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篆书概况

2021年02月21日 16:36:572186人参与0

    篆书是一种古老的字体,从广义上讲,篆书包括甲骨文、金文、石鼓文以及秦朝的篆书。但是为区别不同时期的书体特点,又把秦朝以前的字体统称为大篆,秦朝的篆书称之为小篆。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篆,行书也。”其意思为用笔写字。后来又把写的字体称作篆书。我们书法简史中曾对不同字体的发生发展及其艺术特征进行了概述,在这里洲门侧重要讲的是小篆在秦朝以后历史沿革中的形式表现。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对六国文字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最后确定小篆为国家统一的标准文字,并在全国推行。与此同时,为了显示王权的威严和宣扬其文治武功的政绩,秦始皇每次巡游,常在途中立石刻辞,内容主要是申明法令,废除分封制,歌颂郡县制,充分利用法律权威来保护新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和各项改革措施。现存最著名的《泰山刻石》,就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巡视东鲁登泰山时所刻,秦二世元年又加刻辞,现存泰山脚下岱庙内。《泰山刻石》的篆体字形略长,结构谨严,用笔劲秀圆健。此外还有《琅哪台》《峰山》《喝石》《之呆》和  《会稽》等刻石,传为李斯所书。今天除了《琅哪台》尚有残石外,其他原刻都已不复存在,我们只能从历史记载中去想象这些刻石的庄严和美丽。

    另外,秦诏辞也是小篆得以传承的另一种方式。这种皇帝颁布的诏书.其内容是统一法律、度量衡以及为皇帝歌功颂德的辞文。当时秦诏有两种:一种是奏始皇二十六年(前221)诏;另一种是秦二世元年(前209)沼。由于这两种沼书时间先后不同,因此,一种沼版只刻秦始皇诏;另一种诏版是秦始皇诏和秦二世沼都刻的,叫两诏版。人们把秦始皇诏版和秦二世诏版都称作秦诏版。秦沼版以其书体而论,也属于秦篆,但书写相对自由,整体气氛峻拔朴茂,奇异多姿。从用笔到结体,不是整齐划一,刻板森严,而是平添了许多鲜活自然的味道。秦沼辞除了刻于铜版上,也有刻于权量上,即秤陀、方升、椭升之类的器物上,其内容与沼版相同,也是40个字或60个字。

    汉代的篆书,在结构形态上与小篆基本相同.但由于隶书的广泛使用,自然在体态和笔势方面受到隶书的深刻影响;用笔不再像秦篆那样严谨不苟,而是以方正为主,表现出一种凝重端庄的情调。汉代的篆书主要遗存于碑刻、碑额、铜器铭刻和砖瓦文中。代表性作品有(袁安碑》《袁敞碑》《祀三公山碑》等等。尤其是《袁安碑》和《袁敞碑》,气势磅礴,用笔圆转自如,笔意分明。《祀三公山碑》则带有明显的隶意,呈现出方劲瑰伟的风貌。立于三国孙吴天玺元年(276)的《天发神遴碑》则篆隶相掺,用笔方折劲峭,气象奇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汉代之后,篆书虽然逐渐从社会使用的主流书体中淡出,实用功能大大减弱,但是其审美的力量却在不断加强,各个朝代都出现了篆书大家。如唐代的李阳冰,宋元时期的赵孟;颐,明代的李东阳、文征明,清代的邓石如赵之谦吴昌硕等等,他们均以自己厚实的古文字学养和书法功力丰富了篆书的表现手法,使这种古老的书体一直沿用至今。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