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书法资讯 » 各地书展信息

元气淋漓 离俗超尘 | 陈中浙杭州书法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2019年11月03日 22:52:134008人参与1


2019年11月2日下午,“由艺臻道——2019陈中浙杭州书法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帷幕,西泠印社作为学术指导单位、西泠印社书画篆刻院作为承办单位参与其中。

▲开幕式现场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褚子育,西泠印社社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鲍贤伦分别致辞。浙江美术馆馆长应金飞向陈中浙颁发捐赠证书。陈中浙致答谢词。出席开幕式的还有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西泠印社党委书记、西泠印社副社长、社委会副主任龚志南,西泠印社党委副书记、西泠印社常务副秘书长、社委会副主任王宏伟,西泠印社党委委员、社委会副主任秦陶,西泠印社理事沈浩、张索、江吟等,以及部分西泠印社社员、文艺艺术爱好者、媒体记者数百人。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褚子育致辞

▲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鲍贤伦致辞

▲陈中浙致答谢词

▲浙江美术馆馆长应金飞向陈中浙颁发捐赠证书

本次展览共展出陈中浙书法作品71幅,从这些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到陈中浙先生近年来对书法和传统文化的思考,并集中展示了新时代人民艺术家不浮不躁的治学涵养。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举办这一展览,既是其向新中国七十华诞的诚挚献礼,也是其对习总书记“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时代精神的积极响应! 

展厅现场

作者简介

陈中浙,1969年12月出生于浙江永嘉,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全国第五届中青展获奖作者,第二届、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获得者。现为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西泠印社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书法、国画、篆刻三才并举,是中国当代颇具影响力的中青年书法家之一。

元气淋漓  离俗超尘

——陈中浙教授的书法

戴家妙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和中浙兄从永嘉走出来求学谋生。他先是在南京艺术学院攻读书法专业,后负笈北上,进入北京大学的殿堂,学习哲学,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执教于中央党校至今。期间,曾挂职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副市长。我以为他会从政了,没想到一年后,他又回到了党校,继续教授生涯。他对学术的执着精神,令我肃然起敬!自博士毕业至今,又有多部学术著作相继面世,如《苏轼书画艺术与佛教》《一超直入如来地——董其昌书画中的禅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的世界》等,论文50余篇;主持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开办个展10余次。困学杭州的我,遥望着京城,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中国文化有两个结构:道和艺,以道统艺,由艺臻道。此次中浙兄个展以此为主题,其用意不言而喻,以书法艺术为载体,直击文化本身。展览的所有作品都能体现了这一核心意涵,他在《谈艺录》中说:“一个人读书应该要做到通透,否则是白读的。中国文化绝不是支离破碎、各自为政,全是通透的。读书达到通透的境界以后,无论什么时候写字,无论什么紙什么笔,一下笔就是最好的状态。因为你在写你自己,你在写自己对宇宙大自然的感悟,对社会的感悟,对人生的感悟。”这段话,我的理解关键词有两个:“通透”与“感悟”。传统治学讲求融通,众人皆知。而如何“透”?恐怕要在禅宗里找答案了。中浙兄精研禅理,对于“透”,自然理解得比我深。《说文解字》:“透,跳也,过也”,这是第一层含义。中浙兄由永嘉而南京、由南京而温州、由温州而北京,可谓“跳也”;由书法而哲学、由哲学而禅理,亦是“跳也”。且数十年来,从我们之间的聊天也发现他的思维非常跳跃,有时欢快,有时忧郁,紧缩眉头,一看就是哲学家的风范。但求学的艰辛经历,都融化了,都“过了”,不留块垒在胸间。这些理解转化为书法美学的话,就是他的作品里充满了欢快的笔调,腾挪跳跃,笔底波澜,一任自然。

《康熙字典》对“透”还有一个解释,即“彻也,通也”。我的理解,还可以加“明也”。估计这是中浙兄追求的终极目标。上述的“跳也”“过也”,如果没有达到“彻也”“通也”“明也”,那还是各自为政,零散的,不成一个体系的。而中浙兄一手书画,一手哲学,将艺术与道融会贯通,将自身气息与书卷气、人生感悟与笔墨语言汇为一体。所以,他的字简淡空灵,毫无做作之态,也就是他自己所说的“人为的自然化”,“没有自己的机心去做事情,像个童子一样。”这种纯粹,就是他长期坚持的童心与本真。

皎然《诗式》云:“两重意以上皆文外之旨,若遇高手,如康乐公览而察之,但见性情,不睹文字,盖诣道之极也。”所谓文外之旨,诣外之极,即司空图所谓“超诣”。中浙兄的书法正是这种境界,不炫奇,见性情。不论大字、小字,还是立轴、手卷,都可信手拈来,潇洒异常。他说到过:“一个人要经过天道的洗礼,经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个过程之后,再去做人为的事,才会达到一种极致的自然状态,才可以有‘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是一种“违俗向道”式的超越,感悟于日常、启发于人生境遇百态,却又返璞在现实人生。不仅仅是书法艺术需要这样的“超诣”,做事如此,做人亦如此。回归到书法艺术本身,中浙兄作品中无不追求“禅意”,观其作品幡然理解他所说的“人为的自然化”,所有的字都是在一种心境下自然流露,让霎那间内心真实表达出来,乃是笔与文合,墨间含情。石涛论书画言:“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于神通而迹化也,所以终归之于大涤也。”书写自然即是书写人生的态度,对生活的感悟通过毛笔跃然于纸上,岂不快哉!

中浙兄还认为“书法只是一个小技,如果把精力都花在这个形而下的‘技’上,而忽略了背后那个形而上的‘道’,那么这份技艺的获得,对人生意义的累积、对生命价值的提高也是作用有限的。”“书画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表现形式之一,艺术本身是种载体,要探究其背后的‘道’,‘道’是什么?需要通过一种学问来讲述出来,这个学问就是哲学。”“艺术要达到更高的境界必须有文化内涵作支撑,要有‘道’作为统摄,这个艺术才会走得更深更远。同样,抽象的‘道’也需要具体的艺术体现出来,才会接地气,达到传播的目的。这叫‘以道统艺,以艺臻道’。”

他的论艺之语如同他的书法,轻松明快而通透,没有故作高深,没有剑拔弩张,娓娓道来,如沐春风。在他的书法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一种中和清雅之美,不激不厉,通达大气,巧妙地将温文尔雅与痛快淋漓平衡到一起,看似不经营,其实处处有经营而不见痕迹,才是高明。中浙兄在创作中倾注了很多的心血,去处理作品中浓淡、开合、轻重、虚实等关系要素。因此,他的创作一任自然,不过度重视技法,别有天真烂漫之趣,富有书卷气。不论行草,还是篆隶,他都没有“一板一眼”“一笔一画”地去扣细节,更多的是去写“自己”。

中浙兄从禅意、人生处习得书法,把握自然之道,抒发本心,不也正如《文心雕龙》所言:“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大展在即, 我与中浙兄相聚湖上,谈艺论学,甚得古欢。聊缀数语,以记我对他的人生、他的治学、他的书法的敬佩之情!


评论列表1条评论
离心水泵
离心水泵回复 看不太懂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