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王镛先生谈书法

2022年11月08日 22:25:39812人参与0


王镛,别署凸斋、鼎楼主人等。一九四八年三月生于北京, 山西太原人。一九七九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李可染、梁树年教授研究生,攻山水画和书法篆刻专业,得到叶浅予、梁树年等先生的指导,一九八一年在研究生毕业展中获叶浅予奖金一等奖并留校执教。先后任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顾问、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研究室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院长、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文化部优秀专家,文化部全国美术高级职称评审委员,李可染画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艺术院名誉院长。

  镛  先  生  谈  书  法

文/王镛


书法作品的雅与俗


我喜欢的几个字是“大、拙、古、野、率”,其中“古”便包含了雅。关于雅、俗的认识,可以做一篇大文章。雅与俗是对立的两个概念。但雅与俗也是可以互相转换的。比如王羲之,刚确立风格的时候,被谢安认为“野骛”,弦外之音就是俗书。随着二王地位的上升,又成为“雅”的代表。而这种风格样式经千百年来人们的追摹,已了无生气,结果成了“馆阁体”,成了俗书。当然这不关王羲之的事。再如魏碑,属穷乡儿女造像一类,当时必被看做“俗”。后经碑学运动,被重新认识,也登上了大雅之堂。

经常见到“雅俗共赏”这个词,我有点疑惑,一个人既赞赏“雅”,又欣赏“俗”,怎么可能?只有这个人或这群人没有好恶感,才能“共赏”。


王镛 书法作品


谈书法中临摹与创作的结合


我小时候周围的大人也“教导”我:先临好一家一帖,再如何如何。实践中发现不行。后来悟到了,临摹是个手段,目的是认识书法用笔、结字、章法、风格等等的一般规律。这个规律是存在于各家各帖之中的,这就需要通过各家各帖去比较,然后再加以分析、研究,才可以做到。事物是通过比较才能对其加深认识的。如果长时间只临一家一帖,就没有比较、分析、研究,再说即使临像了,也没有意义。

学习中,最好每一天都把临摹和创作相联系,交替进行,对待不同书体也应如此。在美院教学中也是这样要求学生的。同时不管是临还是创,都要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去进行,才有效果。才不会使临、创割裂开来。


王镛 书法作品


谈书法中书写速度的快慢


草书看,怀素的用笔从自叙帖来分析,一定很快,当时不少诗人看了怀素表演草书,也写下了很多赞叹其用笔飞快的诗句。但之后,黄庭坚的草书用笔就比较慢。因此我的结论是用笔要当快则快,当慢则慢。要做到能快能慢,快则不失力度,不浮滑,慢要有“内容”,不涣散无力。一切决定于风格取向。

古人说:专务速,则多失势。一味追求速度,一定会丢掉很多东西。长期如此,就养成了一种习惯,慢了就更不会写了。当然是训练方法的缺失。


王镛 书法作品

谈书家思考的重要性


天赋、勤奋、眼界、思考、名师,人生不可重复际遇,对一个书家来说,哪个更重要?我认为思考更重要,天赋如果缺乏思考,会逐渐泯灭,变为平庸。勤奋缺了思考,会没了方向,越练越糟。眼界没有经过思考,也不会提高,名师教得再好,没有自己的思考,只能盲从,也不会受益。

缺乏思考,勤奋,有的始终提不高眼界,也很常见,懒于思考,不能打破成见,是个通病。志向不高也是问题,想守成,是守不住的,因为人是活的,重复劳动式的“守成”,干手艺活会越来越精,但搞艺术却是大忌。


王镛 书法作品


谈书画家要守住寂寞


耐得寂寞不太容易,尤其是当下。我觉得主要是对艺术的态度。如果认为可以通过艺术去谋求功利,肯定就耐不住寂寞,不是“耐不住”而是根本不想“耐”。耐得寂寞是为了提高艺术,而提高艺术也想得到社会的认可。这样一来,就有捷径啦!通过结交权贵,通过经营炒作。都可以获得有话语权的人的所谓“认可”。耐得寂寞,只能得到有眼光的专家的认可。哪个更值得?人生观不同,结论也不同。前者可以风光十几年,几十年,但在历史长河中,肯定是昙花一现。


文图来源于网络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