为,大圣人的作为似乎什么也没做。前人竭尽了全力,我只要安享他的成果就是了。

 但是,过去池沼中的水都是从山涧中引来的,宫城之内本来缺乏水源。遍求不着的,就是这么一样东西。既然不是人力所能办到的,皇帝心中就一直对此念念不忘。四月十六日这一天,皇帝来到中宫,遍赏亭台楼榭,闲步来到西城北面。他在高耸的楼阁下徘徊,俯身察看这里的土地,觉得微微有点湿润,就用手杖疏导,泉水随即涌出,于是派人围榄蓄水,并将其引入石渠 这泉水清澈如镜,甘甜如酒,往南流过丹霄宫的西边,再往东经过双阙之下。穿过重重楼阁,绕过层层宫殿,激扬清波,荡涤污秽。它可以使人气性纯正,心神明净。它能像镜子一样映照出周围的物体,又能滋润万物使其生长,就如同皇帝的恩泽永不枯竭,如河水一般永远流淌。这不仅是上天的精华,也是大地的瑰宝啊! 

据文献记载,《礼纬》说:“帝王对犯人处罚适当,对功臣赏赐得宜,符合礼的规范,那么醴泉就会在宫廷内出现。”《鹖冠子》说:“圣人的恩德能上达于天,下达于地,中达于万物生灵,就会出现醴泉。”《瑞应图》说:“帝王天性纯正平和,饮食不用臣下贡献的珍奇之物,就会有醴泉出现,喝了能使人长寿。”《东观汉记》说:“汉光武帝中元元年(56),醴泉出现在京师洛阳,喝了此水的人身上的多年痼疾尽皆痊愈了。”如此说来,灵异之物的出现,其实是伴随着君王的圣明而来的,醴泉既可祛除积久难治之病,又能使人延年益寿。因此,当皇帝发现 醴泉后,百官公卿们奔走相贺,喜形于色,我君却胸怀谦逊,并不认为醴泉的出现是由于自己的圣明。虽有美德却不自居于美德,这不单单是古人才能做到的了;因祥瑞的出现反而自加戒惧,这种美德在今日得到了验证。醴泉的出现是上天的瑞征,以显示天子的盛德,这乞是末学如我这样的人所能表述的!但我作为史官的职责必须记录发生的事和皇帝说过的话,不可使国家出现如此盛美之事,却在史册中缺失了记载,因此壮着胆子如实作了记录,并以此写成铭文刻碑。颂词曰:皇帝顺应时运,一统天下,开千年而登大宝,临万民而受景仰。大功高于虞舜,勤苦胜于伯禹,空前绝后,超过了三皇五帝那些圣君。皇帝操天下之权柄,遵礼法之规范,既圣德又神明。武能平定祸乱,文能招怀远民。有前人未载的胜绩,能开辟不臣服的远域。来朝的使臣冠冕相望,奇珍异宝一一呈献。大道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上德之人不以德为德,他借自然之力暗中调运,精微深邃不可测度。人民凿井而饮水,耕田而食力,安居乐业,连上天之功都不曾感谢,又何曾想到皇帝的功劳。天道的运行无声无息,但万物赖以滋生,群生应运而发。事物的本体随天人的感应而变化,逢有德之人,便现出祥瑞,即使细微的好处也能体察,将之彰显得明明白白。洪福纷至沓来,祥瑞层出不穷。古代有“云师”、“龙官”、“龟图”、“凤纪”,又有日含五色、乌生三足等等瑞征,传颂于歌词,记载在史籍中,不胜枚举。主上有大善则上天降嘉瑞,主上有大智则万民享安乐。醴泉之出,流注下土,水波潺湲,清澈皎洁,如雨一样清润,似酒一般甘甜,像冰一样晶营,若镜一般明澈。用之常新,取之不尽。盛世的康泰是治道的显现,祥瑞吉庆体现在这泉水之中。而我们的君王却终日不敢懈怠,他并不以吉庆为吉庆,依然身居陋室,不喜逸乐。他不以帝王为贵,唯以天下为忧。人们大都崇尚浮华,他却只取实在的东西。归于淳朴和根本,以质朴代替文饰。居高处思防下坠,端满水生 怕外溢。只有念念不忘这些箴言,才能使国家永保太平。

 兼太子率更令、勃海男欧阳询奉皇帝之命书写。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