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书家微言|白砥

2019年06月27日 21:55:202186人参与0

自媒体时代,微信朋友圈已经成为中国人发声的重要平台。书家的一些朋友圈往往是有感而发,观点鲜明。言简而富真知,“微言”而有“大义",可谓是当代艺术家的画语录,其价值不言而喻。

出于”奇文共赏“的想法,尚艺书院微信平台将陆续转发当代书家朋友圈的内容,以飨同好。

白  砥

16.1.24

依照书法界一些人对“丑书”的判断,下图所列梁楷、陈洪绶、齐白石等中国画家的作品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丢勒、达·芬奇的作品相比较,一定也成了“丑画”,如此看来,中国画是否应该被全盘否定、走向西化呢?

无耻常常因无知引起!!!

朋友圈配图

19.6.2

王羲之书风在后世怎样被“摆正”,但后人却正正经经地说我学的是王书,学书必须维护正统与二王传统,就知道王羲之有多冤枉。如果哪天王羲之转世,看到这帮子孙打着他的旗号,写的却是各自的俗体,一定会说:“我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朋友圈配图

19.6.10

书法家为之探索、并遭许多人非议的形式感,其实在篆刻中早已成为传统。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篆刻的形式感可以依赖下刀前不断地修正,而书法虽也可以反复地训练,但一旦下笔,因为用笔的时间性特强,常常会跑脱,尤其是大幅作品。故书法家比篆刻家创作的难度更大(与中国画比也同理),就因为书法的时空特征更微妙,更难把控,更难协调。

朋友圈配图

19.6.17

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做书法展的评委?我以为有两种:一种是书艺水平高超,既有高格调,又有独创性的书法家;第二种是具有深邃眼力的书法评论家,已在历代书法评论及当代书家评论方面有广泛影响者。但现在有另两类人占据了评委很大比例,一是各级书协的官员,二是做文献研究但几乎不涉及书法审美研究的学者。后两类人员的介入大大弱化了书协的评审科学性与公正性。评审体制不改革,协会层面上的展览将永远无法代表书坛的最高水平!

朋友圈配图

图文源自作者微信

如有不妥,作者提出后我们将立即删除


白砥,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展评审委员,兰亭奖评审委员,浙江书协副主席西泠印社社员,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省文联委员,九三学社中国美院支社主委。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