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胡传海:遍地都是“书法家”? 浅谈书家必备三要素

2021年08月01日 20:35:411603人参与0

中国美术报》第018期 书法 17

遍地都是“书法家”?

浅谈书家必备三要素

胡传海

书法在当今成为一种文化潮流,我们到处可以看到拿着毛笔写字的“书法家”,舆论中甚至也出现了“人人都是书法家”的说法,更有甚者认为,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变成会员,就可以自称为“家”了,这无疑是一种误区。当“书法家”这个称呼被用作恭维别人的说辞,也就不那么“值钱了”。那么,到底怎样去衡量“家”这个概念?我想,尽管现代社会的选拔标准和古代有所不同,其中最核心的内涵始终没有变过,并且通用于世界。

回溯宋朝,在那个注重文艺的朝代,能称之为“家”的人并不多,就身份而言,基本上有以下几类。首先是最高统治阶层,如宋徽宗、宋高宗。第二类是苏黄米蔡等,他们通过科举选拔制度得到认可。其中,米芾又有些不同,他不以其官僚身份著称,当看作是有才情的民间艺术家的代表人物。第三类是如欧阳修、朱熹陆游等,他们中有人是政治家,有人被冠以哲学家头衔,但均属宋朝书法家队伍的一部分。由此看来,这个群体的人数也就几百人,核心层仅有几十人。随着历史发展,至清朝300多年间,较为杰出的书法家约750人。可见书史中对书法家这一身份的审定是相对严格的。依我所见,大体上有这样几个标准:

第一是学问。从历代书史中寻见,能称为“书法家”的人皆是有学问的。这里的学问指他对于书法本身的理解。第二是视野和眼光,一个可以称之为“家”的人需要具有宽广的知识面,这样才能够打破不同技能、学术门类间的隔阂,广采博取,并用在自己的书法艺术创作上。比如朱熹,他作为哲学家,对人生这一命题的思考深度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地步,这种精神状态自然而然地显露在其书法中,非寻常气度。最后一个就是才情,这是艺术家的天分之体现,也是其创作能够推动艺术史向前发展的根源。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一点是最重要的。比如米芾,虽然他肚子里的学问不及苏东坡黄庭坚,但其艺术天分极高,因而不影响他成为一流书家。

【宋】 米芾 提刑殿院帖 (局部) 

与古时相比,当今书坛在书法家的选拔方式和获得社会认可的模式上发生了改变,这需要我们警惕。古时,评断和推选一个实力书家更多的是通过口口相传和举荐制度。而今社会中,书法的实用功能价值远低于其艺术审美功能,而大部分民众已经近乎失去了欣赏和品鉴书法艺术的能力。进入书法家协会、参与展览等社会活动,似乎就成为“书法家”的必要履历,是其书法水平的认证书,“书法家”一词也就不再作为人们对一位优秀书家的尊称而存在,慢慢变成了一个职业称谓。

为此,我有着这样两个担忧:第一,书法家协会举办了很多大展、大赛,请许多专家来作评审,经过层层筛选,最后推选出一些优秀作品作者。应该说,这无疑是具有一定公信力的。然而,书法创作并非一锤子买卖,如果我们回过头再去看那些曾经的书法大奖获奖者,就会发现其中有些人已经淡出了书法舞台。这便是说,成为“书法家”并非凭借一幅作品,或是一个奖项便可了事的。所以不能过分地夸张书协或奖项的作用。第二,现在社会上存在一种现象,即是“团体性”展览非常多。尽管以某一派别命名展出,但在团体中,每个人的风格并非一致。这样做的好处是,有时能够达到一种互补模式——各人有各人的创作语汇和风格,放在一起互相映衬,也会有不错的展览效果。但这与古代书法家往往“单打独斗”、自成一派的情况显然不太一样。那么,由这样“团体性”展览所推出的书家,其含金量之高低,便值得我们细细思索了。

书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的艺术门槛低,参与人数多,这无疑是好事。然而也造成了良莠不齐、评断困难的窘境。大众心中对优秀书法作品的评判依托于书法家协会的审核。然而这其中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我曾经形容,中国当代书坛内部是《争座位帖》和《争票子帖》横飞的情况。不少书法创作者没有得到相应的职称,只能在“元宵笔会”或“写春联”等送文化下乡活动中体现实力。也有为权而谋的“宫斗剧”不断上演,内行、外行掺杂,大大影响了人才选拔制度的公平性。

所以若来评断何人可为“家”,就只能回归到前面提到的三要素中去看。是否具有一定的艺术技巧?这是一个基本的技法审核。没有艺术技巧而论创作的只能是空谈,基本功都没过关,又从何而言能否为“家”呢?接下来看学养和眼界。最后看他是否能够运用这些“素材”,孕育出自己的艺术个性,创造出具有个性化的形式语言风格。只有这样,才能不失为真正的“家”。■

 文后问答

中国美术报:文中提到书法家协会内部也存在着鱼龙混杂的情况,您是否可就遴选制度,谈谈能从哪个方面改进?

胡传海:这是个无奈的历史遗留问题,一时间难以改变。但我倒是觉得中国书法家协会可以成立一个专家委员会的机构,这个机构中的评委由公认的专家组成。由他们对每个书协会员进行甄别,对其作品进行品评,然后无记名投票。在品评中,不论职位高低,甚至把作者名字都盖掉,光从作品来审核艺术价值和高度,看是否达到中国书协会员的水平。如果达到,就留下,达不到的,劝其退会。都交由这些个专家委员会集体审核。如此,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声誉便得到了保障,档次也会提高。当然在甄别的过程中,送交的作品要相对的多一点,同时还最好有一些发表过的学术著作,从而综合地来看一个人的整体实力。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