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书法资讯 » 各地书展信息

砚田寸耕——徐圭逊书法作品(南京)展将于10月25日在江苏省美术馆新馆开幕

2019年10月21日 18:19:592429人参与0



砚田寸耕

徐圭逊书法作品(南京)展

10月25日 江苏省美术馆新馆开幕

砚田寸耕·徐圭逊书法作品(南京)展

指导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民进中央开明画院 民进江苏省委 江苏省书法家协会

承办单位:江苏省美术馆

协办单位:江苏省海外联谊会 苏州海外联谊会 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民进苏州市委

开幕时间:2019/10/25(周五)下午15:00

展览日期:2019/10/25-2019/10/30 9:00AM-17:00PM(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江苏省美术馆新馆(南京市长江路333号)


徐圭逊

字伯言,师石斋、砚庐堂、融弘堂主人。早年问津金陵陈大羽教授,1992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学习书法、篆刻、绘画专业,师从王镛教授。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民进中央开明画院执行院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原中央国家机关分会副会长、中国锁文化博物馆馆长、江苏省政协委员、民进苏州市委副主委、苏州市政协常委、苏州市佛教协会副会长、苏州对外文化交流促进会副理事长、苏州海外联谊会常务副会长、香港苏州商会常务副会长兼艺术总监、苏州姑苏区文联副主席、苏州当代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展、中青展,并获得全国首届楹联赛一等金奖。

王镛题词

 

文 / 王尧

在一个偶然的场合,我第一次看到了徐圭逊先生的书法作品。当代苏州称为书法家的书法家不是少数,有些是我熟悉的或不熟悉的,有些是我喜欢的或不喜欢的,我的感觉并不是对这书法家和书法作品的价值判断,只是我个人的趣味而已。圭逊先生的书法,给我一种熟悉和陌生的印象,鲜明的个人风格显然蕴藉了他对书法传统的理解和自己的艺术抱负。

行书 宋 文天祥《正气歌》 360cmx150cmx6

隶书 宋 周敦颐《爱莲说》 248cmx123cm

行草 近现代 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248cmx123cm

又在一次文化活动中,我和圭逊先生不期而遇。朋友说,这就是书法家徐圭逊。于是我们俩作揖之意。当时圭逊先生已经在筹备他的“砚田寸耕”大型书法展,我听到了他简单的介绍,颇为兴奋。我期待的是作为艺术而不是营销的名副其实的个人书法展,圭逊先生在这一点上与我颇为一致。

行书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248cmx123cm

篆书 玄奘《心经》 180cmx48cmx6

行草 近现代 毛泽东《卜算子 咏梅》 180cmx98cm

我很留意“砚田寸耕”的命名。青少年时期我读过一位画家写的《砚边点滴》,谈创作体会。这位画家的名字我忘记了,但书名一直记得。我不懂艺术,但“砚边点滴”的说法,让青少年的我特别佩服这位画家的谦逊,后来我在作文时还模仿过这样的表达。其实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时期每个人的创作都是砚边点滴。

行草 清 毛晋《虞山绝顶茶》 180cmx98cm

行书 唐 孟浩然《登望楚山最高顶》 180cmx98cm

行书 现代 李者也《太白李》 136cmx69cm

当圭逊先生以自己“寸耕”置于“砚田”是,他呈现了方法、视野、境界和与此相关的文化身份认定。在逐渐熟悉以后,我知道圭逊先生对艺术史浸淫甚深,在专业上他出入碑帖,在知识上他试图贯通文史哲。这是艺术创造的必要准备,这种准备决定了书法家与传统的关系以及他运笔过程中的文化背景。在这一点上,我肯定圭逊先生的努力方向和实践。读圭逊先生的书法,你会感到一种文化的力量。所谓力透纸背,并不只是说字的力量,还包括文化的力量。

行书 唐 韩愈《晚春》 136cmx69cm

行书 唐 高适《别董大》 136cmx69cm

圭逊先生应该是专业出身。他在南京艺术学院受过专业训练,期间又曾得到大师陈大羽先生指点迷津。我是“文革”后期的大批判中知道陈大羽先生的名字,羡慕圭逊先生有如此的渊源。圭逊先生又曾北漂,在北京中央美院师从王镛先生学习书法、篆刻和绘画。

行书 近代 周作人《五十自寿》 50cmx50cm

行书 唐 杜苟鹤《赠质上人》 35cmx69cm

行书 唐 王维《终南别业》 35cmx69cm

我提到圭逊先生这样的经历,不是说明他出身的高贵,而是说他从有成就的艺术家那里体会到了什么是书法的“道”什么是书法的“器”。相对于中国书法史,一个书法家在现代艺术体制下所受到的训练,其实也只是文脉中的一点一滴一笔一划。转益多师才有融合和创新的可能。

行书 唐 杜甫《赠李白》 136cmx69cm

行书 明 徐霞客《春随人与联》 180cmx32cmx2

草书 北宋 欧阳修《书有事无联》 180cmx32cmx2

就书法而言,所谓“功夫在书外”不仅是指触类旁通书法以外的修养,而且也涉及书法家之外的身份问题。圭逊是一个文人,也有在江湖上的豪侠之气。他不是一个职业的书法家,他从事文化教育,兼职开明画院的执行院长,也时常从事公益活动。如此说,书斋之外的圭逊先生是位入世的文人。如果说书斋的冷板凳让圭逊先生笔下有了宁静和谐,那么书斋外的生活则让圭逊笔下大开大阖的生气。我一直片面地认为,一个艺术的气象与他连接世界的方式有关。

行书 宋 辛弃疾《永遇乐》《青玉案》《西江月》《粉蝶儿》 34cmx68cm

行书 唐 李白《峨眉山月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9cmx29cm

行书 唐 柳宗元《江雪》《渔翁》 19cmx29cm

行书 唐 柳宗元《读书》 19cmx29cm

如许多朋友预期的那样,2015年“砚田寸耕”书法苏州展获得了成功和口碑。它是圭逊先生一个时期“寸耕”的结集,也是他“寸耕”的突破。后来,圭逊先生又在中国香港等举行书法展。几年过去了,圭逊先生的寸耕如何?这本书法集会告诉读者朋友们。

行书 唐 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 19cmx29cm

行书 宋 苏轼《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19cmx29cm

行书 唐 杜甫《宿府》 19cmx29cm

行书 两汉 佚名《西北有高楼》 19cmx29cm

在书法集付梓之前,圭逊先生希望我写点文字,我颇犹豫,但还是爽快地答应了。外行说的外行话,或许也能为我们认识圭逊先生和他的书法提供一种参照。

是为序。

                                             己亥初秋于三槐堂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