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李良东:有关赵孟頫书法的随笔

2018年03月12日 12:30:593718人参与0

李良东:有关赵孟頫书法的随笔


1.jpg

一直很向往这样一种生活:在某个悠闲的午后,泡一杯苦茶,打开一本清清爽爽的字帖,磨一砚老徽墨,用一支精瘦的狼毫,把一份闲雅,随着苦茶的清香,轻轻撒在一张素宣上。


这境界中的那本字帖,当然不应该是王铎、傅山那样的水墨淋漓、真力弥满的长轴巨制,也不应该是怀素徐渭那样纵横奇崛、奔蛇走虺的颠逸之作,它只能是二王、米芾乃至赵孟頫等人所作的轻松、淡雅的小品。


赵孟頫是一个受到双重争议的书法家。一方面,他的书法备受推崇,《元史》本传讲,“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而另一方面,他的书法又受到极大争议。“薄其人遂薄其书”,贬低赵孟頫的书风,认为其书过俗、过媚,傅山、康有为等人的论断四海知名。在他的身后,赞誉和骂声几乎是一样多。


私下里,我要说的是, 赵孟頫的书法大概是古人中最具小资情调的。 赵孟頫的小字,悠雅、散淡,充满了优美平和的意境。试想,如果在一个闲雅精致的房间中,摆上一幅赵的斗方,是多么令人神往。赵孟頫的这种情致,和他的外表、风神也很一致,据说元世祖忽必烈一见赵孟頫,惊呼为“神仙中人”。书如其人,良有以也。


赵孟頫书法的闲雅,来自于他的稳健。从技术纯熟的角度来说,赵的小行书几乎登峰造极。在他的作品中,没有什么故弄玄虚的笔画,没有高难度的技巧,一切都是那样平平实实。可是,你却很难找到他的任何缺点,每一笔都是那样清楚明白,准确无误。如果要打个比喻,有些书法家某些线条可以打99分,然后某些线条却只能打70、80分,而 赵孟頫不然,他的线条虽然很少95分,但每一根线条均可以打90分以上,其稳健令人不寒而栗。这样的书家,使我想起了围棋的李昌镐、象棋的许银川,他们都是以少犯错误而称霸于各自的领域。


我对赵孟頫的学习,始于二十年前。先开始很喜欢,后来受到很多人的影响,觉其太媚而弃之。后来眼界高了,又很喜欢,常在案头观览。在经历了各种书风、流派的洗礼后,重读赵字,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赵孟頫之长处,赵字,在于小字。象他的《前后赤壁赋》、《与山巨源绝交书》等传世名作,均为小字。相反,赵的大字俗弱不堪,远不如他的小字,这是定论,是有道理的。

学习赵字,首要体会他的用笔。 赵孟頫本人很重视用笔,有“用笔千古不易”的名言。他的用笔看似很简单,切入、运行、收锋,几个动作清楚明了。然而最难的,是他对笔锋弹性的把握。在他的手下,笔毫的弹性被运用的出神入化,象一些竖画、反捺等,既饱满、厚实,又活泼灵动,干净挺拔,充分展示了锋芒往来的律动感。


赵字的章法很平和。除了手札的章法比较多变外,其余均以疏朗、匀净为主。我曾经仔细思考其闲雅风神的来源,发现章法其实是这种风神的重要生长点。试想,如果把赵字写紧、写密,象王铎那样,那么,其线条就会显得太平,结字就会显得慵弱。所以,我们在临写或是仿写时,一定要清楚地把握这一点。


这里是我以赵孟頫笔意写的一个斗方,记得那是个初春的傍晚,在临了一段赵字之后,忽有书兴。正好手边有姜白石的名词《暗香》,“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很有意境的词,与赵孟頫的闲雅十分一致。在书写时,尽管当时手边是一张相对较生的白宣,但我用了弹性比较好的狼毫,在用笔上强调干净挺拔,注意笔意的表现,结字以简净为主,章法平稳疏朗,尽量与赵孟頫靠扰,以期求得那一份闲雅的情怀。


写着写着,我忽然想,如果以“旧时月色”这个词来形容赵孟頫,真是再恰当也没有了。一方面,他是宋太祖之子秦王德芳的后裔,作为“旧王孙”在元朝入仕,从而成为他一生荣辱的发端。另一方面,赵孟頫书法的闲雅和当今的书风相比,又何尝不是一片“旧时月色”呢?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