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历史名家书法作品 » 宋代书法

黄庭坚《刘禹锡竹枝词卷》高清版

2020年03月01日 18:59:495635人参与0

黄庭坚《刘禹锡竹枝词卷》绢本草书,30×182.1cm 浙江宁波天一阁藏

  竹枝词是诗的一种体裁,描写一方风土人情。此卷草书唐刘禹锡竹枝词九首,用笔流畅,笔势破竹书,奔放雄健,挺劲瑰丽,随心流转,如龙蛇奔腾之势,充分发挥几十年所练功夫,无所拘束,一气呵成,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跋文有:陈从周题山谷道人真迹后:“瘴雨蛮烟倚竹楼,郎州风味涪州知,枯藤撼处诨抚得,辞句凭陵起墨池。”

  一九八O年庚申三月沙孟海记有:“鲁直好写刘梦得竹枝歌,山谷题跋卷二收一跋,卷八收与梦得他诗并书者一跋,卷九又收二跋,后一跋标出自草,即此本也。编者附注右有石刻四字,知是据石本辑录,未见真迹。宋书家苏、黄齐名,而各有专胜,子瞻师逸少,清臣笔意,姿媚冠冕一世。鲁直真书参《瘗鹤铭》法,跌宕变幻,非子瞻所有。子瞻少作草,鲁直致力伯高,藏真奔轶,绝尘自谓:‘舟中观长者盘桨,群丁拨棹,乃觉少进,有味哉,其言书也。’是卷原藏朱氏别宥斋,今捐献天一阁。鲁直自跋三十一字,行书不署名款,他处题跋亦常无名款,见者无闻言。九百年剧迹,墨气绢色,奕奕动人,几度展玩,铭心弗谖。”一九八七年冬,徐邦达题识“山谷是为元符二年,在戎州城南僻舍,盛暑书梦得词一,跋与此卷当皆晚笔也。”

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



黄庭坚——发蒙读书


    黄庭坚人资聪颖.幼时早慧.传说i卖书一目十行,石过两三遍就可背诵。遵照黄庶写来家书的嘱咐.小庭坚5岁时.开始与哥哥黄大临(字元明,号寅庵)一起上村甲的私塾读朽,接受以(诗经》《论语》(弟子规》《千字文》为主要内容的启蒙教育。

    有一天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所谓“五经”之一的《诗经》之后,入学前已熟读《诗经》的黄庭坚,突发奇想地问塾师迸:“老师,不是说有六经吗?”(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老先生摸着胡子、故作高深地回答道:“通常说《春秋》不算经。另有《乐》书已佚,只称五经之说。”

    放学回家后,读书好求甚解的小庭坚拗劲上来了,找来一本《春秋》穷啃猛读。一个月后,对有些主要篇章.竟能倒背如流,学馆众人无不感到惊奇。有位年长些的同学发言道:据说黄鲁直一岁时抓周就有预兆.孔圣人不是说学而优则仕吗?我看一定会应验在他身上呢!

    小庭坚练习书法不久,一手楷书就写得有模有样,又令启蒙老师赞叹不已:“神童也,这孩子将来即使不功名显达.也能以书法笔墨扬名天下。”

    有一年的清明节后,春山鸟啼,新天雨Wo河堤上莺飞草长,竹筱交阴.山花烂漫.春意盎然。

    私垫先生带着10多个学生,沿着大若塘边的小道来到河岸踏青。望着明月湾的一汉碧水和河岸上农人春耕的景致,老师若有所思.吟出一首‘七绝:“农家四月耕耘忙.山接斜阳水接光。春播秧苗千万垄,夏收黄金谷满仓。”

    老师故作姿态地摇头晃脑.反复吟咏自己事先差不多打好了腹稿的得意之作。在自我欣赏和陶醉之余,还问学生们:‘.谁能学老师的样,即眼前之景,拟作一首绝句?”

    眼见年龄大些的同学均摇头表示不行.年仅7岁的黄庭坚望着远处小桃源有一牧童在放牛.还悠然自得地吹着竹笛。小脑袋一转.稍加思考,即大声吟出一首:


漪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好诗,好诗,黄鲁直真了不起!”小庭坚话音刚落,同学们齐声拍手称赞。

“不错.不错,真的不错,古人言师不必贤于弟子,今可信乎?”老师也忍不住连声称赞弟子。

    在返回学馆的田埂小路上,老先生牵着小庭坚走在队伍的最前列,师生一路高兴而风趣地有问有答。

    先生问:“信口成诗.小子实属不易。”

    弟子答:“才疏学浅,先生多予指教。”

    先生曰:“你的诗.前两句写景状物,有唐诗风韵,后两句也不错,但出于学童之口,稍嫌老于世故。”

    弟子答:“弟子谨遵教诲。”

    先生问:“一首好诗须有好题,犹如好马配好鞍。你的诗拟好题目了吗?”

    弟子答:“弟子先已想好,名之为《牧童》,怎么样?”

    先生回应:“善哉,题目与内容非常切合。”

    老师与学生联手.演绎了原创于孔子的“启发式问答教学”的经典片段。

  夕阳落下去后,依山傍水的井渐趋宁静。山坡、河岸之间家农户的炊烟袅袅升起.整个村落便笼罩于轻柔的烟雾之中。

    一弯新月初上树梢,映照着荷塘水波晃动;此起彼伏的蛙鸣虫吟,偶尔几声人语和狗吠.更显示出春夜乡村的安谧与闲适。

    学馆灯下的老师如往常一样,一边用朱笔批改学生的作业,一边若有所思地想着心事。对于学业精进的黄氏兄弟.秀才出身的老先生,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特别是小庭坚课堂上质疑经书的一些提问,使老师往往不能在课堂上当面解答.时常羞愧得面红耳赤,让他觉得脸上无光。尤其是执掌学馆第二年的一天,他发现了小庭坚题为《送人赴举》的一首七绝:


青衫乌帽芦花鞭,送君归去明主前。

若问旧时黄庭坚,询在人间今八年。


      年仅8岁的童子志向远大,私塾先生非常吃惊。他给黄夫人李氏留卜一封’.二公子人纵之才‘.口后前程不可限G# .老夫刁‘疏学浅.不足以称其师.望另择名师指点”的书信.即不辞而别。

      一直牵头操办村学的黄家.只好另请一位考过贡举的年轻老师来主持学馆。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