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历史名家书法作品 » 宋代书法

蔡襄《澄心堂纸帖》尺牍 超清版

2020年03月01日 17:45:026106人参与0

蔡襄行楷书法作品《澄心堂纸帖》

蔡襄行楷书作品《澄心堂纸帖》尺牍纸本 1063年作 24.7 x 27.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片像素:1752*1583
图片大小:1.02MB


吹彻云箫上紫烟

    金明池中的流水,顿挫缓急,哗啦哗啦歌唱若,流过悠悠八十载;未曾改变的,恐怕只有东京城头,这银白的月光了。

    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981),元夜。

    火树银花,龙舞狮腾,整座城市在一片欢歌笑语之中。就连天上的明月,亦不甘示弱,展开明媚的娇颜,把大地山川来照亮。

    街头,大石狮旁,人群拥挤处,一名少女轻盈植板,婉转唱来:

牡丹花谢耸声歇,绿杨满院中度月。相忆梦难成,背窗灯半明。

翠细金居脸,寂宾香阂掩。人远泪阂干,燕飞春又残。

    欧声清澈空灵,黄鸳儿一般动听。

    围观人群中,一位格外出众的锦衣少年,在身旁几名家丁的环护之下,驻足聆听。

    女子唱罢,圈中一名年纪稍长的清俊男子,笑眯眯食出小帽,绕场一周,向听众讨赏。锦衣公子示意手下,一名家丁赶忙从怀中掏出一锭银子,丢人男子相中。

    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一名老者喷喷日:“呀,唱曲兄妹这下发财楼。”

    一个后生叹道:“宾有钱哪。这大一锭银子,够小的全家吃上一年半载的了。不知是哪家公子?’

    一位中年婆子插话:“还用问么?非富即贵。依老身看来,怕是位小王爷也不好说。”

    卖艺男子见银大喜,拱手再三:“谢过公子。”

    唱曲女子亦款款走过来,道个万福,轻声道:“待小女子再鼓来一段,以谢公子,以谢诸位贵客。”

    她取出0来,边鼓击,边舞来:人如旋风,又如落木。舞到锦衣公子面前,稍停,盈盈望过来,眼波秋水,双颊K红,醉了一般。

    围观人群愈发高声喝彩。

    几日之后。

    卖艺歌女刘娥和其未婚夫龚美正低首收拾街头物件,欲回屋歇息来着,抬头,见先前赏银的少年公子笑眯眯站在眼前。此次,公子身边没有前呼后拥,只跟a两名音壮随从。

    公子问龚美:“不请客人去家中坐坐?’

    龚美答道:“贵人欲往陋室,小的求之不得。只恐赁屋寒位,有污公子耳目:

    这十四五岁年纪娇美卖艺女子名唤刘娥,祖籍并州太原府,祖父为武将,于五代时后晋、后汉任右晓卫大将军,父亲刘通太祖时官虎捷都指挥使,领男州(今四川乐山)刺史,因而举家迁至成都华阳。

    刘娥出生后不久,父母即双双亡故。可怜她祖探之中便成孤女,无奈,经乡邻相济,寄养在其母庞氏娘家。

    养到四五岁年纪,见其清秀可人,贪财舅父便把她卖人一名老鸿家中。在那里,刘娥经专人调教,学到了一身本领:唱得好曲,弹得好琴,击得好鼓,断文识字,又善察言观色,八面玲珑。八九岁年纪,即出落得相当不凡,气若幽兰,见之忘俗。本地殷实人家龚姓银匠之长者,花钱为她赎身,养在家中,欲待其长成,跟自家儿子龚美成亲。因她年幼,也并未花太多钱财。

    龚美大刘娥两岁,而今十六,刘娥却是十四岁。原本说好待明年刘娥及莽,二人便要行合香之礼。年前,同乡言东京城繁华无匹,金银生意极好,约着龚美到京城来发财。龚美便带上刘娥一同前往,对外称她为自家妹妹。龚美、刘娥二人经这三五年间朝夕相处,感情甚笃,众乡邻皆十分羡墓。

    东京城尚新奇,龚美的金银器款式老旧,生愈并不好,无奈,只好让刘娥拗头慈面。刘娥色艺双绝,在东京城一唱而红。而今兄妹二人,积擞下了不少银两,正准备晚春返乡成亲去呢。

    贵介公子乃今上太宗皇帝第三子,生母为太宗贤妃李氏。公子名叫赵德昌,他见了精灵般的刘娥,魂便被勾走了。

    自此,赵德昌常来街头听刘娥唱曲,又去她小屋流连。一来二去,两名同龄的少男少女渐生情债,如胶似漆。因钱财,又畏于皇家权势,龚美只好放手。

    是日,恰逢吉日,一顶小轿,将刘娥抬进赵德昌王府中。

    灯下,刘娥笑掀徽,睁,勾魂双眸对着赵德昌:“郎君,奴家母亲庞氏,曾梦明月坠落怀中呢。不久,她便有了身孕,诞下奴家。今日看来,梦恐是真的。不然,东京城这么大,人如此之多,奴家怎会有幸遇到郎君?”

    赵德昌把她拥人怀中:“自然,人间良缘,自有上天安排。”

    又紧紧拉住她的双手,定定看向她,道:“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展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哎”的一声。他吧红烛吹灭了。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