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书法资讯

优秀的书法家,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

2019年06月23日 18:33:082831人参与1

来源:书艺咀华

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却得不到结果的日子,我们把它叫作“扎根”……

最近,上面这段话及这幅配图,在朋友圈很火。由此想到书法人,那些最终有所成就的书法家,何尝不是在写出自己、名扬天下之前,也必须经历一段坐冷板凳的沉默时光?

在那段时光里,你也许翻遍书史碑丛、书论典籍,把古今那些最经典的书法作品临了一遍又一遍,临稿成堆、废笔成筒,似乎预感到某种风格,一下笔却又统统推翻,最初学书的乐趣甚至已经成为几近成魔的重担……

这段时光,也就是“扎根”,扎根于经典,扎根于上下五千年无数古贤创造的辉煌的书学传统。扎在地下的根,外人通常是看不到的,只有你自己有这样的感受,扎得越深,内心越坚定,底气越足,功夫越游刃有余。

根扎得多深,决定你未来能走多远。

想起邓石如。他自幼学书,十多岁就靠写字刻印谋生,十七岁所作篆书《雪浪斋铭并序》即受到时人好评。可是,接下来,他的人生进入了漫长的沉默期。直到三十二岁,他进入金陵举人梅谬家,得览历代名迹善本,才迎来书法艺术的精进成熟。他在梅家一待就是八年,从早写到晚,寒暑不辍,到四十岁方有小成。然后,已经人到中年的他又遍游各地名胜,临摹古人碑碣,锤炼个人艺术。终于,在1790年乾隆帝八十大寿这一年,邓石如的帝都之行才使他声名鹊起,享誉书坛,成为当朝相国刘墉和书法鉴赏家陆锡熊口中“千数百年无此作”的巨匠。这一年,他已经四十七岁,度过了人生四分之三还多的时光(终年六十二岁)。十多岁出道,四十多岁成名,沉默了三十年,扎根了三十年,却光耀了二百多年,并将继续长期光耀下去。

想起吴昌硕。我们在《吴昌硕70多岁才练成石鼓文,你急什么?》一文中介绍过他研学石鼓文的经历。他二三十岁开始学习石鼓,下了十年苦功,到四十多岁才算像模像样。然后又苦练几年,一下笔,却发现比过去更差了,在落款中骂自己的作品“无一笔是处”,也就是一无是处。此时其心境可想而知。之后,又研习了二十年,这时他已经是年逾七旬的古稀老人,石鼓文已经写到炉火纯青,提起笔来,怎么写都是精品之作。四十多年的沉默,四十多年的积淀,从而立之年的“俊卿”熬成古稀之岁的“老缶”,终于成就了一代宗师。

还有锺张羲献、颠张醉素、欧虞褚颜,等等,书法史的典例太多了。

没有人能够随便成功,没有梦想可以轻松实现。这是规律,研学的规律。我们只能遵守规律、顺应规律。一切浮夸,都是违背规律,都不可能有所成就。


评论列表1条评论
几画如
几画如回复 我是一条几画如,桂花鱼在我们老家被称为计划鱼,用家乡话就是几画如。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