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书法国展 » 国展楷书作品

碑意墨韵——黄小明书法作品网络展

2019年01月14日 16:51:459736人参与0

碑意墨韵

——黄小明书法作品网络展



黄小明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桂林市书协理事、常务副秘书长、主席团成员。

作品入展获奖情况:

广西一、二、三、四届中青展(2002-2009广西书协主办)

首届“八桂书风”网络书法展(2008广西书协主办)

“八桂书风”优秀作品晋京展(2009广西区党委宣传部主办)

广西“冠亚杯”书法展获奖提名(2010广西书协主办)

第二届“八桂书风”网络书法展获奖提名(2010广西书协主办)

全国首届楷书名家创新论坛暨书法名家邀请展(2010中国书协楷书委员会主办)

第二届中国西部书法篆刻展(2010中国书协主办)

全国首届手卷书法艺术展(2011中国书协主办)

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2011中国书协主办)

首届王羲之奖全国书法作品展(2012中国书协主办)

首届云峰奖全国书法篆刻展(2013中国书协主办)

全国第七届楹联书法作品展优秀奖(2013中国书协主办)

全国铁人杯书法作品展(2013中国书协主办)

首届孙过庭奖全国行草书大展(2013中国书协主办)

广西壮族自治区艺术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2013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

桂林市人民政府第十届文艺创作“金桂奖”(2013)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届书法艺术作品展(2014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

“文采广西”书法作品展三等奖(2014广西区文化厅主办)




碑意墨韵留笔底 厚朴自然乃心声

——黄小明书法艺术郄视

孙跟宁

如今的书法“国展”几乎已然是青年才俊们的舞台,出类拔萃者获奖成为常态。若能见到50后的身影获奖,那一定是凤毛麟角的了,黄小明即是其中之一。就此而言,称其大器晚成当不为过,可喜、可贵。

发现魏碑书法之美的先驱是北宋古文大家欧阳修,其《集古录跋尾》十余次言及南北朝书法,称其“字法多异,字画时时遒劲”,不俗,有古法,尤可佳,足以玩物忘忧。真正蓄意学习魏碑书法则要推至晚清、民国,康南海、于右任、萧娴是成就至高者。他们的书法笔画开张,线条犹如万岁枯藤,苍劲古拙。新时期书法中的碑派一路部分习汉唐,部分学北魏。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黄小明初学书法选择的就是魏碑。书随人性,魏碑书法结字异趣天真,笔画大刀阔斧,爽朗劲健。与小明为人淳厚,性直语快而不失诙谐存在着某种天然地契合。浸淫十余年后便成为桂林众多习碑青年中的佼佼者之一,屡屡在广西、桂林的各类书法展上获奖。书法也与万物一般具有两面性,所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魏碑对于矫正末路帖派书法线条细薄羸弱、妩媚趋俗无疑是一剂良方,同时也有伤韵寡律的弊端。特别是以魏碑为基石者转入行书时其沟坎较之唐碑更多,笔画使转间的连接往往相互抵住,难以莫逆冥契。欲渡此“劫”,若无足够的毅力、悟性与智慧难达彼岸。这也是魏碑行书鲜有大成就者的原因之一。小明学书尽得前贤三味——临古、善变与适时。临池数十年不辍,常临常新心得累积;适度地借鉴帖派书法中颜真卿一路(苏轼何绍基、陆俨少等)的某些特性,以圆润化魏碑之棱角刻板,以拙味融魏碑之异趣,同时保留魏碑固有的厚重。因此,在其书法中可以清晰看到作为根基与主干的魏碑基因,颜系元素之丰腴润泽令其枝繁叶茂。它们之间地水乳交融营造出碑意墨韵合璧、厚朴自然并存的审美效果。更为难得的是,小明能在知天命之年与时俱进,时时关心书坛的发展动态,力求“古不乖时”。功夫不负有心人,其书蜕变成功。近些年屡入“国展”、“省展”折桂。2013年在“全国第七届楹联展”获最高奖,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聪明者常患不勤,勤勉者又往往差缺智慧。若能二者兼得百事皆成。小明是为数不多的兼得者之一。因此,其书法更辉光的明天值得翘首以盼。

(作者书法史学者)



黄小明十届国展书法作品


黄小明十届国展书法作品


黄小明书法作品网络展


黄小明书法作品网络展

黄小明书法作品网络展

黄小明书法作品网络展2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