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刘文华谈国展:人数太少!!!作品2秒定命运?

2019年06月22日 23:16:172532人参与0

刘文华先生快人快语,一谈起书法,整个人都兴奋起来,连他的眼神和脑门都一起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国展入展人数太少

刘文华见证了中国书法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他说就参展人数及作品数量而言,最近几年一直处于高峰状态。这是个大好事。即反映了国展的深入人心,又反映出目前书法队伍的蓬勃发展。但是,由于入展人数过少,造成了竞争的异常惨烈。因此,刘先生呼吁:增加入展规模势在必行。

刘文华介绍说,六届楹联展参展作品大约2万多件,二届青年展一万七千多件,而入展的数量不过区区的四百多件,比例太少,这不仅严重地影响了书法爱好者们的积极性,更影响了评审的科学性和客观公正性。据刘先生透露,由于数量庞大,很多国展初评阶段很难做到多人把关和二次复查,大多是一人说了算,每件作品2秒钟即定命运。如果适当地增加入展规模,就会让国展尽可能地减少一些遗憾。

谈起刚刚结束的二届青年展评选,刘先生透露出大量“内幕消息”,相信对积极参与国展者一定会有参考意义。如果你落选了,也许会明白输在何处?如果你入展了,你可能也会明白自己赢在哪里。

青年展评审首次引进学术机制

所谓学术机制,即是一个阶段的评审结束后,评委们要进行学术研讨,针对上一阶段的工作和遇到的问题,做出总结和修正,把评审引向深入。学术机制的引进,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评审的导向作用,并有效地对评委们起到了监督作用,使个人声音越来越来服从于团队方向。

本次学术机制的引进,让评委们的研讨十分活跃,甚至到了激烈的程度。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简单横向取法者,杀。

关于急功近利的学时人的横向取法风(简单地说,就是学评委),这次青年展评审团的统一意见是:杀。据刘文华介绍,隶书像刘文华、张继者,杀;行草像聂成文者,杀;篆书像王友谊的,也杀。当然,如何把握这个像的程度,评委们自有标准。对于隶书像刘文华的,刘先生明确表态:隶书学我,这不是不学好吗?我写的字连自己都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我也正在不断调整变化中。据刘文华透露,此次青年展入展结果出来,隶书很惨,只有一件作品获奖。而篆书轮空。


不换脑就换人。刘文华表示,遏制简单的横向取法风,这不是某一人的决定,而是评审团集体的决定。相信会对未来的当代书风有所裨益。

二、拼拼粘粘花大姐式作品,拿下。


现在参加国展的作品,拼拼粘粘风胜行,花大姐式的作品不在少数。适当的美化形式是可以的,但过分强调形式就是错误。刘文华说,一些作品极尽制作之能事,一个比一个花。更有甚者,连书法内容中的草书笔划都是拼接画出来的。刘文华表示他的评审立场就是“作品应该阳光,有清气,清透,清澈的感觉”,“艺术是自然流露,而不是制作出来的。”

三、现代派的问题争论最凶。

关于具有现代派风格的作品,评委们争论最激烈,出现明显的两派,且观点截然不同。一派认为既然是青年展,就应该鼓励大胆创新。而另一派则认为,正是因为是青年展,则更应该认真学习传统。而应对取法民间次品,过分地追求趣味,线条造型造作,飞白涨墨频频,显现破败之象的作品,应坚决打压。

刘文华透露,这次评审结果让一些高手落马。其中一位获过一等奖的河北选手落选了,就是因为作品中过多地表现小个性,玩小情趣。评选结果看,这次入展的有个性的大字作品明显少了,介于中性的作品上得多,这可能于评委都看入眼有关。这次青年展一等奖的作品,基本全是小字,全是二王风格。这使得整体展览作品显得稍平一些,也不能不算一个小小的遗憾。

关于敢闯与学传统,刘文华主张学传统。“穿古人的鞋,走自己的路”,“用古人的钱,盖自己的房”。不要轻易谈创新谈个性。“要站在创作的角度看临帖,站在临帖的角度看创作”,深入地学习古代经典。以古人变古人。古代碑帖都是有生命的,是活的。而我们临帖,就是要重新给它们注入生命状态。据刘先生讲,这次一件以汉草写章草风格的作品,上了;写颜真卿争座位风格的一件作品,也上了。因为太少了。也算是一种鼓励。

刘文华先生看过本帖后,委托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师“三痴”对以上内容做出三点补充说明,以免有人误读:

一、关于“国展评审初评2秒”问题。

刘文华老师(包括很多国展评委都讲到过)所说初评一件作品也就“2秒间”的事,这个“2秒钟”不是绝对的,而是对所有初评作品的一个平均速度:对一些很初级、书法基础很差,尚不明书法创作为何物的作品(比如说“江湖字”、“瞎写字”),评委评审的时候能够“一眼便知”,这个速度可能就是“1秒'(所谓一秒,泛指很快,千万别把一秒“定时化”);对一些具有较好创作水平的好作品,评委也能“一眼便知”,这个速度亦不过一秒间矣;而对一些具有一定创作能力,而又存在一些“毛病”的可上可下的作品,对待这样的作品评委们谁也不会妄自地说“上”还是“下”,而要经过商讨,甚至引起争论,对这样的作品其评审过程也许短至“三、五秒”,也可能长达“三、五十秒”。

二、关于“一人说了算”的问题。

牧云兄所云“一人说了算”这句话,很容易让人误解。所谓“一人说了算”是指国展评审在初评的时候,对一些可上可下的作品,一组评委中,只要有任一评委同意就可通过初评,从而顺利进入复评。这恰恰是为了保证“不错杀好作品”和给更多参评作品以“入展机会”的评审方法。所以,对此书友千万别把这句话误以为“一人说了算”是指落选作品一人说了算。而是初评中任一评委同意就可进入复评,这对作者是“保护”,是“宽松”。不是“坏事”。

三、关于“通杀横向取法”的问题。

刘文华老师讲到,这次二青展评审委员会提出不善待“学当代人的作品”。对此所谓的“杀”,也不是绝对的,而是对一些明显没有自己的创作思路,明显照搬甚至抄袭当代名家的所谓作品,明显带有“投机行为”的所谓作品,对待此类作品才是“毫不手下留情”的。因为要真正地引导广大书法作者朝着正确而将来具有自己一定高度的学书道路迈进,要真正促进和繁荣当代书法的创作,还得“取法乎上”方为上策,努力向古人学习,有了自己一定的心得、思想后,再向当代人借鉴、学习是完全可以的;反过来,研究和剖析当代的成功书家如何学习古人,用他们的方法进而上溯“古代经典”,也是完全可以的。但坚决不提倡只是一味地照搬“当代书家”。所以,所谓“通杀”之谓,乃云前者。 

转自网络  特此鸣谢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